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V-16/18血清中和抗体阳性率及其与宫颈病变相关性研究

来源 :病毒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ongj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持续感染可导致癌前病变,以HPV-16/HPV-18型感染最为常见,但HPV感染所产生的中和抗体(Neutralizing Antibody,nAb)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相关关系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探索HPV-16/HPV-18在不同的中和抗体与DNA感染状态下的年龄分布及其和宫颈组织学病变的相关性.通过横断面研究,本研究于2012年11月至2013年4月招募7372名18~45岁健康女性.收集每个受试者血清用假病毒中和抗体定性检测HPV-16和HPV-18中和抗体;采集宫颈细胞学样本用于液基细胞学诊断,并用HPV SPF10 PCR-DEIA-LiPA25分型检测系统及HPV-16/HPV-18型特异性DNA酶联免疫测定法联合检测HPV-16/HPV-18 DNA;召回细胞学异常的受试者在阴道镜下采集组织学标本进行病理诊断.结果 显示,HPV-16和HPV-18中和抗体(nAb)阳性率为12.56%,4.94%,DNA阳性率为2.69%和0.92%,nAb与DNA的一致率较低.HPV-16和HPV-18DNA-/nAb+人群在27~45岁的大龄组女性中比例均高于18~26岁女性.DNA+/nAb+和DNA+/nAb-人群在18~26岁和27~45岁年龄组中比例无统计学差异.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与DNA-/nAb-人群相比,HPV-16 DNA +/nAb-人群发生宫颈高度病变CIN2+的风险较高,而DNA+/nAb+则风险更高,调整OR分别为33.80 (95%CI:16.50~69.23)和63.86 (95%CI:36.57~111.52);HPV-18呈现相同的规律,调整OR分别为5.39 (95%CI:1.14~25.56)和7.83 (1.61~38.14).HPV-16或HPV-18 DNA阳性的女性是宫颈组织学病变的高危人群,而若DNA阳性伴有同型抗体阳性的人群则风险更高,这对于探究宫颈病变的自然发病机理具有一定意义.
其他文献
为了对知识库(KBs)进行补全,提出一种新的基于路径的推理方法,使用注意力机制,将实体与其类型相结合,共同对路径中的实体进行表示,并使用注意力机制对每条路径预测的关系向量与给定关系的表示向量之差的绝对值进行汇总来计算模型的置信度.在基准数据集WN18RR和FB15k-237上的实验结果表明,与现有的基于路径的关系推理方法相比,所提方法具有更好的性能.
探索将XLM-R跨语种预训练语言模型应用在神经机器翻译的源语言端、目标语言端和两端,提高机器翻译的质量.提出3种网络模型,分别在Transformer神经网络模型的编码器、解码器以及两端同时引入预训练的XLM-R多语种词语表示.在WMT英语-德语、IWSLT英语-葡萄牙语以及英语-越南语等翻译中的实验结果表明,对双语平行语料资源丰富的翻译任务,引入XLM-R可以很好地对源语言句子进行编码,从而提高翻译质量;对双语平行语料资源匮乏的翻译任务,引入XLM-R不仅可以很好地对源语言句子进行编码,还可以对源语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