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病并冠状动脉损害的危险因素

来源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tzm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川崎病(KD)并冠状动脉损害(CAL)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1999年1月~2001年12月住院的145例KD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无CAL 93例和CAL 52例患儿的实验室检查资料及治疗、随访结果.结果无CAL组发热日程(8.7±3.4)d,血沉(79.5±34.6)mm/1 h,CAL组发热日程(11.5±4.8)d,血沉(91.9±36.6)mm/1 h,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0.05).发病10 d内接受静脉注射人血丙种球蛋白(IVIG)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和评价霉酚酸酯(MMF)对儿童激素依赖性肾病综合征(SDN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SDNS住院患儿16例。男12例,女4例;发病年龄(5.0±1.6)岁。采用MMF[25mg/(kg·d)]联合小剂
目的研究以分子杂交为基础的流感嗜血杆菌(Hi)的快速检测方法.方法将Hi探针固定在尼龙膜上;用标记有地高辛的细菌通用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不同细菌DNA,产物分别与点有
目的评价经鼻持续呼吸道正压(NCPAP)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先心)并肺炎患儿疗效。方法先心并肺炎患儿80例,分为A、B两组。A组应用NCPAP给氧;B组给予鼻导管、面罩或头罩给氧治疗。限液、
所谓“陷阱”,原为捕捉野兽而设的坑。为捕捉猎物,坑之上浮着伪装的树枝、草叶之类,坑底埋着竹尖、利器。后来,“陷阱”演变了,功能增加了,由捕捉野兽进而捕捉人,陷阱的含义演变为阴谋、圈套,用以陷害他人。再后来,陷阱之前加了一个前置定语:“领导”,即专门针对领导干部而设、而挖,为逼迫领导干部就范而下的套、设的局,套上之后、陷进之后动弹不得,只能乖乖听任摆布。  领导陷阱的主要特性是:危险性、隐蔽性、欺骗
本文分析“人本”、“民本”、“国强”三者之辩证关系。揭示人类利益关系格局变化规律。阐明当代战略思维的特点,说明“人本”、“民本”哲学理念成为战略决策的最高指导理念
【内容提要】 方法是目的的载体,没有有效的培训模式与方法,领导培训的效果就难以充分展现。本文结合哈佛大学研究式教学的特点,从“教”、“学”、案例等要素以及各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出发,阐述方法在领导培训中的重要意义与价值。  【关键词】 领导培训 研究式教学 模式创新  【作者简介】 陈尤文,上海行政学院教授,上海领导科学学会副秘书长。  【中图分类号】 C9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