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限性中高危前列腺癌近距离治疗联合内分泌治疗和外放疗的疗效分析

来源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hong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近距离治疗联合内分泌治疗和外放疗在局限性中高危前列腺癌患者中的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2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354例局限性中高危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48~84岁,平均72.4岁。中危患者111例,高危患者243例。术前PSA 3.8~99.8 ng/ml,平均29.6 ng/ml。Gleason评分4~9分,平均6.8分。前列腺体积13.7~65.0 ml,平均30.5 ml。354例均接受近距离治疗联合内分泌治疗,其中69例另外接受外放疗。术后随访观察无生化进展生存率、无远处转移生存率、疾病特异性生存率、总生存率及并发症。

结果

本组354例中174例明确诊断后即行前列腺癌近距离治疗,157例先行最大限度雄激素阻断内分泌治疗(maximal androgen blockade,MAB),3个月后再行前列腺癌近距离治疗,余23例因前列腺体积较大,术前MAB治疗延长至6个月。所有354例术后均联合MAB治疗,其中111例中危患者均接受6个月MAB治疗,243例高危患者接受6个月至3年的MAB治疗。354例中69例除接受MAB治疗外,术后还给予辅助性外放疗。354例术后随访9~128个月,平均91个月。135例出现生化复发,63例出现远处转移,81例死亡,其中24例死于前列腺癌,57例死于其他非相关疾病。术后总体无生化进展生存率为61.9%,无远处转移生存率为82.2%,总生存率为77.1%,疾病特异性生存率为93.2%;其中中危患者的上述指标分别为83.8%、100.0%、91.9%、100.0%,明显优于高危患者(51.9%、74.1%、70.4%、81.5%,均P<0.001)。术后尿潴留发生率为6.8%(24/354),远期尿道狭窄发生率为1.7%(6/354),未发生前列腺直肠瘘等严重并发症。

结论

近距离治疗联合内分泌治疗和外放疗治疗局限性中高危前列腺癌疗效肯定、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电离室灵敏体积对射波刀计划绝对剂量验证的影响。方法CT扫描固体水模体后将影像导入计划系统,选用可变孔径准直器分别设计单野照射、多野等中心照射和非等中心适形计划。使用灵敏体积为0.007 cm3(ExradinA16)、0.240 cm3(ExradinA12s)和0.600 cm3(PTW30013)的电离室在固体水中分别测量各计划的绝对剂量,并计算相对误差。结果单野照射计划的相对误差随准
目的比较胸段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术后不同辅助性治疗疗效和预后影响因素分析,为食管癌术后患者寻找最佳治疗方式。方法回顾分析2007—2010年间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治疗并入组的863例胸段食管鳞状细胞癌术后患者资料,其中术后放化疗、术后化疗、术后放疗患者分别为107、635、121例。应用PSM法进行1∶1倾向性匹配后共261例(87例/组)。Kaplan-Meier法计算OS、DFS并Logrank
期刊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后入路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32例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后入路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53~81岁,平均66.9岁。前列腺体积12.0~73.7 ml,平均32.9 ml;PSA 1.3~24.9 ng/ml,平均8.5 ng/ml;术前Gleason评分均≤7分,其中评分6分(Gleason 3+
目的总结开放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治疗局部进展性前列腺癌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132例局部进展性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41~83岁,平均65.1岁。PSA 1.2~319.7 ng/ml,中位值28.9 ng/ml;Gleason评分6~10分,平均8.0分。术前临床分期:T3aN0期92例(69.7%),T3bN0期20例(15.2%),T4N0期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robotic-assisted laparoscopic radical prostatectomy ,RALP)性功能保留的关键手术技巧及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16年5月我院30例行RALP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48~82岁,平均67.3岁。患者术前PSA 7.6~53.4 ng/ml,平均21.1 ng/ml。术前Gleaso
目的探讨射波刀立体定向放疗技术(stereotactic body radiotherapy, SBRT)治疗前列腺癌寡转移灶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5月至2017年2月应用射波刀治疗的31例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52~83岁,中位67岁。放疗前PSA 0~300.0 ng/ml,中位数8.4 ng/ml。Gleason评分9例7分,7例8分,11例9分,2例10分,2
目的探讨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联合间歇性内分泌治疗用于临床中高危非转移性前列腺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11年7月至2013年8月采用前瞻性非随机法入组患者。入组标准:经前列腺穿刺活检诊断为前列腺腺癌;临床评估为非转移性前列腺癌,且存在任一临床中危及高危因素(cT≥T2b期,Gleason评分≥7分,穿刺前PSA≥10 ng/ml);同意接受前列腺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及内分泌治疗。排除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