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我国创业教育的矛盾及对策

来源 :陕西教育·高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doude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89年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正式提出“创业教育——第三本教育护照”这一概念至今,我国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等多个领域都在积极实施创业教育、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但实际操作中的诸多困难严重影响创业教育的深层次发展,因此剖析创业教育的主要矛盾、提出创业教育的突破性对策成为深入实施创业教育的关键问题。
  
  我国创业教育的主要矛盾
  
  1.主体需求—社会需求的矛盾。我国的创业教育开始于世纪之交,相对国际而言起步很晚,在我们刚刚开始理论上探索创业教育的可行之道、实践中开展创业计划大赛的时候,大学生就业的困难就已经显露出来,但由于其开展缺乏对主体——学生的需求的关注,造成主体的积极性偏低,使得目前创业教育应者寥寥。
  2.追求内涵—崇尚功用的矛盾。无论高校还是社会培训机构,却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模拟创业”中,将更多的视点聚焦在“创业事例”上,这种单纯讲求功用的“表象创业”只会令更多的受教育者误读创业教育的内涵,忽略创业教育中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无法从根本上点燃创业激情。
  3.开创思想—传统思想的矛盾。创业教育提倡的是一种开创性精神,它鼓励人们在具备相关的创业素质时有充分的勇气开创全新的事业,有不屈的心理迎接各种失败与挑战。“求稳”并非坏事,但墨守陈规的传统思想却与创业教育中的开创思想产生着剧烈的碰撞,令受教育者裹足不前,缺乏创业的勇气与抗逆性。
  4.实际支撑—理论理想的矛盾。我国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已得到广泛的论证与关注,慢慢成为教育理论的研究热点,但实施过程中却面临着各种具体问题。理论上,学校、政府、企业都是创业教育实施中的支撑层面,创业教育的有效开展有赖于各层面的良好配合,但实际上学校的创业氛围及课程设置仍存在诸多问题、政府的扶持政策依旧有待完善、企业的合作热情与协作程度还远不如预期中理想,种种现实说明创业教育理论与实际的矛盾严重影响着它的实施成效。
  
  我国创业教育的突破性对策
  1.转变教育重心,关注主体需求。以往的创业教育是以社会需求为重心,虽然令创业教育的理念得到了广泛的宣传,但却造成了呼声高、应者寡的窘况,因此转变教育重心、关注主体需求将是今后创业教育亟待实施的对策之一。具体操作主要有三种:其一是深入受教育群体中广泛开展社会调查,通过设计相关问题了解受教育者的创业意识、创业热情、创业困难及原因;其二是针对调查结果剖析创业热情偏低的原因,营造激发创业热情的舆论氛围,鼓励受教育者主动创业;其三是制定创业者个人档案,对其创业开展全程跟踪式扶持,及时解决创业中的具体问题,树立创业者信心,辐射性带动他人创业。
  2.重视终身理念,提升创业精神。创业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重视终身理念的创业教育追求的不是一时的创业成功,而是追求一种开创型人格的完善,鼓励一种创业精神的形成与提升。重视终身理念、提升创业精神可通过以下两种途径实现:其一是丰富创业教育的实施形式,构建创业教育的终身教育体系。受教育者人生的各个阶段有不同的创业教育目标与内容,因此终身教育体系应以人生各阶段教育目的和内容为中心实施建立。其二是探寻概括创业精神的精髓、弘扬发展我国本土的创业精神。当创业教育成为人终其一生的学习内容,那么创业精神将越发显得稳定、执著。我国不少本土的创业精神就值得发掘弘扬。如“温州精神”便是本土创业精神的一种,我们应根据实例提炼创业精神的精髓,再形成文字进行推广宣传。
  3.营造创业氛围,注重隐性课程。无论校园内还是社会的创业培训,显性课程即具体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模式已得到充分重视,而忽视隐性课程则造成创业氛围的淡化,影响受教育者的创业效果。因而隐性课程的实施应从三方面入手:其一在“物质——空间”方面应注重教学过程中的物质载体,如教材。创业教育教材的编写,应秉承理论与事例相结合、说理与数据相结合的原则,既在理论上指导教学,也为学生留有大量自主阅读与思索的空间,使其经过教材的渲染在情感上认同创业、渴望创业。其二在“组织——制度”方面应体现在成立创业组织、制定相关制度等。有组织的开展活动让受教育者增强了归属感,并通过同化作用形成充满激情的创业群体。创业的鼓励制度、扶持政策是制度层面的隐性课程,可以实实在在的地解决创业过程中的具体问题。
  其三在“文化——心理”方面主要是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及社会的创业氛围来影响受教育者。通过宣传创业者的光荣思想,赞扬开创型的宝贵个性,坚定创业者创业成功的信心。
  4.拓宽教育网络,牢固支撑体系。创业教育需要各个方面的支持与协作,搭建全面的教育网络。社会、学校、企业三大主要支撑体系便是创业教育网络的主干路。
  其一创业教育应得到社会的政策扶持。目前,各省、市已陆续提供了各种创业优惠政策,如大学生西部创业优惠政策、浙江大学生基层就业自主创业优惠政策、陕西创业投资配套政策等。今后,更多的创业扶持政策将相继出台,为创业教育的实施提供有力支撑。
  其二创业教育在学校应得到充分的重视及提倡。学校内的创业教育不仅要实现课程中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有效衔接,还应该探索适合本学校本专业的创业教育模式。如北京航天航空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均形成创业教育体系,但我国中小学校、职业院校的创业教育体系仍未形成,因此探索并构建适合我国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创业教育体系势在必行。
  其三创业教育应得到企业的支持与协作。目前,校企合作不仅是就业问题的解决途径,也为创业教育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将为学生提供切身体会企业环境与了解企业运行的机会,使理论学习与实践经验紧密结合。通过创业教育培养人才的开创型个性,不仅有利于个人自主创业,同时也有利于企业选用人才,增强企业整体竞争实力。
  
  [1]栗蔚菁.课程设计:高校创业教育的有效载体[J].中国高教研究,2006年05期.
  [2]蒋璟萍.创业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J].中国高教研究,2004年3期.
  [3]曾昭薰.学术殿堂的时代使命——创业与创业教育[J].当代教育论坛,2002年第2期.
  [4]冯惠先,简亚平.职业指导与创业教育的实践与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年第33期.
  [5]侯贵宝.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发展策略[J].教育与职业,2004年第27期.
  [6]李光.创业教育发展的必然性与社会需求[J].科技创业月刊,2003年第11期.
  
  郑爱泉、侯煜,杨凌职业技术学院
  赵云云,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其他文献
多媒体英语教学的概念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多姿多彩的信息游走于四通八达的互联网使人眼花缭乱。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而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它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同时,它还促进学校教育逐步走向网络化、虚拟化、国际化和个性化。趋势的发展也要求英语教师在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语法知识和英语语言知识的同时,更应注重培养学生
在经济全球化、我国加入WTO及企业国际化经营成为大势所趋的背景下,我国企业存在着企业规模小、效益差、企业分布集中、科技含量低、创新能力弱的现状,使得我国企业在国际化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迅速推进,毕业生就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成了政府就业主管部门和有关高职院校就业指导部门普遍关注的问题,也是高职院校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就如何做好高职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了简要的阐述。  [关键词]高职毕业生 就业对策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迅速推进,人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在
作者通过对行动学习法的学习,认为行动学习法是学习知识、分享经验、创造性地提出与解决问题、实际行动四元一体的高效培训方法。通过运用头脑风暴法和团体列名法于公务员培
逃税现象的存在会造成国家税收收入的流失,制约国家经济职能的正常发挥,而且还会加剧诚信纳税人和逃税者之间的税负不公,影响国家宏观调控的政策效果。因此,偷逃税问题一直是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是一种常见的睡眠性疾病,除睡眠打鼾外,均伴有不同程度的阻塞性呼吸暂停、缺氧、憋气、头痛,记忆力下降,入睡困难及恐惧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