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进步,人们对健康的要求逐渐提高。现在处处都在普及健康教育,医院更是一个普及健康教育的首选地方,健康教育指的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我们个体和群众掌握卫生保健知识,能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自觉的采纳有益于身体健康的行为和教育活动。对抗痉挛患者而言,体位护理是较为重要的治疗措施,直接影响护理成功率及预后,合理而正确的体位护理,可以增加护理成功率、减少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体位护理对抗痉挛患者的治疗尤为重要。
关键词:体位护理;抗痉挛;护理
1体位护理在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单纯的口头宣教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抗痉挛患者虽然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了解了一些简单的体位护理知识,但还不能达到理想的康复转归、缩短病程、降低致残率,并且许多体位护理是在出院后完成的,失去了医护人员的监控,无法维持体位护理的动态平衡。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护理人员认识不足或部分护理人员未受过抗痉挛体位护理方面的专业培训,对体位护理的意义认识不足,实施方法欠缺。在进行体位护理教育中,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只是单纯的口头宣教,缺乏床边示教的教育手段;其次,护理人员应用医学术语太多,如髋关节置换术后股四头肌的等长和等张收缩等术语,不能激发患者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使得大部分患者康复实施无效;再次,患者的依从性较差也是导致康复教育无法顺利进行的重要原因。临床上,依从性差的患者主要有六类。一类是由于患者得知疾病的不可治愈,如脊髓横断、骨折合并神经损伤等,产生消极情绪,拒绝治疗。第二类是避开现代医学,不切实际的想要寻求偏方或者特效疗法的患者,他们没有面对疾病的正确心态,通常对护理人员的能力和宣教的内容持怀疑态度。第三类是自制力差的患者,通常见于病程较长、年龄偏大或偏小,害怕体位护理带来疼痛,故对自己要求不严格,对医护人员的宣教将信将疑,并存有侥幸的心理。第四类是家庭经济困难患者,虽已得知康复的重要性,却无力承担特殊辅助器的治疗费用,不能实施正规的体位护理。第五类是心态不平衡的患者,这类患者主要是青壮年,生活中扮演多种角色,由于角色的转换,心理产生不满的情绪,体位护理急于求成,不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同样影响宣教的正常实施。第六类是自己无能力完成体位护理的患者,如截瘫患者肢体失去了运动能力,许多体位护理需要在家属的帮助下被动完成,家属的认知能力同样影响宣教的实施。
2体位护理的实施
根据疾病的不同时期进行体位护理宣教,分早期体位护理、恢复期体位护理和出院康复的指导。医护人员根据体位护理处方上的宣教内容,对不同的患者进行个体化的方案实施,让患者亲身体会,反复练习,使患者能主动实施体位护理。对于文化程度低、年龄偏大患者,除了耐心反复地讲解外,护理人员还要定时检查和指导。对年龄小、疼痛敏感的患者,予以更多的鼓励、表扬,以利于体味护理的顺利实施。此外,病房内还可以将病情类似的患者分组,利用治疗结束时间组织患者在组内或组间进行交流。患者出院前的出院指导中必须再次讲明康复宣教的各项内容,让患者真正了解和掌握。患者复诊时还要进行检查和评估,有条件者进行电话随访
3 完善体位护理质量标准
根据体位护理组织体系中各层次工作人员的不同职责,分为护理部、护士长、教育组长、分管护士4级评价,评价主要从以下5个方面进行:(1)病人与家属是否能够准确地复述与所患疾病相关的体位护理知识;(2)病人与家属对护士传授知识与技能是否认同;(3)是否能准确地演示体位护理方法;(4)病人在预定时间内是否达到恢复的预期目标;(5)病人是否因知识缺乏或锻炼不当引起并发症。评价方法采用提问与病人复述,由病人或家属演示,并通过教育—评价—反馈—再教育这一过程达到教育总目标。护士长每周带教育组长定期检查病人的健康宣教情况,并将每名分管护士的工作情况随时进行反馈,对健康宣教工作做得较好的予以表扬,不理想的给予指导和帮助,不进行健康宣教者予以处罚。这样将健康宣教作为一项硬指标,作为在班护士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激发其健康宣教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参考文献:
[1]石跃娟等,中医推拿治疗体位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7,28(12)
[2]张山,定点旋转复位结合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0例[J]临床医学 2010,1:100-101
[3]杨学双等,体位护理的效果观察[J].求医问药,2011,09(12)
[4]赵世阳,针灸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J].黑龙江中医药,2010(04)
[5]叶华强等,体位护理的训练法[J].健身科学,2004(09)
关键词:体位护理;抗痉挛;护理
1体位护理在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单纯的口头宣教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抗痉挛患者虽然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了解了一些简单的体位护理知识,但还不能达到理想的康复转归、缩短病程、降低致残率,并且许多体位护理是在出院后完成的,失去了医护人员的监控,无法维持体位护理的动态平衡。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护理人员认识不足或部分护理人员未受过抗痉挛体位护理方面的专业培训,对体位护理的意义认识不足,实施方法欠缺。在进行体位护理教育中,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只是单纯的口头宣教,缺乏床边示教的教育手段;其次,护理人员应用医学术语太多,如髋关节置换术后股四头肌的等长和等张收缩等术语,不能激发患者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使得大部分患者康复实施无效;再次,患者的依从性较差也是导致康复教育无法顺利进行的重要原因。临床上,依从性差的患者主要有六类。一类是由于患者得知疾病的不可治愈,如脊髓横断、骨折合并神经损伤等,产生消极情绪,拒绝治疗。第二类是避开现代医学,不切实际的想要寻求偏方或者特效疗法的患者,他们没有面对疾病的正确心态,通常对护理人员的能力和宣教的内容持怀疑态度。第三类是自制力差的患者,通常见于病程较长、年龄偏大或偏小,害怕体位护理带来疼痛,故对自己要求不严格,对医护人员的宣教将信将疑,并存有侥幸的心理。第四类是家庭经济困难患者,虽已得知康复的重要性,却无力承担特殊辅助器的治疗费用,不能实施正规的体位护理。第五类是心态不平衡的患者,这类患者主要是青壮年,生活中扮演多种角色,由于角色的转换,心理产生不满的情绪,体位护理急于求成,不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同样影响宣教的正常实施。第六类是自己无能力完成体位护理的患者,如截瘫患者肢体失去了运动能力,许多体位护理需要在家属的帮助下被动完成,家属的认知能力同样影响宣教的实施。
2体位护理的实施
根据疾病的不同时期进行体位护理宣教,分早期体位护理、恢复期体位护理和出院康复的指导。医护人员根据体位护理处方上的宣教内容,对不同的患者进行个体化的方案实施,让患者亲身体会,反复练习,使患者能主动实施体位护理。对于文化程度低、年龄偏大患者,除了耐心反复地讲解外,护理人员还要定时检查和指导。对年龄小、疼痛敏感的患者,予以更多的鼓励、表扬,以利于体味护理的顺利实施。此外,病房内还可以将病情类似的患者分组,利用治疗结束时间组织患者在组内或组间进行交流。患者出院前的出院指导中必须再次讲明康复宣教的各项内容,让患者真正了解和掌握。患者复诊时还要进行检查和评估,有条件者进行电话随访
3 完善体位护理质量标准
根据体位护理组织体系中各层次工作人员的不同职责,分为护理部、护士长、教育组长、分管护士4级评价,评价主要从以下5个方面进行:(1)病人与家属是否能够准确地复述与所患疾病相关的体位护理知识;(2)病人与家属对护士传授知识与技能是否认同;(3)是否能准确地演示体位护理方法;(4)病人在预定时间内是否达到恢复的预期目标;(5)病人是否因知识缺乏或锻炼不当引起并发症。评价方法采用提问与病人复述,由病人或家属演示,并通过教育—评价—反馈—再教育这一过程达到教育总目标。护士长每周带教育组长定期检查病人的健康宣教情况,并将每名分管护士的工作情况随时进行反馈,对健康宣教工作做得较好的予以表扬,不理想的给予指导和帮助,不进行健康宣教者予以处罚。这样将健康宣教作为一项硬指标,作为在班护士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激发其健康宣教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参考文献:
[1]石跃娟等,中医推拿治疗体位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7,28(12)
[2]张山,定点旋转复位结合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0例[J]临床医学 2010,1:100-101
[3]杨学双等,体位护理的效果观察[J].求医问药,2011,09(12)
[4]赵世阳,针灸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J].黑龙江中医药,2010(04)
[5]叶华强等,体位护理的训练法[J].健身科学,20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