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当配置资金,我的两招“定存”秘笈

来源 :分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rink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定期存款存期最短3个月,最长5年,选择余地大,利息收益较稳定。
  定存属于无风险的理财工具,加上变现能力超强,向来是老一辈最重要也最主要的理财工具:每个月拿到薪水,总要拨一笔钱到邮局去做零存整取;过年领了一笔年终奖金,也要拿到银行存定存。这样从年轻存到老,等到退休时,再用定存“生”出来的利息过老年生活。
  但时代不同了,现在理财工具多元,尤其定存利率实在没看头,所以钱放定存的习惯已经在改变。
  不过,对长一辈的人来说,定存仍旧是最让人安心的理财商品,于是衍生出把钱放外币定存的做法。
  外币定存:适合懂汇率趋势、有外币需求的人
  这几年还可以提供高利率的币别,大概就是澳币与南非币。以澳币为例,吸金能力超强,主要是高利率之外,还有汇兑利益的收入,很多人趋之若鹜;南非币则因为波动较大,所以相对没有受到追捧。
  不过,澳币赚双率的盛况已不复见,除了利率调降之外,澳大利亚因为是原物料大国,而这两年受世界经济趋缓影响,原物料价格疲软,连带影响澳币表现。于是买澳币的人,现在多半面临“套牢”困境。
  至于南非币,也有类似的问题,当黄金价格不像过去一样强势,南非这个产金国,币值也会跟着转弱,存南非币自然产生汇兑损失。
  对于企求安稳的人来说,外币定存其实不太安稳,除非能眼光锐利掌握趋势,否则为了赚高一点的利率,把钱转进外币定存,并不是太聪明的做法。
  因为汇率一波动,那所谓高一点的利率,根本不够看,一下就被吃掉,结果就是没赚到高利率、还赔了汇差,这个算盘打得不精明。
  所以还是那句老话,不懂的不要碰,不会看汇率,就不要把钱摆在外币定存,不要以为有“定存”二字就能高枕无忧。
  不过,外币定存一定不能碰吗?倒也不尽然,如果刚好有外币需求,例如要到澳大利亚留学,一定会用到澳币,那就把部分资金拿去做澳币定存。
  换句话说,会看汇率趋势可买、有外币需求可买,撇除这两个情况,建议乖乖做你懂的商品吧!万一什么都不懂,那就存人民币定存,不要跟钱过不去。
  我就见过一个朋友,不论市场怎么诱人、身旁的人从市场上赚了多少钱,他就是走自己的路,一律只做人民币定存,有错吗?当然没有,“不懂不做”是硬道理。
  因为不懂,便对于其他理财工具敬谢不敏,他的财富于是稳稳向上累积,也许没有惊喜,但绝对不会惊慌。
  人民币定存:拆成多笔当作“急用金”
  虽然我对于基金操作很纯熟,但有一部分的钱我也会放在人民币定存,金额大概是6个月到1年的生活费。这笔钱,我把它当作“急用金”,不论市场有多么热络、会大赚多少钱,我都不会去动用这笔放在定存的钱。
  并且,定存也不是傻傻地做,必须“拆单”。像我的定存就分成多笔,每一笔的金额不是20万元、就是30万元,不可能会见到一笔上百万元的定存。
  为什么呢?因为万一需要用钱,例如只需15万元,我只要解掉一笔20万元的定存单就好,而不是把上百万元的单子解掉,但只动用当中的15万元,这样会损失大半的利息钱。
  另外,到期日也可以做区隔,最好每2个月或3个月会有一笔到期,如此,需要急用金时,或者根本不需要解约,就刚好有到期的单子可用,利息钱也不会被打折。
  除了急用金外,我还另外准备一笔“保守”的钱。这笔钱放在保险商品里,保单的特色是,缴6年的保险费后,可以领出;若不领出,就会在账户中以复利滚存,继续长大,利率则比定存好一点,多2%。
  分享这些的目的是在告诉读者,金钱要做适当的配置,有追求高报酬的部位,也有稳当当、零风险、但利率微薄的部分。
  另外,身上不可能完全没留有现金。
  事实上,现金就是子弹,如果出现了一个绝佳的加码机会,手上没有子弹也是枉然。所以,往前冲的同时,记得随时回头看看火药库的状况,备齐了,才能持续发动攻势!
  责编/昕莉
其他文献
《中国标准化》1995年第6期发表《企业标准无强制性与推荐性之分》(以下称《无》),对该刊1994年第4期发表的《也谈企业标准编号》(以下称《也》)一文的“一个企业内的所有标
世界上,兼有两种甚至更多职业的人比比皆是,但军人是个例外。  军人以保卫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为天职,需要经常性的军事训练和严明的纪律保证,放眼世界,几乎没有一个国家允许军队官兵从事第二职业。   然而,晚清的军营却是另一番景象。   张宏杰在《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一书中介绍:晚清士兵很少呆在部队,他们普遍从事第二职业,有的开茶馆、杂货铺,有的贩鱼、卖肉,有的种地、做木匠,有的理发、修脚……  林则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