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折见功力

来源 :七彩语文·写字与书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bbishH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你有没有这样的感受,横笔和竖笔都写得不错,也很重视,当写到转折处就有些懈怠了。千万别小看了转折,你在这里很容易露馅呢。
  古人认为草书最难,因为草书如开快车,速度飞快还要做到安全驾驶,驾轻就熟才能不出乱子。所谓的“乱子”,就是指转折失当,草书常常依赖转折来表现字内笔画的衔接以及上下字的贯气,可以说,转折是草书的基础。


  孙过庭在《书谱》中说,因为要达到持续、畅快的效果,草书的转折是以圆转为主导,兼以方折。方折不容易控制力度,圆转则难以把握方向。想要依赖着力不深的、简单的划、拉、甩这三板斧来实现转折,就会写得浮、滑、薄、脆,字形松散。可见,转折对体现草书的酣畅淋漓多么重要。
  王羲之的折笔上挑、翻笔时上时下,看着就灵动自如,优美娴熟。行草书书写速度较快,在保证速度的同时还要保证转折处用笔清晰肯定,力道不减,要用转、换、翻、折的动作来保证折笔线形的优雅婉转、厚实不单薄,又不能因动作过度夸张而导致犄角突出,难度很大。


  苏轼的折笔也要好好地揣摩,值得下工夫反复练习,因为他的折笔写得厚实,就像家具的衔接套铆,做工精细又结实耐用。写到瓷实,必定不致发软发虚,胡乱糊弄一下就过去。古人对笔画比我们重视得多、讲究得多。
  米芾外号“米颠”,但写字拐弯绝对不是癫狂无道,他的折笔的结实和精细程度宋以后无人望其项背,请大家好好品读。


  书法的基础训练就是这样:有的笔画,也许上万遍的练习也没有达到完美,就像折笔,太畅快容易滑出,太过着力又容易生犄角,影响关联。写行草是带速度的,而速度就会考验你转弯的能力。对于书家而言,终生临帖尤其重要。临摹时会经过“慢慢写”和“正常速度书写”两个阶段,最大限度地把帖上的用笔细节还原到笔端,这样的临摹才有价值。转折更需这样来锤炼。
  万丈高楼平地起,谈基础,转折就是基础的一部分。这里列举了不少古代大书法家的折笔范例,供大家好好研习。

其他文献
周恩来的一生成就非凡,他既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也是一位出色的书法家。  周恩来出身于书香门第,年幼时,便坚持日练百字。在沈阳一所小学读书的三年期间,他的书法和国文功课均是全班第一。在南开中学就读时,周恩来的书法依旧被评为最佳。当周围的同学尚且懵懂无知,周恩来已经广泛阅读历史和政治学方面的书籍,确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伟大志向。  周恩来的书法以行书、行草居多,偶有楷书、草书。
期刊
退休以后,时间空闲,看看书画展览,偶然间激起了我对书法的兴趣。于是家中添置了笔墨纸砚、字帖,先在报纸上“乱画一通”,谁知一下子就入了迷。别看我是个六十多岁的老人,刚拿毛笔写字的时候,也是会满手黑乎乎的。鼻子痒时就抓,弄得满脸黑也不知道,亲朋好友来家看到我,笑得前仰后合。  等到手握笔不抖了,写字走笔也比较顺畅了,我才敢在毛边纸或宣纸上书写。一开始,在砚台里倒上墨,直接掭墨就写。由于墨较浓稠,写起来
期刊
①甲骨文的“以”字,好似连在婴孩肚脐上的脐带。有的甲骨文将婴儿与“人”字连写,表示婴儿出生时与母体的紧密相连。那时的造字先祖们似乎这样理解:母亲与孩子之所以有遗传学上的高度相似,是因为连接母子的脐带发挥了神秘的作用。  ②金文中“以”字延续了甲骨文“以”的字形特点。  ③篆书“以”承续了金文字形,但是有些篆书却将甲骨文字形中相连接的两部分分离了。  ④隶书“以”字,原本连为一体的字形分成了左右两部
期刊
苏州市吴中区教育工会书法爱好者协会的会员全部是来自吴中区中小学的教师,目前,6人为省级书协会员,4人為市级会员,9人为区级会员。协会定期举办培训、交流活动,并在全区各中小学校巡展。
期刊
Ni-P合金涂层作为研究较为成熟的涂层之一,组织致密,具有较高的硬度,优良的耐磨性与耐腐蚀性能,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然而单一Ni-P合金镀层的机械性能与耐腐蚀性能有限,发展纳米复合镀层已成为近十年的研究热点。为了避免传统纳米颗粒在镀液中的团聚问题,本文将电镀技术与溶胶-凝胶技术结合起来,制备了溶胶增强Ni-P-TiO2纳米复合镀层。利用循环伏安、恒电位阶跃等电化学测试技术研究了TiO2溶胶浓度对Ni-P电结晶行为的影响,深入分析了Ni-P-TiO2复合体系中金属的电沉积机理。在此基础上,本文还采用复合电
美麗的菊花
期刊
① “老”字,在远古的时候表示头戴冠冕、手拄棍杖的老人。上部好似古代上卿、大夫戴着的冠冕,又好像是长长的发髻——古人认为头发是父母所赐,不能随意剪断,因此年龄越大,头发胡须就越长。“老”字下方,右边是个“人”,左边像一只“手”拄着“棍杖”。  ②③金文、篆文中的“老”字比甲骨文时期的简单了许多,“手”变成“匕”的模样。  ④⑤隶书中“老”字的人形、发型全都变了样,“手”“拐棍”的轮廓仍依稀可见。《
期刊
三人被怪风裹挟着,一路向东而去,也不知过了多久,终于停了下来。睁眼一看,只见白茫茫一片,想来是有人故意把他们弄到这儿,用冰天雪地困住他们。  三人只得沿着绝壁,奋力下山。只是,这荒山野岭没有山路,要下山,只能手脚并用,爬下去。  小朋友,左边三个部首都有长撇,撇有很多种,你觉得这里的撇是哪种呢?  半山上,隐约有蓝色的亮光,像萤火虫的尾灯一隐一现。三人来到近前,定神一看,确实是个好处所。这蓝色亮光
期刊
春夏之交,我第三次漫步在小城曲阜街头,杨柳枝叶厚厚的浮尘,古老而有些陈旧的建筑,让人心中颇有些沧桑的感觉。曲阜曾为鲁国故城,史书记载,周灭商,大封天下,周武王之弟周公姬旦被封于曲阜,为鲁国。先后传二十五世三十四君,至公元前249年被楚所灭。而它名扬天下更主要的还是因为孔子故里。  走近古城,高大厚重的城墙上书“万仞宫墙”,为清朝乾隆皇帝题写。孟子评价孔子:“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者,金声而玉振之也
期刊
初学书法的小朋友大概都有这样的体验:家长看到孩子学书法,很开心,特地去买了上好的宣纸给孩子写作品,可毛笔一接触纸面,问题就来了,不是变成一个墨团,就是笔尖粘在纸上拖不动。唐代书法家孙过庭说“纸墨相合”,也就是说,写好毛笔字的前提之一是要了解“纸性”,合适的纸才能写出合适的字。古代书画家对纸张的质地有各种各样的要求,因此不仅要把纸抄造出来,还需要对抄造出来的纸按照需要进行各种方式的加工,以进一步改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