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香自南粤来(报告文学)

来源 :世界华文作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ry_yea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次和她见面是2011年10月22日15时,《金融文学》杂志社闫星华主编一行三人莅临长沙采风,在湖南省农行办公大楼29楼会议室《金融文学》杂志社召开“湖南金融系统重点作者座谈会”。主持会议的就是她——《中国金融文学网》总编卜桂梅女士,一身得体而不失时尚的米色套装,一头大花卷头发瀑布般地洒落肩背,既大方而又贵气,这是她给我的第一印象。
  她首先介绍了这次参加“湖南金融系统重点作者座谈会”主要作家,到会的有中国华融长沙办事处副总经理李吉仿、湖南银监局宣传部部长胡玉明、建行常德市分行行长罗鹿鸣、农行湖南省分行机构部高级专员杨崇德、农行浏阳市支行丁纯蓝和建行湖南省分行喻灿锦等同志,他们是金融文学界重要湘军人物,他们创作了许多好作品,而且综合素质很高、很优秀,与他们相处,我自身也得到了提高。
  今年8月,我有幸和她在内蒙古呼伦贝尔重逢,喜悦的我俩在温馨的居住环境里互相对换对方的衣服,并拍下照片,因两人脸型相似,气质相近,最后连自己都认不出哪个是她那个是我, 她给我留下了更深印象。
  我俩在慢慢的互聊中彼此熟络起来,一路北上俩人同居一室。通过聊天,她的率真和热情,激起了我的共鸣,我被她对生活和工作的激情所感动。我们互诉衷情,情同姐妹。
  她,1977年在清远市连州西岸茶场上山下乡当知青,任副场长,1979年进入中国农业银行广东分行工作,曾任出纳员、统计员、会计员、科长助理、副科长、计划科长、会计部主管、人力资源部主管、资金计划处处长、资产负债管理部总经理、运营部总经理等职。从事银行工作33年,在银行专业部门担任多个重要职位,积累了丰富的金融从业经验,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高的经营管理水平。
  她,一开口就知道她是广东人。她对广东是很留恋的,也很怀念在广东边喝茶边工作交际的生活方式。她说,广东是她的出生和成长的摇篮,她的青春全部都献给了广东,这怎能让她忘掉广东呢?!
  她的工作经历是精彩的,也是卓有成就的。尤其是她96年至99年曾被中国农业银行总行外派到香港农行工作三年,先后担任香港农银财务有限公司任财务部经理和农行香港分行人力资源部任部门主管。这期间她经历了香港历史上举世瞩目的两大事件:一是97年香港回归;二是亚洲金融风暴。97年香港回归期间她积极参与了中国农业银行香港分行开业筹备工作,比较熟悉境外公司治理组织架构、运作模式,还参与了亚洲金融风暴对银行的紧急危机事件处理事项、主笔制定了多项人事政策并得以实施,积累了丰富的境外工作管理经验。她说:香港的工作经历,她的最大收获是她的应变能力和对事物的判断力得到很大的提高。
  1999年,她在主持中国农业银行广东省分行资金计划处、资产负债管理部、运营部工作期间,主笔制定了全省综合业务经营计划,对经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能及时分析、提出多项建议并得以采用;2002年,她创新制定了对下辖各行采取分类绩效考核办法,多年来不断完善并采用,2004年被中国农业银行总行在对全国考核中采用;根据市埸变化,适时制定及调整本行的利率政策;2003年,在广东银行同业公会的选举中,她被同业二十二间银行推选为票据专业委员会主任,在她兼任职务其间,她致力于推动广东票据市场的精诚合作,在维护广东票据市场稳定,提高业内人士综合素质、推动票据业务健康发展中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创造性工作,具有巨大的工作热情和奉献精神及高尚的职业操行,赢得了同行们对她的威望和信任,并在下一届选举中受到大家的一致推选而再次连任。
  她工作有主见,管理懂技巧,业务较精通,个人有魅力。更善长于带领团队共同作战,作风正派,廉洁自律,尽职尽责,甘于奉献,始终以饱满热情投入工作。她有着丰富的工作阅历和管理经验,具备胜任国有大企业的高层管理者素质,具有国内派驻境外公司从事金融业务的国际视野和理念。像她这样管理工作如此全面的女人,我看在我们农行她是先锋。
  她还是个活跃的社会活动家。担任了一些社会职务,2003年,任华南理工大学金融工程研究中心研究员;、2003-2005任广东省银行同业工会票据专业委员会主任(第二、三届);2004年至现在,出任香港浸会大学工商管理学院MBA(中国)校友会创会主席、第二届主席、名誉主席;2011年任中国农民书画研究会副秘书长。她好学,上进,在香港浸会大学(MBA)工商管理学院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她担任香港浸会大学MBA(中国)首任校友会主席,她的影响力、号召力和凝聚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担任创会主席两年,连任一次,一共干了四年。作为香港浸会大学MBA(中国)校友会创会主席之一,她积极组织各班代表和热心校友精心谋划、全力以赴,为校友会的筹建、成立、发展进步等作出一定贡献,使之成为母校师生、中国区校友之间以及与外界沟通、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现在校友们都成为了金融、政府、企业等不同行业的社会精英,她的无私奉献得到了校友们的热情参与和支持。这次到一路北上她很活跃,和她在一起,我俩性情相同配合默契,一路上很快乐。她唱起粤语《万水千山总是情》这首歌,好几次我都惊异于她的蹦跳水平,我们比她年轻的都没她蹦得高。在沙滩上、在松花湖的大船上衣着蓝衣白裤的她显得年轻有活力,她自幼爱好体育运动,以前是校队篮球队员,现在爱好打高尔夫球和羽毛球。
  在她的身上有一种贵气。她是很好的旅伴,她不停地帮大家拍照,她帮我代酒,很令我感动。她穿衣服很会搭配,还帮我挑选衣服,在兴凯湖她一身军装穿出飒爽英姿,她很敬业,为了照好集体照,她可以在大草原上跪下来。白天采风,晚上还一张张照片讲解,帮我们提高摄影水平。也是很好的寝友,她总让着我先洗澡。那天晚上洗完衣服我说怕不会干,她说我教你一个动作,我还是跟着你们现在湖南省分行的行长许涛学的,用干燥的大毛巾把湿衣服包住,用力去拧,再用风筒吹就很容易干了,一路上就按照那样去操作,早上就有干净的衣服穿了。她说许行长那人特重视有才华和有能力的人,是个胸怀宽宏而又有魄力的领导,在广东分行的威信很高。   每天总是我先睡,那天我一醒来,我以为她早早起床了,原来她还没睡。不得不佩服她对工作的激情和专注。我们白天采风,晚上写稿,再交给她编,她的奉献精神和敬业精神很让人敬佩。
  人与人之间讲究缘分的,此生有缘相识,就会好好珍惜友情。在她身上有很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她是我学习的榜样和典范。她是活得漂亮而品味精致的女人。乐观向上,又精力充沛。她会梳辫子,在大庆的路上她还帮我梳长辫子,我们俩人都爱拍照,都爱造型,都爱活蹦乱跳,都喜欢大自然。 2012年的重阳节我俩再次在长沙重逢,还睡一个房间,还是有说不完的话,我还当她的工作和生活的助手。我放那首山西电视台著名主持人磊明朗诵的《月亮长在我的心坎上》给她听,这首诗的标题就是她随口说出的一句话,我就用上了。她说我听出来配乐配的是傣族曲调,如果配上《天空之城》吟唱版效果会更好,于是她找来放给我听,我不得不佩服她学问之广泛,既时尚而又不失高雅,做任何事情都是精益求精。这或许就是她永葆青春,永远充满活力之秘籍。
  她是个想干事、会干事的事业型的女人,2010.9月至现在 ,她选调到中国银行业协会《金融文学》杂志社担任副主编、《中国金融文学网》任总编。出于对金融文学的热爱,她不的不暂时离开广东温罄的家,工作总是尽心尽力去做。卜桂梅她撰写的<<三秦巾帼金融先锋>>--荣获第二届全国金融文学大奖赛二等奖作品。
  那天在长沙的锦绣红楼吃饭,我看那树梅花很精致和她的气质很配,就帮她在梅花下拍出她的神韵和气势来,来自广东的这树梅花把中国金融文学网做得有声有色,风生水起。祝愿金融文学这块沃土生长出很多名家。我们共同来支撑这个家园,祝金融文学繁荣昌盛。
  作者简介:丁纯蓝,女,汉族, 中国小小说名家沙龙理事会理事、中国金融作家协会会员、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长沙市作协理事,浏阳市作协常务副主席,供职于金融系统。在中国金融网、中国金融文学网、东北作家网、中国经济网、农村金融时报、《中国城乡金融报》、《金融作家》、《金潮》杂志、《湖南日报》、《长沙晚报》、《湖湘文化》、《大众卫生报》、《湖南人防报》、《焦作日报》、《河南诗人》、《浏阳日报》、《散文诗世界》、《散文百家》、《中国风诗刊》、香港《新文学》杂志发表文章多篇。诗歌《月亮长在河的上空》由山西电视台《魅力星空》配乐朗诵。浏阳电视台播出配乐电视散文《畅游武功山》。已出版散文、诗歌专集《纯真纯蓝》、《金凤凰》、《最爱还是我的浏阳》、《欧阳山尊》入选《湖湘文库》《欧阳世家》。散文《甘家冲》2000年度全省报纸副刊作品铜奖。散文《张扬老师的浏阳情结》入选2011年度《新华网精品散文》。小小说《福生哥》入选2011中国年度微型小说。民歌歌手,创作的歌词《一个客家小山村》、《和谐盛世起长歌》由著名作曲家王立东作曲入选新红歌《将军颂》国内首部歌唱将军风采声乐套曲。
其他文献
我酷爱冬之美,竟情有独钟地聚焦在清丽银雪之上。她洁白、她型美、她会舞……这可爱的雪儿,是冬天最具有动感一族、最富含诗意之物。进入寒冬之时,每天都在期盼她早点莅临。想啊,盼啊,今年的头一场漫天大雪,在昨天夜里终于不期而至了。  也怪,就是这个晚上,我做了一场奇异、温馨的梦。仿佛清晰地看到安徒生童话里的白雪公主,飘浮在半天空之中 ,用纤细嫩白的玉手,从她怀里的魔盆里掏出一把把雪绒花,撒向了辽东胜境。于
期刊
今天的我,由于生活与工作的关系,离沅水渐行渐远,但沅水美丽的身影,无时不在我的眼前晃动;它流淌的欢笑无时不在我的血液里回响;它不屈不挠的灵魂,时时在鼓励与安慰着我。在笔者的眼里、心中,沅水绕来拐去地流淌,为的是在这一方土地、停留的时间长些再长些。它依依不舍的情怀是一种母爱的深情流露……想象中,沅水如仙女般的躺在天地之间,为的是孕育我们生命的躯体与生活的希望;它的流淌,是一首永远也写不完的诗,是一部
期刊
(一)  岸边,几根枯朽的树枝,我看到的是温暖,他们没有死。  一生只有一个方向,走多远并不重要,夜晚我需要休息,大地是床。  里程是一堆不会说话的数字,梦轻,露重,我听到大地的心跳。  草虫呢哝,在我的耳边。我多么像一朵野花,完成了一次生命的绽放。  所有的文字都在改变,力求表达无穷。而这个美丽的陷阱却从改变过诞生的初衷。  似乎拥有了一切,结果什么也没有。  点燃星星,一个人的夜晚,只需一米的
期刊
蟋 蟀  这些散落在田野草丛里的黑色音符,被秋风吹得到处都是,缥缈成依稀的乡音。  恍惚中,在异乡的田埂上,我仿佛看到儿时的脚印,伴着蟋蟀的鸣叫深深浅浅地延伸;不远处一垛旧麦草,晃动成一位头戴草帽的乡亲的背影,那么亲切,散发着熟稔的气息……  豆蔓与玉米  月牙状的豆角已被摘尽。  号角般的玉米棒也被掰完。  农人套种在玉米林里的豆蔓,呈现疲倦之态,偎靠着即将走到生命终点的玉米秆。  我不知道,它
期刊
记得那年刚毕业,我没考上重点本科,父亲要我再去复读,等待来年再考,托了关系还把名给我报了。结果不争气的我却怎也不去复读,要读就去省城读四川的财经大学。当时想,管钱的学校肯定今后会过好日子。  这主要是我长了那么大,从未离开过生我养我的宜宾地区(那时的宜宾地区就是现今的宜宾市),心想要是能在省城读上书,上大学,该是我们村多大的荣耀呀!有谁知,当我拿到四川财经大学的专科录取通知书时,父亲到处去借钱,怎
期刊
你无语,却如水一样将影落在我心上。梦里的温暖还没散尽,我便幻想用柔指捞起一滴,点亮我黑暗里的彷徨。梦境中的相思哟,我只需一只木桨来寻思月的经典,问你几时能划向深远彼岸?  是夜,极致的静,慵懒着浮动的闲云,冷静的光芒穿透亘古的幽眇,心在灵魂中隐秘,我捧着微醒的忧伤。朦胧间,读浸在高脚杯里一枚隽永。转身,两行清泪被苍凉的夜幕明明灭灭地扣住,心随月影在静虚中抵达,然后,独自地或飞,或扬。  静寂的黑夜
期刊
山高,他勇于征服;水深,他敢于潜入。他把生命的价值寄望给山川,他把人生的希冀托付给江湖。峻峭崔巍的山魂,使他的灵性得到升华;澄澈清碧的水灵,使他的思想得到净化。遇山则犹似灵猿攀岩,遇水则一如蛟龙游耍。大山是他的情人,梦里紧紧拥抱着她;流水是他的知音,常有说不尽的真话。他的挚爱,是山脉的蜿蜒高拔;他的钟情,是水波的潋滟浪花。大山如袍,是他思父般的牵挂;溪水如带,是他恋母般的奉迓。这就是真画家的生活,
期刊
在喜迎建国60周年之际,我怀着喜悦的心情,将我在祖国怀抱中,快乐成长的经历,向祖国母亲汇报。  万望母亲耐着性子,听孩儿以《求学心切》的八年,《忘我工作》的35年,《晚霞朝晖》的17年为题给母亲如实道来!  一、求学心切  兄妹五人,我排行老大。根据家里的实际情况,家父让我在家带弟妹,帮家务。弟弟妹妹上学。  弟弟上学念书,我很羡慕,有时偷偷到学校听老师讲课。还时不时问弟弟不认识的字。  二弟上到
期刊
当下纸质及网络媒体不断爆料出滑天下之大稽关系民生安危的——三聚氰胺、地沟油、瘦肉精等不绝于耳的超级新闻,并由此招来了人祸——萨斯、超级细菌等等令人闻之色变的超级魔鬼。  而另一种滑天下之大稽的是“天灾”,虽说是天灾,其实追究起来还是人祸,那就是“7·23”甬温线动车事故及故宫离奇失窃的奇闻,而制造这两起特大新闻的起因,前者是雷电造成温州南站列控设备采集驱动单元的电源板中“区间轨道电路采集”中保险丝
期刊
长篇小说《信任——西柏坡纪事》紧贴时代脉搏,通过曲折动人的故事,记述了西柏坡三代共产党员的追求和命运,展现了一代代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怀,为西柏坡这一红色品牌注入了新的文化内涵,  小说以革命圣地西柏坡为背景,描写了西柏坡所在的山城县正在发生的深刻变革:新任县委书记王竟明大刀阔斧地进行环境治理,走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在与各方利益的较量中,谱写了一曲共产党人新时代的真情颂歌。作家以深厚的现实情感,重点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