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班主任工作中感悟幸福

来源 :科教新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gaozai1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10-0071-01
  “学校无大事,处处有教育”,在班级管理中,我很注重班级建设给学生带来的影响。在班级建设中搞好班级管理工作,就必须搞好班风建设,而要形成良好的班风,就必须加强班主任教师自身素质的培养与提高,然后由教师带动和影响学生,从而提高学生的素质。下面是我工作中的几点体会和感受:
  一、万事开头难——注重第一印象
  学生刚入学时对一切都感到很陌生,也都充满了新鲜感。特别是对学校、对老师,也很好奇,他们第一个想知道的就是自己的班主任是谁,他(她)是一个怎样的老师?他们会特别注意观察班主任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每一种表情,会细心倾听班主任的每一句话。我认为,这时恰恰是感情投资的最佳时机,作为办主任,一定要给学生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为人师表,以身作则。 教师的一切所谓“自身”的行为、气质、谈吐、举止、衣着、仪表等等,都要为学生做出表率。教师稍不检点,就会对学生发生不良影响;反之,如果教师注意“从自我做起”,则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尤其是班主任,他的性格、脾气,他的世界观、他的品德、他的行为、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全体学生。 所以,在工作中,我时时刻刻提醒自己:我是一名教师,在我的身后,有学校领导、孩子的家长在监督着我;我是一名班主任,在我的身后,有四五十双眼睛在看着我,模仿着我,学着我。
  二、付出耐心,以表扬为主
  当然表扬运用得恰当,例如:上课了,大部分同学在吵嚷,没有做好上课准备,如果大声喊“别吵了”,收效甚微,如果点名批评,别人往往幸灾乐祸;倘若从乱哄哄中找个榜样,书本都准备好的,静静的等待老师上课的同学进行表扬,其他学生便会仿效,秩序井然。人都有自尊心,表扬有批评的作用,是不伤害学生自尊心的批评。我常用表扬某个学生道德品质、思想行为上的积极因素去影响和克服后进学生中存在的消极因素,寓批评于表扬之中。这样有利于学生之间互相学习,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
  三、创造轻松环境,营造和谐气氛
  在班级这个大家庭里,班主任要有威信,班主任工作也需要严肃认真、规范扎实,但这决不意味着整天阴沉着脸不露声色,或者动不动发脾气、婆婆妈妈。班主任既要用自己的人格力量去慑服学生,又要有意识地去营造一种和谐气氛,和学生做朋友,用朋友式语言给学生谈问题、讲道理。班主任内涵式教育与学生主动性的有机结合,才能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四、信任、尊重学生,让学生学会自主管理
  作为班主任,要学会正确对待各类型学生。特别是潜能生,首先要亲近他们,尊重他们,在学习上耐心引导,在生活中热情关心,经常同他们交谈,了解思想状况,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抓住时机,尽量做到多表扬,多鼓励,树立其自信心,提高其学习成绩。作为班主任要经常对学生的工作进行评价,而且评价要公正,尤其是对潜能生所担任的班级工作的评价,只有公正地评价每一个学生,才能使学生信服,从而激发起奋发向上的愿望。对于班干部工作上取得的成绩适时地进行表扬,并在班会课上推广各自的工作经验,使他们享受到成功的体验,以便更加努力学习,从而使班级管理精细化,使学生学会自主管理,学会自律、学会自主学习。
  五、教学方面
  作为一名教师,搞好教学是自己的本职所在。这学期,除了做好班级管理工作之外,我在教学工作上也没有放松自己。我坚持认真上好每一节课,不但把课上好,更要把课上活,让孩子们由衷地喜欢语文,热爱语文。为了准备学校的公开课《南州六月荔枝丹》,我提前半个月就已经开始着手准备,网上查找资料,请教同事,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地修改课件和教案。
  为了提高自身素质,我不断学习新的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虚心向每一位老师请教,不断完善自我,力争做学生的楷模。我相信人人都能成材,都有要求进步的愿望,只要我们合理地引导,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挖掘学生的潜能,那么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因此,我对待每个学生都有爱心、有信心、有耐心。从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因为我面对的是一个个家长视为掌上珠、心头肉的孩子,他们就是祖国未来的希望。今天,我的一个不认真,一点不注意,可能将来就是他们人生中的绊脚石。我们要对家长负责、对学校负责、对社会负责,更要对孩子的一生负责,这神圣的责任感、使命感,使我没有理由不对他们付出全身心的热情。鲁迅曾说过:“教育的力量根植于爱。”只要有了这份爱,有了艰苦的付出,定能收到成功的喜悦。
  总之,班主任工作让我很快成长起来,在和孩子们的交流中增进了感情,加深了解,让我体会到了作为教师的快乐,可以说,作为一名班主任,我是快乐的也是幸福的。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章标识码】C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10-0059-01  新课标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因此新课程中的口语交际课显得尤为重要,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往往不被教师所重视,我在此方面进行了不懈努力,探索了一条适合实际需要的口语交际教学的路子。  一、目标导行  口
期刊
【摘要】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和对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物理现象通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提出猜想和假设、设计方案、解决问题这一过程进行探究式教学,这在练习课的教学中尤为重要。像“浮力”是初中物理中的一个难点和重点。  【关键词】初中物理;练习课;探析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10-0061-01  古代“四书”中的《大学
期刊
【摘要】十八大报告很庄严地提出了“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我家世代为农民,方知农民的艰辛与无奈,但从中让我们体验到到“劳动最有滋味”;也从中领悟到做人要踏实肯干,不能好逸恶劳,坐享其成;更让农民之女,把农民对庄稼的情谊引申到课堂教学中来,希望以后的我能走出传统的教育模式,解放学生的大脑,让他们学会自己思考问题;解放学生的空间,让学生在大自然中呼吸新鲜空气,健康成长,达到“一分付出,三分收获”的境界,做
期刊
【摘要】从美学的角度来看,语文有着独特的魅力,在教材中,我们可以随处可见一些写得相当优美的文章,这些文章无论在语言上、意境上、形象上,甚至在结构上都充分表现着美,同时也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美育教学;渗透  【中图分类号】G479.32 【文章标识码】D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10-0063-01  从美学的角度来看,语文有着独特的魅
期刊
【摘要】高中数学思维的培养无论对学生的学习还是老师的教学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因此思维的培养也备受人们的青睐。但是高中数学的思维培养在它的实质上有着与其他思维习惯不同的地方。  【关键词】数学思维;思维障碍;原因;表现;突破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章标识码】D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10-0060-01  高中数学的数学思维并非等于对高中数学基本概念、定理、公式的理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章标识码】C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10-0070-01  问题意识是思维能力的动力创新精神的基石。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起点,它的行为表现是对事物的好奇、喜欢和探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只有具备了强烈问题意识的学生,才有可能关注知识方法及其研究过程。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就忽略这点,常常是一堂死气沉沉的教师演说课或是华而不实的气氛
期刊
【摘要】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中,都会遇到或多或少的“差生”,如何转化他们,笔者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总结了一些有益的经验和措施。  【关键词】差生;转化;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10-0062-01  “差生”转化工作是学校一项既重要又艰难的工作,也是教师,更是班主任的天职。如何才能使这项工作做得更有效呢?下面谈谈自己
期刊
【摘要】本文从“开放教学目标”、“开放教学过程”、“开放教学评价”三个方面,探讨了初中政治课开放式教学模式。初中政治课开放式教学模式的宗旨是将“学习是学生的生活”的旧学习观变为“生活为学生的学习”的新学习观,将“课堂是教学的世界”的旧教学观变为“世界为教学的课堂”的新教学观。  【关键词】初中政治;开放式;学习观;教学观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326-35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10-0073-01  要使中学生从浩瀚的信息海洋中检索、评价、获取必要的信息,以适应信息时代的学习与生活,就必须培养他们的信息素养。信息时代为初中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文化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学生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发生了改变,使学生学会用计算机“写字”用信息化学习工具来学习数学、语文、英语和探索、学
期刊
【摘要】长期的幼儿教育实践,让我认识到,幼儿良好思想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问题,而是长期地、经常不断地、多方位反复教育。  【关键词】幼儿教育;教育评价;反复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326-3587(2014)07-0143-01       要对幼儿进行良好的心理素质教育,抓好幼儿心理教育目标的实施。长期的幼儿教育实践,让我认识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