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育”融合在农村小学实践中落细落实探微

来源 :知识文库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king_casp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引言:二零二一年,党的教育方针重新修改,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五育并举、五育融合重新提升教育改革的日程。为此,学校经实践探究申请,终于《立德树人背景下农村小规模学校五育融合的实践研究》课题开题。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课题组统一认为,"五育融合"的重点在"融合",关键在落实。而落实的方法,就是从大处着眼,细处落实。经课题组的实践研究,"五育融合"在农村小学实践中落细落实的基本方法得到完善和系统整理,形成了初步的一些结论。本文就此作一简要介绍。
其他文献
新时代呼唤有坚定理想信念、有强烈创新意识、有更高素质、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师必须着眼学生未来,积极促进“深度学习”。情境是开展深度学习的关键因素,好的情境必须满足取材真实、内涵丰富、学理关联的要求。教师应关注生活实际,创设真实之境;凸显价值辨析,创设两难之境;契合学科内容,创设寓理之境。
以钱江源国家公园试点区及其周围10 km缓冲区为研究区域,基于GEE云平台、Landsat卫星影像以及卫星林火监测数据,结合目视解译与光谱指数法快速提取过火区域,并统计火灾发生时间、频率和过火面积的变化规律,使用景观指数描述过火区域的空间模式。结果表明:1999—2019年,研究区共发生19起森林火灾,其中春季和冬季森林火灾高发,分别占火灾总数的47.37%和42.11%;2013年平均单次森林火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是独立的综合性课程,涉及大量的课外知识,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教师应该在综合实践课活动课程中引入生活化内容,从创设生活场景、依托家庭生活、联系社会生活、深入校园生活、紧随社会热点几个方面开展教学,将生活与实践有效结合。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小学阶段具备独立性以及综合性特征的新型学科活动,它不但带有非常浓郁的地方性色彩,同时有效地彰显区域教育与实践的内涵、价值和意义。这种内容与课程,更加关注“知识”和“生活”之间的关联,强调在教学过程中促使综合实践活动回归现实生活,成为一门善教乐学的课程,并且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以致用,让学生把课程所学的知识和方法技巧应用到实际生活,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深度结合。为了充分发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对人类社会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做好流动人口信息的收集与管理工作对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具有重要作用。“以房管人”作为我国流动人口管理的重要举措,在当下北京市的流动人口管理工作中发挥的作用有限,租赁双方自主性的缺乏与信息共享的不足阻碍着“以房管人”有效性的发挥。究其原因,在于管理政策的疏漏和管理主体的认知偏差。对此,北京市“以房管人”管理办法应当着重从管理规定的可操作性、管理主体的专业
志愿者作为疫情防控的一支重要力量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常规的志愿服务基本能满足社区治理的需求,但扩散于2022年春季的上海疫情为上海乃至全国的志愿服务工作带来了诸多挑战与反思,何以实现志愿服务精细化管理、推动志愿服务健康发展?对志愿服务进行社会化、社区化、制度化、专业化以及考核的科学化,将是一项长期的工作。
高三开学前,我终于去探访了慕名已久的莱芜鲁长城遗迹。我的家乡莱芜市位于山东省中部、泰山东麓,是齐鲁文化交汇地,多年来以境内留存的中国最古老长城——莱芜齐长城而闻名,但鲁长城却是"养在深闺人未识"。暑假,我有幸结识了鲁长城的研究者——邢业友爷爷。得益于邢爷爷的启蒙,我的鲁长城探秘之旅由此开启。
期刊
风景清明后,春深万物新。在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医务工作者、社区工作人员以及志愿者等各方力量的共同努力下,湖南3月中旬以来部分地区出现的多点散发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划定的疫情封控区和中风险地区持续解封、降级,相关领域、行业、场所的正常秩序正在有序恢复。我们再次经受住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和考验,以最坚决、最有力、最有效的举措阻断遏制了疫情扩散蔓延,守护了全省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实现了疫情
期刊
全球化进程下,跨国移民成为不同地域间文化交流、冲突和再协商的主要载体,其在地饮食适应问题尤为凸显。本文回顾了国内外跨国移民饮食适应的研究,发现由营养学等范式主导的早期研究偏重对饮食适应水平的直接观测,较少探究饮食适应的身体属性、地方关系以及文化意涵。文化地理学视角下的跨国移民饮食适应的相关研究进展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身体尺度下的动态饮食适应过程、地方尺度下跨国饮食景观的生产与重构,以及身体与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