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发展趋势

来源 :体育时空·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lentc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6-000-01
  摘 要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化,以及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在高校体育教育中能够了解体育运动的锻炼常识,提高体育运动水平,减少体育运动损伤,还要促进大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如果可以将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慣一直延续下去,对学生一生的身心健康都是大有益处的。高校体育作为学校体育教育的高级阶段,对学生一生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教学,应该朝着对学生更有益处的终身体育的方向发展。本文主要通过对高校体育公共课课堂内容的改进,对学生积极性的增强,高校公共体育课堂教学目的的改革以及对高校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四个方面来谈高校公共体育课堂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高校体育 公共体育课程 发展趋势
  所谓终身体育教育指的是能够陪伴人一生的,无论时间和空间如何的变换和转移都能够陪伴人们的体育理念和体育精神教育。终身体育教育贯穿人的一生,能够使人的身心通过体育运动的方式得到愉悦,增强人们的身体素质,让人们在体育运动中得到健康和快乐。大学期间,能够接受终身体育教育理念,学生更容易知晓终身体育锻炼对身体健康的巨大促进作用。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只有朝着这个方向发展,才会使体育教学终身受益。
  一、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在课堂内容上的改革
  课堂内容上的改革标志着高校体育独特性教育以及创新教育的开始,是学生自主学习体育技巧、锻炼方法的开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锻炼自己专长的平台,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对于有不同运动喜好和不同运动能力的学生,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运动特长和运动水平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和运动内容,这就改变了小学和初中死板的应试教育模式,使体育教育真正的做到因材施教,为每一位学生的身体健康的提高而努力。不同运动水平的学生被分到不同的班级,在授课过程中也可以使教师的教学更有针对性,也可以更好的保护运动水平相对较低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这样,学生也更容易确立学习目标,无论能力高低都会取得不同程度上的进步,从而使自信心不断增强,有利于学生从运动中得到身体和心灵上的双重愉悦。在体育课程的考试过程中,除了对体育课程本身进行考核以外,高校体育也应增加一些与终身体育知识有关的考核内容,这样,终身体育的精神才能更加深入人心,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够掌握终身体育对人一生的巨大影响,为今后进行终身体育锻炼打好基础。
  二、高校公共体育在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上的改革
  在学生的主动学习过程中,要充分体现自己的学习兴趣,把有着共同爱好的学生组合成为一个全新的班级,在这个班级中有相同志趣的学生之间可以相互促进,共同进步。这样的课程安排,不但可以使体育运动锻炼的影响力逐渐增强,而且学生的体育运动意识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理论和实践技能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进步,身体素质也变得更强,这样高校体育的最根本目的也就达到了,学生能够快乐的学习体育课程,掌握体育知识,终身体育也就变得不那么令人难以接受了。不知不觉中,终身体育这个原来看似不可能的难点问题,也就迎刃而解。相信无论是谁都不会拒绝终身可以给其带来快乐,对其身体健康有益的事。
  三、高校公共体育在增强延续性上的改革
  以往的高校体育课程会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高校其他主要科目课业的繁重而变得越来越少,甚至被一切专业课所代替,失去了体育课程的延续性。学生在校期间,到了高年级就很少有机会接触到体育课程,这对今后的终身体育是十分不利的。一旦停止锻炼,好不容易形成的体育锻炼习惯就会被破坏,体育运动技能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退化,学生对某种运动所产生的兴趣也会逐渐的衰退,这对终身体育精神的伤害是致命性的。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无论学生的课业多么的繁重,也要抽出时间来进行体育锻炼,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身体健康如果不能保证,专业课知识的学习势必受到很大的影响。因此,高年级的学生每周也要保证两节以上的体育课程。使学生深切的体会到体育锻炼给日常生活和学习带来的促进作用,学生尝到了甜头,这样才能让他们懂得今后即便是离开了学校也要找机会坚持体育锻炼,将体育运动终身化,让体育锻炼伴随其一生。
  四、高校公共体育课程要注重学校资源利用上的改革
  学生步入社会之后倘若再想接受到系统性正规的体育运动技能培训就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和金钱去参加社会体育培训课程,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以后,拓展出了很多当今社会上时髦的运动锻炼项目,这样,大大增加了学生参与的兴趣,也可以让学生自由的按照自己的需求来选择自己与自己兴趣吻合,与自己身体状况匹配的课程,给学生提供了更多可以利用的免费资源。课程选择更具多样性,课程的设置更加人性化,不再是走形式,真正满足了学生日后参与到终身体育锻炼中的需求。能够在校园中接受免费训练,学生何乐而不为呢,这就使得终身体育思想真正的深入大学生的内心,终身体育在大学生内心变得不再枯燥,不再艰难,不再抵触,学生自觉自发的努力将终身体育的思想融入生活。
  五、总结
  综合以上,高校体育只有朝着提高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目的来进行课堂教学,才会使大学生终身受益,充分体现出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 刘贺,孙德瑞等.辽宁省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分析[J].山东体育科技.2009.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6-000-01  摘 要 篮球运动在当代高校体育中占重要地位,通过篮球运动可以促进大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培养其运动能力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通过对大学生篮球兴趣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探讨了兴趣在篮球教学中的重要性,如何对篮球产生体育兴趣,为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方法以及篮球教学改革措施提供理论上的参考。 
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是我国北方的主要用材树种,其林分面积和蓄积分别占我国寒温带有林地面积和蓄积量的55%和75%。由于传统上对木材的长期依赖,使得其天然资源受到破坏,
中图分类号:G80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6-000-01  摘 要 青少年的体质健康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在我国不同历史时期,对于青少年的体质健康问题都予以重视。在当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更需要全面提高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利用良好的物质条件与政策条件,转变青少年体质弱的现状。本文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研究了青少年的体质健康与综合性社会问题的关系,
中图分类号:G80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6-000-01  摘 要 近几年,青少年“三高”的病例不断增多,青少年体质问题开始受到大家的重视。但是现有的一系列措施都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如:繁重的课业、学校对体育的不重视、“静态化”的生活等,国家应该重视青少年健康问题,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关键词 青少年体制 学校体育 思考  根据近几年的青少年健康调查报告
中图分类号:G80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6-000-01  摘 要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及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聋生大学生体育锻炼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对场地器材匮乏、害怕受伤、认识偏差等是影响聋生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建议政府及学校应加大对残疾人体育场地器材的投入,营造残疾人参与体育健身的高保障环境。  关键词 阳光体育 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