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t79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圖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7-0045-02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为所有学生提供探索复杂问题、多角度理解数学思想的机会,丰富学生探索数学的视野……”。小学数学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教学可以使枯燥而又抽象的数学知识,用直观的图形、图像、动画、视频影像及和谐的声音等变得生动而又具体,使数学教学内容具有很强的真实感和表现力。从而使学生在愉悦的状态下,成为学习的主体,主动地获取知识。那如何实现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妙用呢?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
  一、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而传统的教学和现在的许多教学都是严格按照教学大纲,把学生封闭在枯燥的教材和单调的课堂内,使其和丰富的资源、现实完全隔离,致使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日益衰减。将多媒体信息技术融于教学课堂,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动会变、形象直观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可激起学生的各种感官的参与,调动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激发探究动机和兴趣。
  在《圆的认识》一课中,我创设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五只小动物进入科技乐园,想坐坐汽车,这些汽车的轮子不都是圆的,还有长方形的、正方形的、三角形的、椭圆形的、不规则外形的。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是你,你想坐哪辆汽车呀?”,学生好奇且未经考虑就争着选择了奇形怪状轮子的汽车,最后才有人选择圆轮子的汽车;随着老师说:“让小动物坐上汽车吧”,拖动屏幕上的图形,让车轮开始转动,很多的车轮行驶在路上,是非常颠簸的,只有圆轮子行驶在路上是四平八稳,让学生想象一下,如果你坐在刚才你选择的车子上会怎样的呢?学生脸上都有了会心一笑,学生在开心、诙谐的情境中兴致盎然,在笑声中他们不禁思考着这样的一个问题:为什么圆轮子的汽车能跑得如此平稳呢?而其它的却不能?这样就激发学生探求圆特征的欲望,确实有“投石激浪”之功效。
  像这样,在课堂伊始就充分利用多媒体,演示几组生活中常见的图片,把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数学学习内容有效结合,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价值,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极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紧扣学习主题,发挥出了传统教学手段所不能比拟的作用,使课堂导入自然流畅。
  二、运用信息技术化静为动,提高学生多种能力
  多媒体信息技术可以使学生学习的内容图、文、声并茂,动感逼真,形象直观地展现,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接受信息,提高学生的多种能力。
  例如:画平移后的图形是《平移和旋转》的教学难点。教学中我设计先从画一个向上平移三格的长方形入手,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汇报交流的方式,同时运用信息技术的录制、回放功能,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绘制图形平移的方法,学生通过反复观察和思考,直观地得出结论:画平移后的图形要先找到平移的点,再用直线连接点,最后形成平移后的图形,从而突破了教学难点。使学生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形象演绎,动静结合,以及动手参与,充分调动了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学生不仅弄清了知识之间的来龙去脉,理解了如何画平移图形的方法,有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还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运用信息技术化抽象为具体,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人的思维就是形象思维在前,抽象思维在后。特别是中低年级的学生,学生对一些直观的事物比较感兴趣,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尽量用图片、实物等,可以变抽象为具体,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取得传统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教学效果。
  例如“体积和体积单位的认识”一课中,教学重点是理解体积的含义,认识体积单位;教学难点是建立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正确表象。这些内容都比较抽象,利用信息技术的作用在教学边讲解边演示,电脑出示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物体有多大,并与学生操作相结合,变抽象为具体,诱导启发学生,创造良好的思考问题的环境,促进他们动脑筋,使所有学生都去思考问题,同时利用三把米尺组合成一个1立方米的正方体,让一个组的学生走进去,从而感知到1立方米的正方体可以藏12个人。通过生动的演示和实验使学生有所领悟,有所发现,有所创新,突破了本课的重点难点。
  四、运用信息技术拓展知识,使练习设计多样化
  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形成、能力的培养,以及良好学风的养成,必须通过一定量的练习才能实现。练习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利用多媒体技术编写的一系列有针对性的练习的最大成功之处在于化学习被动为主动,化抽象为具体,通过带娱乐性的练习,能让学生轻松巩固已学知识,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为教师及时提供学生评价和反馈信息的方法与途径。
  例如,在学习图形计算时,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网络教学,事先教师制作了多样的练习,让学生在计算机上自由选择题型进行练习,有选择、判断题,也有利用鼠标拖动进行的按要求移动练习,并且可以在完成之后点击检测,计算机可以自动反馈学生的答题情况。全班同学一起校对时,更能将学生的想法直观地显示在每台计算机上。教师可将交流学生的计算机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室,选择它显示在每个学生的屏幕上,由这个学生拖动鼠标来显示移动过程。在练习巩固中,由于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省去了板书和擦试的时间,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向学生提供大量的习题,练习容量大大增加。同时让学生通过多层次,多角度的练习,提高了学生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生活中的数学,从而提高学生数学的能力。
  总之,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不可低估,它在辅助学生认知的功能要胜过以往的任何技术手段。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起到了“动一子而全盘皆活”的作用,发挥出课堂教学的最佳效能,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可以减轻学习负担,使学生由被动变主动,符合现代化教育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需要。让我们在教学中灵活、恰当地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让其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作用,有效地为我们的教学服务,使我们的课堂更精彩,教育更全面,真正的体现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价值。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我国汽车经销行业的持续低迷,汽车生产企业为了打开销路,提高汽车的销量,采取了以销售返利的方式对经销商进行补贴,而返利的确定和普通的商业返利有着很大区别,这
本文从思考并探讨音乐心理学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问题本质、规律及其相互关系出发,从理论上获得启示,从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进一步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发挥音
串叶松香草为菊科松香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北美,1979年引入我国。20年来,在全国各地引种栽培,面积不断扩大,已成为新型的饲料作物,应用前景十分广阔。串叶松香草适应性强,在我国各地均
松茸学名松口蘑,是与多种松、铁杉、云杉共生的菌根菌,其中以日本赤松的树林最适宜其生长.国产松茸多生长在红松、赤松、云南松及华山松林内.日本人素有食用松茸的传统,松茸
目的探讨早期功能锻炼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9年12月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仅给予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