增强德育的实效性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enus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校围绕“五爱”教育——爱祖国、爱父母、爱老师、爱朋友、爱自然,开展了一系列的“爱心教育”行动研究。在实践中,我们深切地体会到:思想教育,不能只停留在讲大道理上,更不能只停留在传授知识上,还要通过各种实实在在的具体活动,让学生在“做中学理”、“玩中懂情”,使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让他们懂得:感念父母之恩,要孝敬父母;感念祖国之恩,要报效祖国;感念自然之恩,要学会和大自然生灵和谐相处;感念社会之恩,要学会和不同性格、不同阶层、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处。这是一种丰满的教育,这样的教育才是“刻骨铭心”的。
  
  一、依靠学校,结合传统节日开展专题感恩教育
  
  对于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应该要采取继承和发展的态度,给这些节日注入新元素,赋之以新意,让孩子们在纪念节日的同时,培养他们对祖国、父母、老师、朋友和自然的热爱之情,感恩之心。如教师节,组织学生制作敬师卡、献花、“我和老师之间的故事”绘画、征文比赛等“爱老师”专题活动,唤起学生回忆老师平日艰辛的劳动,感受老师对自己的点滴关怀之情。国庆节,组织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祖国发展我成长”——“爱祖国”大型庆祝活动,观看60周年国庆大典、校园内进行建国60周年图片展等。每年的“三八”妇女节、母亲节和父亲节,组织学生参与“爱父母”的亲情体验活动,填写爱心记录卡,撰写爱心日记等,在活动中体会父母的辛勤工作,学会用行动报答父母的爱。整合全年“植树节”“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等环保的节日,进一步巩固我校“广州市绿色学校”的成果,开展主题鲜明的绿色行动,如“小纸芯团再利用——蚂蚁军团行动”“我与小苗同成长,赤小鲜花迎亚运”等实践活动,让学生明白“爱自然”就是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通过“学校”这个主阵地开展“五爱”感恩教育,可以让学生在教师的帮助指引下,在同伴的协调合作下,在校园文化的熏陶下,加深对“五爱”内涵的理解,而且也有助于让学生们了解节日是社会生活的精华所在,它们不仅反映了民族的传统习惯和道德风尚,寄托着整个民族的憧憬,更主要的是人们可以通过“过节”这个平台来表情达意,抒发情怀。
  
  二、深入家庭,开展寒暑假“感恩十星”序列活动
  
  曾经看过一篇报道:一组专业人员向一群四到八岁的孩子问了这样一个问题:“爱是什么意思?”孩子甲说:“我奶奶得了关节炎,再也不能弯下来涂脚趾甲。于是我爷爷总是给她涂,甚至当他自己的手得了关节炎也还坚持。这就是爱。”孩子乙说:“妈咪爱我胜过所有人。没有人像她那样在晚上吻着我入睡。”孩子丙说:“爱就是在你累的时候让你笑起来的东西。”……
  “爱”其实隐藏在我们生活的的点点滴滴,只是大家没有去留意它。而中国历来的传统,亲人之间表达爱都是比较含蓄的,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情表达更是如此,为了让孩子们知道爱、表现爱、奉献爱,学校除了在校园内进行爱心教育,还利用每年的寒暑假开展“感恩十星”活动,内容很简单,意义却不凡:(1)放假期间听父母的话,不惹父母生气。(2)给父母做一顿饭。(3)帮父母打扫一天卫生。(4)替父母洗一次衣服。(5)帮父母洗一次手,洗一次脸。(6)关心父母的身体健康,为他们捶捶背,揉揉肩。(7)赠送父母一张亲手制作的新年贺卡。(8)……(10)我还能为父母做……开学后,教师把孩子们上交的“感恩十星”表格进行汇总,发现大部分学生都完成得很好,有些家长还动情地写下留言:我的孩子长大了,懂得关心父母了……
  
  三、融入社会,建立“小水滴”爱心特色小队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这是我校开展感恩教育的宣传口号。是的,帮助和抚慰有困难的人,是我们每个人的义务,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小水滴”爱心小社团就是根据我校少先队子课题“爱心教育系列活动”,在汶川地震发生后学校举行的募捐活动中由学生和家长自发组建起来的。“小水滴”爱心小社团自成立以来,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组织有意义的献爱心活动,如与山区家庭开展“亲子家庭手拉手”活动、元宵节敬老活动、海珠区青少年树木认种认养活动和发动为台湾风灾捐款等,活动效果非常好,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我们坚信,小小年纪就融入社会,参与各种公益的活动,这对我们的新生一代有着不同凡响的意义。
   责任编辑罗峰
其他文献
《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既然语文素养如此地重要,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培育学生的语文素养、担负起这一语文教育的任务呢?    一、广读厚积,培养学生的语感    “语感”,即对语言文字所具备的敏锐感觉,这是语文素养的重要方面。培养语感的最有效途径是多“读”。有道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中学班级管理与围棋棋理之间关联紧密,围棋的手段、步调、核心原则等方面对中学班级管理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在中学班级管理实践中渗透围棋棋理,提高班级管理效能,值得班主任探讨和尝试。    一、手段借鉴    下围棋的手段与管理班级的办法有着直接联系,下围棋的手段术语有“征”、“尖”、“连”等三十多种,几乎是现成的班级管理办法。  1. 棋经云:步步赶杀曰征,俗作纽。“征”就是保持自己比对方多一口气直至最
所谓人文精神,是指一种以人道、人生、人性、人格为本位的知识意向和价值意向,是对人的理解、容忍、接纳、尊重,是对人的爱护和关怀。人文精神的目标是追求善和美,其核心是以人为本,即尊重人的价值,关心人,注重人的精神生活。现代素质教育提出教育“人本”论,强调了教育要“以人为本”。语文,作为教育教学中的一门主要学科,更应当在教学中倡导人文精神。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朗读——让丰富的情感成为人文教
“练习作文是为了一辈子学习的需要,工作的需要,生活的需要,不是为了应付考试,也不是为了当专业作家。”叶圣陶老先生说的这句话,让我重新思考、定位小学生写作的真正目的和意义。回顾以往的作文教学,发现自己缺少以学生为本的意识,只顾着按自己的模式去要求学生,甚至为了应付考试,在考前让他们背作文。试问,孩子们的习作兴趣被消耗殆尽了,习作的需求又从何谈起?《语文课程标准》以全新的教育理念,给小学习作教学准确定
初高中化学的衔接是一个重要的问题,要注重以学生为本,把握好教学的不同层次的要求,做好知识的承继和衔接。  一、做好教学观念的衔接,准确把握初、高中化学教学目标及要求层次的差别  与义务教育化学课程相比,化学新课程无论在教育目标、教学内容还是教学要求、教学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显著变化。  1. 学习主题比较。初中化学新课程提出的五个学习主题(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