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小学数学解题策略

来源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dan913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和一线老师进行交流时,很多老师反应解决问题的题目越来越灵活,学生思考的难度越来越大,不少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经常出现错误。其实,解决问题离不开一定的策略和方法,它对于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有着重要作用。数学教师如何正确分析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出现的错误,通过有效课堂教学渗透解题策略,从而让学生不断掌握解题技巧,提高解题能力呢?
  一、对小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容易出现的错误的分析
  解决问题是小学生最重要的数学能力,它伴随着学生的终身成长。由于解决问题同计算不一样,它需要学生综合运用知识才能解决它,不少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经常出现错误。
  1.审题能力不强。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审题能力是最重要、最关键的一步,但我发现有些学生在读题时囫囵吞枣,对题目不理解,导致影响到后面的正确解题。如试卷上有一题:“有一捆总长300米的绳子,第一次用掉120米,第二次用掉90米,现在这捆绳子比原来短多少米?”不少学生这样计算:120 90=210(米),300-210=90(米)。学生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列式解答,是因为对题意没有理解清楚,其实,如果学生能正确理解好“现在这捆绳子比原来短多少米”所表达的意思是第一次和第二次用掉的,就能快速解答出来。
  2.易受无关条件的干扰。有些题目列出了一些条件,这些条件特别容易“暗示”学生,如果学生一不小心,就容易“上当”。如“从甲城到乙城320千米,有一辆汽车从甲城开往乙城,以每小时40千米的程度行驶了120千米,它走完全程需要几小时?”这是一道行程问题,在列式时,经常有学生这样列式:(320-120)÷40=5(小时),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错误,是由于将“走完全程”理解为“走完剩下的路程”,这样的理解是受到了题中“行了120千米”这个无关已知条件的干扰和“暗示”,导致学生没能快速理解“走完全程”,其实只要用320÷40=8(小时)就可以了。
  二、正视解题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有效提升解题能力的策略
  1.全面提升审题能力。要正确解决问题需要学生内化解题步骤,一般情况下,审题能力包括认真读题,理解题目中存在的已知条件、问题,以及条件和问题之间存的关系,学生能根据问题和条件之间的关系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如“服装店在做促销活动,全部商品优惠20%,一件上衣促销价是240元,原价多少钱”?这是一道百分数应用题,要解决好这类题目,谁是单位“1”是关键点,如何才能找到单位“1”?全部商品优惠20%是关键句,学生在审题时要认真体会,才能知道优惠指的是促销价比原价优惠,这样原价就是单位“1”了;在这道题里,还有一个关键点就是优惠了20%,促销价240元相当于以原价的80%出售,如果学生能理解好这些数量关系,要正确解题就不难了。在培养审题能力时,教师要结合不同题型渗透一些读题技巧和辅助手段,学生的审题能力才能得到有效培养。
  2.有效排除干扰条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已知条件是问题解决的关键性因素,学生只有正确理清已知条件和问题之间存在的关系才能正确列式。但当题目中出现的已知条件较多时,学生要学会根据问题来选择条件,从而有效排除干扰条件。如“学校举办兴趣小组,共有600名学生参加,其中参加书法兴趣小组的学生有80名,是美术兴趣小组人数的五分之四,舞蹈兴趣小组的人数是美术兴趣小组的五分之二。参加美术兴趣小组和舞蹈兴趣小组的学生共有多少人?”这是一道六年级学生学了分数乘除法之后的问题,题目中存在的已知条件比较多,如果学生能够细心读题就会发现共有600名学生参加是一个干扰条件,因为学校开展的兴趣小组可能不止这几种。如何引导学生排除干扰条件?教师要结合题型特点,让学生以问题为切入点,要求美术兴趣小组和舞蹈兴趣小组的学生总数就要知道美术兴趣小组有几人,舞蹈兴趣小组有几人。要求美术兴趣小组的人数要通过:“其中参加书法兴趣小组的学生有80名,是美术兴趣小组人数的五分之四。”用80除以五分四算出100人,而要求舞蹈兴趣小组的人数则通过“舞蹈兴趣小组的人数是美术兴趣小组的五分之二。”用100乘以五分之二得出40人,最后两个相加就可以了。以上的解题思路就是教师引导学生结合问题来寻找条件,而无关的干扰条件就会被自动排除掉。
  解题策略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对提高学生的解题技巧和解题能力有着重要作用。要想有效培养学生掌握解题策略,需要教师正确面对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对症下药”找到解决的方法,从而帮助学生学会更多的解题策略,获得解题能力的提升。
  (作者单位:福建安溪县感德中心学校)
其他文献
为培养农村社区实用型医学人才,应进行相关的教学探索:(1)改革课堂设置;(2)更新教学内容;(3)改革教学方法,注重能力培养;(4)注重社区教育;(5)培育好实习基地.
课外活动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增进学生健康的必要手段,更是检验学生体质的有效措施;课外活动也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科学合理地安排学生课外活动,有利于学校正常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组织得力的课外活动,对学生身心发展能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一、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课外活动的现状  1.学生在校生活现状。农村九年一贯制寄宿制学校的学生年龄大多都在6-16岁之间。这些学
以学生为主体是现代教学的一种追求,要在体育课堂上科学地体现学生主体性,需要教师在正确理解主体性教育观的基础上对课程环节精心设计,在此,笔者提出“引”“导”“放”“收”四个环节的教学设计。  一、以“引”生趣  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体育课已经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其原因牵涉到许多方面,但有两点是不可忽视的,即一方面教师主宰的课堂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学生无法施展自己的能力;另一方面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单调
学术权力是大学对学术事务和活动的管理与统治权力,在国内外大学教育结构性震撼与深刻变革的宏观背景下,通过对学术权力理性省思与法律规制,彰显与弘扬大学学术自主的理念,重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整体护理的引进,现代护士已不只是单纯的护理活动执行者,而是一个集护理计划者、护理活动执行者、护理管理者、健康咨询者等多种角色于一身的现代护理人
我国农民收入与以前相比有较大幅度的增长,收入结构也发生了较大变化,但同时存在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农民收入差距、地区间农民收入差距、农民之间的收入差距拉大等问题.这
我国的司法体制是在特定的条件下形成的.随着我国社会转型的逐步实现,原有的司法体制也表现出历史的不适应性,而现行的司法改革虽已取得某些成果,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司法体
近年来,由于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不少高校由于区域限制,出现了多个校区的办学模式,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学生人数增加带来的校舍紧张、实验设备不足等矛盾,但与此同时也显示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