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48-0044-02
“机器换人”战略的实施,不仅带来产业转型升级积极效应,而且给技术技能领域劳动力市场带来了新的挑战,也给以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职业教育带来了机遇。
机遇一:机器换人只是换掉了“低水平”的劳动力,对于学历层次、综合素质相对较高的劳动力依然是敞开大门。据浙江省企业用工监测数据显示,技术工人、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占缺工总人数的22.22%,呈明显上升态势。
机遇二:机器换人之后,为机器服务的一系列岗位将要大发展。机器的保养、维修,产品升级后的营销、设计、创意、电商服务都在呼唤高端服务业的发展。只是目前职业院校这方面的人才培养很滞后,技能人才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必须提升到新的水平才能适应发展需要。
机遇三:随着机器换人进程不断加快,会有一部分产业工人转岗、转移,迫切需要“充电”,不断学习、提升和调整岗位技能,以尽快适应新的工作;而一部分传统保守、安于现状且无一技之长的农民工,也可能会从经济发达地区撤回农村老家务农,加上农业产业化、农村土地被流转或征用,农村可能暂时会出现富余劳动力。需要强化他们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他们职业素养和技能水平,适应“新型农民”的需要。
“机器换人”已成新常态。既然“机器换人”的趋势不可阻挡,并不如人们想象的如“狼来了”一般,且带来了更多发展机遇,我们大可不必谈虎色变。职业教育只要跟上时代步伐,沉着应对,自我救赎,就能完成“转型升级改造”。
企业进行机器换人后,能操作引进的机器设备及管理生产线的技工和技术人员变成企业的关键性人才。职业学校一定要进一步拓展企业参与办学的深度和广度,主动邀请社会力量、企业参与技能培训实践工作,特别是要倡导师傅带徒弟的技能培养、传承模式,加大技能人才培养力度,为转型升级、机器换人提供人力支撑。另外中职学校要与相关科研院校合作,开设“3 2”“2 3”等大专及以上层次的专业,提升人才培养层次,完善职业教育人才多样化成长渠道。
有调查问卷显示,在“机器换人”进程中,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呈现四个特点:一是急需能操作智能制造的自动化设备的专业技能人员;二是增加了对具有电子工程、信息技术、机械专业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三是智能制造的多学科、跨地域和大数据特性,对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四是需要大量的高端服务业从业人员从事智能制造的配套工作。职业教育应当积极拓展与“机器换人”领域密切相关的新兴专业,如机器人操作管理、维修保养和制造等,通过加强资源整合,创新办学理念和育人标准,实施教学改革和教法创新,提升师资水平和教育科研能力,依据新的岗位精准培养技术技能人才。
另外,“机器换人”后,就业结构将作相应的调整,生产型劳动力将向服务业转移。劳动者通过再教育成了操控机器的人,劳动价值将更加凸显。这就要求职业教育围绕“机器换人”主动参与社会培训和企业员工培训,为技术工人提供技能补偿教育。
(作者单位:浙江省衢州市教育局教研室)
“机器换人”战略的实施,不仅带来产业转型升级积极效应,而且给技术技能领域劳动力市场带来了新的挑战,也给以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职业教育带来了机遇。
机遇一:机器换人只是换掉了“低水平”的劳动力,对于学历层次、综合素质相对较高的劳动力依然是敞开大门。据浙江省企业用工监测数据显示,技术工人、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占缺工总人数的22.22%,呈明显上升态势。
机遇二:机器换人之后,为机器服务的一系列岗位将要大发展。机器的保养、维修,产品升级后的营销、设计、创意、电商服务都在呼唤高端服务业的发展。只是目前职业院校这方面的人才培养很滞后,技能人才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必须提升到新的水平才能适应发展需要。
机遇三:随着机器换人进程不断加快,会有一部分产业工人转岗、转移,迫切需要“充电”,不断学习、提升和调整岗位技能,以尽快适应新的工作;而一部分传统保守、安于现状且无一技之长的农民工,也可能会从经济发达地区撤回农村老家务农,加上农业产业化、农村土地被流转或征用,农村可能暂时会出现富余劳动力。需要强化他们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他们职业素养和技能水平,适应“新型农民”的需要。
“机器换人”已成新常态。既然“机器换人”的趋势不可阻挡,并不如人们想象的如“狼来了”一般,且带来了更多发展机遇,我们大可不必谈虎色变。职业教育只要跟上时代步伐,沉着应对,自我救赎,就能完成“转型升级改造”。
企业进行机器换人后,能操作引进的机器设备及管理生产线的技工和技术人员变成企业的关键性人才。职业学校一定要进一步拓展企业参与办学的深度和广度,主动邀请社会力量、企业参与技能培训实践工作,特别是要倡导师傅带徒弟的技能培养、传承模式,加大技能人才培养力度,为转型升级、机器换人提供人力支撑。另外中职学校要与相关科研院校合作,开设“3 2”“2 3”等大专及以上层次的专业,提升人才培养层次,完善职业教育人才多样化成长渠道。
有调查问卷显示,在“机器换人”进程中,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呈现四个特点:一是急需能操作智能制造的自动化设备的专业技能人员;二是增加了对具有电子工程、信息技术、机械专业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三是智能制造的多学科、跨地域和大数据特性,对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四是需要大量的高端服务业从业人员从事智能制造的配套工作。职业教育应当积极拓展与“机器换人”领域密切相关的新兴专业,如机器人操作管理、维修保养和制造等,通过加强资源整合,创新办学理念和育人标准,实施教学改革和教法创新,提升师资水平和教育科研能力,依据新的岗位精准培养技术技能人才。
另外,“机器换人”后,就业结构将作相应的调整,生产型劳动力将向服务业转移。劳动者通过再教育成了操控机器的人,劳动价值将更加凸显。这就要求职业教育围绕“机器换人”主动参与社会培训和企业员工培训,为技术工人提供技能补偿教育。
(作者单位:浙江省衢州市教育局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