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中的公共关系现状分析及处理机制研究

来源 :中国房地产业·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aifasoftwa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划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所起的作用逐渐加大,由以往的封闭式向开放式慢慢转化,在此过程中,各种关系矛盾日益凸显,本文就城市规划过程中的公共关系现状做了一个简单的分析,并对其处理机制进行研究。
  关键词:城市规划;公共关系;处理机制
  公共关系学是一门建立在社会、管理、行为等多学科的新兴交叉学科,以其独特的优良性能被人们所接受运用,公共关系事业的发展势态主要用来判断一个区域经营管理的效能。城市规划过程中的公共关系主要是指一个城市在规划建设过程中,各种功能之间,以及政府与其他各类公众关系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关系一方面是公开的、透明的,另一方面又具备着复杂性、综合性,通常我们把城市规划中涉及的各种公共关系称作城市规划公共关系。
  1、城市规划中的公共关系现状
  1.1规划舍本逐末,注重技术层面
  城市的建设离不开城市规划,另一方面,城市建设单靠城市规划也无法完成。城市规划作为一种应用型的学科,要想将其规划方案应用到城市建设中去,必然要靠技术性学科的支持。城市规划分为理论层面和技术层面,其中理论层面包括规划的社会目标、规划方案的经济分析、经营管理,参与的社会团体力量等,在人们重视工程技术的大环境下,城市规划理论层面逐渐被人们所遗忘,现代城市规划舍本逐末,人们对城市建设简单的理解为:建筑师设计的是单栋的建筑,而城市建设建造的是建筑群,相比建筑师而言,只在数量上有所增加。
  1.2城市经营方式的转变及政府决策体制的变革
  城市只有通过运营,才可以“活”起来,才可以称之为一座城市。城市运营即通过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在城市中使用城市资源、城市设施等现有资本,来使得城市资本得到最合理的配置和运用。“市场经济”体制下,城市建设的市场经营方式以及政府决策体制,相较于“计划经济”都有很大的转变和变革。无偿变为有偿、计划变为市场调节等等,种种系列变化随之带动了政府决策机制的变革,政府不再是城市公共财产的保管者,而主管调节多种资源的运作着,通过资源的合理分配,达到资源的最大合理化运用。城市建设过程中,政府也不同于以往单单进行组织活动,“市场经济”下的政府形象更贴切的说,是一个开发者,不仅消耗城市建设资源,而是让城市建设资源可持续发展。
  1.3城市规划主体复杂化和多元化
  城市规划模式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逐步转化,各个环节从单一的,这包括决策主体的单一、资金来源的单一、所有制的单一以及规划建设目标的单一等等,向其他环节不断地扩展。如决策主体由原先单一的政府决策变为了多方参与,对公共服务设施投资的资金渠道不断拓宽,公共服务设施参与的主体也多样化,规划建设目标也变得多元化,固然“市场经济”为城市建设的多元化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但任何事情有利就有弊,城市建设的多元化伴随而来的是城市规划建设的复杂多变,这就为城市规划建设的管理带来了难度。
  1.4信息社會的发展需要
  信息社会的建设为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多主体之间的相互交流提供了便利,可以及时沟通、不断调整,进而完善规划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控制管理,建立反馈机制,平衡各方主体间的权益,创立优良的城市环境,使公众对城市的形象更加信赖、理解与支持,使城市得以持续发展。
  2、针对城市规划中的公共关系现状所作出的处理机制
  2.1上下级政府之间的关系协调与处理
  上下级政府部门之间关系的相互协调管理所发挥的作用在城市规划建设中是不可替代的,例如中央政府与省级政府相比,其就在资金、信息以及宏观调控能力等方面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因此,加强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决策的影响力势在必行,有助于区域协调管理机构的建立与发挥,而不仅通过主体功能区划、城镇体系规划等上位规划进行制约。上级政府可以委派有经验的规划管理人员到下级或更基层的政府中去挂职,对区域城乡规划建设进行指导、协调与监督,尤其是在县、镇(乡)层面,较缺乏专业技术人员。以上措施可以有效防止区域冲突以及地方政府作出一些错误的决议,减少失误、化解矛盾。
  2.2同级政府之间
  城市与城市、县镇与县镇之间,往往在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各自为政、闭门造车,不能够很好地进行交流、互通有无,这就造成了各个政府间之间由于利益不协调而造成的城市资源浪费与闲置。区域与区域之间,除了上位规划对本区域的发展功能、定位及重大基础设施的对接,还得加强区域间的城乡协调、产业延伸互补和技术人才共享服务平台等。
  2.3政府部门之间
  同级政府部门之间的利益冲突和矛盾是区域竞争的主要动力,必须加以引导,使其可以推动区域发展,避免形成恶性竞争。因此,需要建立城市规划综合决策框架,建立一种科学合理的公共关系处理机制。首先,城市规划建设的各个阶段所有政府部门都要积极参与,献言献策,及时恰当的发挥自身的作用,各个部门之间相互沟通协调,减少阻力,形成最优决策。其次,在对城市规划建设中的公共关系处理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各个部门的利益,才可以使各个部门产生最大的动力。只在利益分配上合理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要有一套责任制度以及监督处罚制度,只有奖惩合理,才可以发挥最大作用。此外,还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信息平台来供各个部门之间定时定期的沟通交流,包括文化信息传播、信息共享及互动等。
  2.4与辅助政府决策咨询部门之间
  辅助政府决策咨询部门(专家咨询、评审会等)对城市规划建设中发挥的作用举足轻重,因此要采取措施保证这类辅助部门的客观公正性,尽量将规划决策科学化、合理化,杜绝政府层面的干预。
  城市规划中的公共关系是一个城市的形象,只有编排合理、协调、均衡的城市规划方案,建立行之有效的处理机制,才可以保证城市健康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 唐娜仁.互动性设计在城市规划展览馆空间中的应用研究[D]. 天津工业大学 2016
  [2] 蔡泰成.我国城市规划机构设置及职能研究[D]. 华南理工大学 2011
  [3] 张濛.普世价值下基于过程的城市规划方法[D]. 昆明理工大学 2012
  作者简介:
  袁长飞(1985-),男,江西南康人,硕士,工程师,主要从事城乡规划设计。
其他文献
西部贫困地区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上虽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由于基础和客观条件不同,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相比,发展差距不仅未见缩小,反而继续拉大。造成这些贫困地区社会发育
随着现代社会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经济市场的竞争也开始变得越来越激烈了,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更有利的地位,就必须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不断提升企业员工的绩效,
摘要:地籍不动产测绘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主要包括的内容涵盖了地籍不动产测绘时的所有数据资料、图表内容、成果表、质量检验结果、技术结果等材料。本文就地籍不动产测绘的重要性、成果的数据整合、测绘质量控制分析、监管四个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地籍不动产测绘;重要性;数据整合;控制分析;监管  地籍测绘是服务于地籍管理的一种专业测绘,它主要是进行测量各面积计算工作,目的是为了满足地籍管理中确定宗地的权属线
预期违约,又称先期违约,源于英美法。目前该理论对世界各国的合同法及《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1999年10月1日正式实施的我国新《合同法》也以这一理
为进一步推动中央、省委关于统一战线工作方针政策和全国、全省统战工作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甘肃省委办公厅近日发出通知,决定由省委办公厅牵头,省委统战部具体协调,以省委名
党的十七大提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发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
摘要: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促进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我国的产业地产市场活跃,产业地产项目的开发规模不断扩大,对于产业地产项目开发策划以及经营管理方面也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产业地产项目的开发与建设,在不同的阶段要实行不同的管理方案,在产业地产项目开发的前期,要进行项目规划与工程设计,不同地块的自然、地理与经济优势不同,产业地产项目设计的要求和标准也不同,在此过程中,提高产业地产项目开发设计水
布什在竞选美国第43任总统期间和入主白宫后,连续向世界发出一系列强硬的信号。2001年1月8日,布什明确表示,全力支持对国家导弹防御系统进行测试;3月28日,美国宣布拒绝履行
汽车是人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为人们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近年来,汽车已经逐渐走入各个家庭,汽车数量不断增加,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汽车维修行业的发展.本文主要论述
20世纪最后20年,是我国自然辩证法教学与研究工作发展最快的一段时期.据不完全统计,仅高等院校的自然辩证法教材就已出版了近百种,各种专著达千种之多,表明:自然辩证法已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