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回味更有质感

来源 :户外探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hui_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喜欢旅行,更喜欢拍摄旅途中的所见所闻。因为旅行让我们知道并不是每个人都按照相同的方式在生活,而镜头的记录将让回味更有质感。本次济州行活动摄影比赛揭晓,相同的行程,不同的视角,大家通过镜头记录了一个多面济州。
  
  一等奖
  梁芳洁(北京)
  编辑点评:扎实的摄影功底下展现出的是细腻的画面。夜景拍摄层次丰富,曝光准确;雾中的登山小径意味悠长,天幕下的长廊构图新颖,视角独特。
  
  二等奖
  金飞豹(昆明)
  编辑点评:选取了户外场景的局部作为画面主体,思维很有新意。攀登汉拿山的场面构图中规中矩,但很好地反映了自然地貌特点。
  
  二等奖
  马涛(沈阳)
  编辑点评:用平面构成的手法进行拍摄,找到点、线、面之间的关系,看来作者是具备一定的美术功底的。
  
  三等奖
  孙咏(九江)
  编辑点评:雾中的徒步人物动态抓取及时,画面气氛把握得很好。
  郑军(合肥)
  编辑点评:抓取了海边情侣温情依偎的瞬间。
  邢牧虹(沈阳)
  编辑点评:海边的海女表演,很好地体现了济州的风土人情。
其他文献
Turnover Run  推进速度练习,主要为了提高轻松跑的速度,增加两腿交换的效率。20?30米冲刺跑10趟,100米跨步跑12趟或200米快速跑八趟,一个礼拜最少练一次,可于轻松跑后做,但是不要在强度练习后或者LSD的同一天做。  SI  英文是Speed Intervals,中文称变速跑(或间歇跑),由瑞典人古斯塔夫·赫迈尔所创,又名“法特莱特跑”。训练时运动员利用自然环境,交替进行行走、
11月的济州正是橘子成熟的时节,红彤饱满的柑橘压低了枝头。淡淡橘子香间,是《户外探险》杂志10周年济州行百余名读者与杂志社同仁五天愉悦的旅程。其间,三十余名读者更登顶汉拿山听山间鸟语对答如歌。  登顶汉拿山  汉拿山,又称瀛洲山,意思为“能拿下银河的高山”。它耸立在济州岛的中部,海拔1950米,是韩国最高的山。  体验者:蔡勤娟(南京)  2011年11月8日,我们早上7点到达成板岳登山路线的起点
提名:穿越塔克拉玛干N39  活动时间:2011年1月15日2011年3月9日  提名理由:  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世界第二大沙漠,第一大流动性沙漠,最大的无人区。北纬39°是人类迄今为止难度指数非常大的一个穿越课题,据有关资料记载,到目前为止,仅有三例穿越成功:19世纪探险家斯文赫定,20世纪中日科考队一次成功穿越,耗资巨大,还有就是2007年中国著名赛车手何旭东与廖岷单车穿越。但是作为民间车队,无
路线:昌都-邦达大草原-洛隆县-三色湖-边坝-比如-那曲-拉萨  探访方式:自驾    探访目标:茶马古道西藏支线藏民们的酥油茶文化  由于西藏大多数地方属高寒地区,海拔都在三四千米以上,糌粑、奶类、酥油、牛羊肉是藏民的主食。高原人每天摄入这些含热量高的脂肪,但没有蔬菜,糌粑又燥热,过多的脂肪在人体内不易分解,而茶叶既能够分解脂肪,又防止燥热,所以藏民在长期的生活中独创性地形成喝酥油茶的高原生活习
隐秘天堂  目的地  瑞士 LENK  推荐人  肖军红 旅居德国  德国汉莎航空公司资深空乘  雪龄九年  推荐理由  去瑞士滑雪,我们连着几年都避开人多热闹的大型滑雪场,如名流汇集的圣莫里茨St. Moritz,大名鼎鼎的少女峰Jungfrau、采马特Zermatt,而选择阿尔卑斯山下民风淳朴的小镇滑雪场。兰柯Lenk就是我们钟爱的小镇之一,它像一个蒙着面纱的无名少女,朦胧又甜美。小镇的常住人
“《额尔古纳河右岸》中那些线路上模糊而又现实的地名就会让你有那种归属感,而在之后的每一处元素重现,我们似乎都在想把书中的岁月加以还原。”  在悠长的历史长河中,注意,我说的是“悠长”,某些地理问题总是要萦绕我们的心头,1000年前,这个问题可能有关乎国体,但依然属于民族内部矛盾;一百多年前这个问题同样关乎国体,但已经上升到了国际问题;随即是民族解放,于是国际问题变成了地理书上的地理问题;在即将赶上
“这个文身是整个故事的正式句号,事实上我不是一个人在航行,你们全部一直围绕在我身边,谢谢你们一直与我同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一艘帆船从一堆不起眼的游艇中安静地驶离加州。船帆没有遮挡,已经开始变黄。“它们停在那里,像是被抛弃的女人”,水手心里想着。“一些年后。他们会在日晒雨淋中,从你的手中慢慢瓦解。”  只有极少人知道,船长将在一年后回到这里,带着他所取得的成绩——只有五个著名的名字排在他的前面
OUTDOOR:您开办西藏登山学校的初衷是让藏族同胞通过提供高山服务,找到更多就业和认识世界的机会。现在西藏登山学校已经成立14年,您觉得实现自己的初衷了吗?  尼玛次仁:学校培育了七届学生,差不多两百名左右学员。大部分人留在了圣山探险公司推广中国的商业登山;30人被录用到西藏登山队作为后备力量;二十多名进入了边防部队,还有五人进入了登山管理中心做翻译。  对于这些学员的生源地来说,因为地方偏远,
OUTDOOR:总觉得单板的起步比双板难,这是个心理问题吗?  eric:单板滑雪是双脚固定在一块滑雪板上,跟我们平时习惯的双腿分开动作的行为模式很不一样,这也是单板比双板入门难的原因所在。所以第一次穿上单板想要在雪坡上站起来保持静止状态都是个考验,一点不留意板子带着人就往坡下出溜,浑身的力气都在想拼命维持身体的平衡,结果却适得其反,很快就狼狈地摔倒在地。于是你要开始学习慢慢放松身体,不去抵抗那股
越野跑到底该不该用杖?这是跑界热议的一个问题。跑者们都希望通过讨论引发思考,以及在训练中摸索出适合自己的经验。  我曾经是简约派跑者,曾经以为用杖是老人或是行动不便者的不得已选择。我一不上年纪,二身手还算灵活,因此认为手杖是个不需要的累赘,只会把原本简单的比赛安排弄得更加复杂。比如,我在2011年参加了“号角100英里”(BigHorn 100)越野赛,最后10公里,我只能走跑交替前进。而同行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