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法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llhe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促进个性化学习的服务型课堂教学”是现代化政治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重要表现。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如何实现“个性化学习的服务型课堂教学的实践”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点。在基于个性化学习、服务型教学的本质上,应用案例教学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与优化。因此,笔者在多年教学经验总结上,从案例教学法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与应用原则出发进行了具体分析,以期进一步推动初中政治教育的创新与改革。
  关键词:全面发展;实践性原则;初中政治教学
  一、 引言
  初中政治教育作为初中教育学科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道德素养,树立正确人生发展观念,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初中教育教学中加强初中政治教育质量,发挥初中政治教育作用至关重要。对此,初中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在素质教育改革的要求下,注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从学生角度出发,构建服务型课堂,用以达到教学目的,提升教学质量。而通过运用案例教学法则可有效实现上述目标,促进学生优化发展。
  二、 初中政治教学中案例教学法运用的可行性探讨
  在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发展以及基础教育课程深化改革的背景下,推动“学生个性化发展”已经成为初中政治课程教学的重要理念之一。它要求学生能够独立、自主、积极完成学习目标,在教学实践中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差异性、发展性的学习平台,从而激发学生初中政治学科学习的主动性、积极参与性,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心态、方法、行为习惯与能力。但是,传统呆板且单一的教学模式则无法满足教学需求,达不到“促进个性化学习的服务型课堂实践”的理论宗旨。而案例教学法以其所具有的“实践性”、“生活性”、“代表性”、“情景性”等特征,可有效实现“促进个性化学习的服务型课堂实践”理论中“个性化学习”与“服务型课堂实践”内涵与宗旨在初中政治教育教学中渗透。并在一定程度上将初中政治教学中的理论知识进行具体化、直观化、灵活性、形象性的表达,从而激发学生初中政治学科学习的内在动力,为学生初中政治学科学习质量与效率的提高提供保障。与此同时,案例教学法的有效应用,可通过探讨的形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与态度,对知识有深入的理解与掌握,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学生学习思想与观念的革新。营造灵动性、开放性的教学环境,并在开放性的教学环境中,开拓学生创新思维,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三、 基于个性化学习服务型政治课堂下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原则
  (一) 方向性原则
  初中政治教学作为学生认知世界、社会、生活与自我的重要途径。在进行案例教学时,教师应注重以人为本理念的遵循,从学生角度出发,基于学生实际情况与个性特点,保证案例应用的引导性与方向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与思想,使学生对“世界”、“社会”、“生活”、“自然”以及“自我”具有明确的认知与深入的理解。例如,教师在讲解人教版思想政治七年级上册“世界因生命而精彩”相关内容时,通过“生机勃勃的大自然”与“荒漠下人们的生活”案例对比分析,让学生对生命具有更为全面的认知與深入的理解,促进学生“珍惜生命、热爱生命、尊重生命”等良好品质的养成。
  (二) 实践性原则
  “实践与探索”是新课程要求下初中政治教育改革的重要要求,对提升学生理论知识应用能力以及实际问题发现与解决能力具有重要影响作用。因此,在初中政治教学中,教师应基于“服务型课堂实践”基本原则,从学生实际生活出发,进行有针对性的案例选择,并促进学生在案例教学中主动参与,从而提升学生道德修养。例如,教师在讲授“做自立自强的人”相关内容时,教师邀请具备自立、自强品质的学生进行演讲,与大家分享“自己的故事”或引导学生对身边“自立自强”人进行资料收集并与学生进行讨论与反思,在感知自立自强的魅力与重要性的基础上,规划生活,明确生活方向。
  (三) 时效性原则
  在经济、政治、科技、文化全球化发展过程中,人文理念、法规规范、生活观念是存在变化性的。因此,教师在组织开展政治教学时,应把握初中生成长特点以及社会对学生的需求,注重案例选择的时效性。在依据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尽量选择与时事密切相关的案例进行分析,在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强化学生事物认知能力,开拓学生创新思维。例如,在讲授人教版八年级思想政治课程“消费者的权益”相关内容时,通过列举典型的电信诈骗案件、网络诈骗案件实例进行知识讲解与分析,使学生对法律具有明确的认知与理解,树立维权意识。
  四、 基于个性化学习服务型政治课堂下案例教学法的应用策略
  笔者以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相亲相爱一家人”相关教学内容为例,对基于个性化学习的服务型政治课堂案例教学法实践应用策略进行了如下分析。
  首先,教师结合教材教学内容,依据该阶段学生生理与心理特性,为学生确立教学目标,即提升学生对家庭的认知性,培养学生爱家庭、爱父母、尊老爱幼的道德品质,促进学生与家长之间的有效沟通,使学生认知自身在家庭维护中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依据案例教学法应用原则,在“促进每个学生发展”的理念下进行案例编选,包括教材案例的直接引用,借助互联网平台选择典型案例,基于真实例子进行编写个性化案例以及从生活中收集案例。
  其次,在保证案例选用科学性、合理性与实际理念相契合的基础上,准确把握案例呈现时间。保证案例对学生注意力的提升与兴趣的激发。在此过程中,笔者借助多媒体设备,通过“讲故事”与“做游戏”的方式进行案例呈现,大大地提升了课堂教学的开放性。与此同时,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针对案例重点内容或敏感话题,如“如何看待父母苛刻的‘严’?”、“家庭矛盾能否等到有效解决?”、“对‘你想让父母怎对待你,你就怎么对待父母’这一观点怎么看?”……进行分析与讨论,通过“竞赛对抗”的形式,结合理论知识阐述自己的观点,在此过程中教师从旁进行指导与启迪。
  此外,在组织开展教学评价时,也可通过“案例角色扮演方式”促进学生互评、教师评价以及学生自评作用的发挥。以达到在交流中提升对政治教学内容的理解与认知,在讨论与反思中开拓学生思维,并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 结论
  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对提升政治教学质量与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积极影响作用。因此,作为一名初中教育工作者,应明确认知教学改革要求,对案例教学法进行深入研究,从而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个性化、全面化发展,构建“促进个性化学习的服务型课堂”。
  参考文献:
  [1] 石桂云.案例教学法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运用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6,(9):165.
  [2] 曹泽.案例教学法在中职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J].亚太教育,2016,(19):145.
  作者简介:郭建平,福建省莆田市,福建省莆田擢英中学。
其他文献
在网络化技术快速发展过程中,信息技术知识掌握成为学生必备的一种社会生存技能,因此强化采用有效的教学方式,提升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效率十分必要,在本文中笔者将结合自身实践
“附子无干姜不热”语出于《证治要诀》。附子配伍干姜,可增强回阳之力,使效力持久,干姜配伍附子,可助长散寒之功,显效更速。附子干姜配伍为中医药古今临床应用频率很高的药对。那么,“附子无干姜不热”究竟是否客观存在?其作用机制和现代科学内涵是什么?本论文在中医药和生物热力学理论的双重指导下,以冷热板示差法和微量量热法为手段,考察了附子干姜及其不同配伍层次组合的寒热属性差异,以期基于热动力学方法来表征“附
国防教育是21世纪教育的共同课题,也是新课程改革赋予历史学科的重要功能之一。历史学科在国防教育中有着天然的优势,二者互相渗透力强。本文以人教版(2001版)初中历史七年级
在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城市规模逐渐扩大的同时,建筑行业也迅速发展起来.建筑行业对能源需求量较高,为降低资源用量、实现环境与经济共同发展目标,多种新型节能材料被用于建筑
这是奋斗者的时代,更是大有可为的时代.rn7月30日,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系统“双先”表彰暨经验交流视频会在北京召开,隆重表彰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系统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和
期刊
新时代的小学生需要了解地理课程相关知识,这对他们的成长十分重要.地理课程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能够激发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同时蕴含着素质教育的各种能力.因此小学地理
兴趣是探究地理知识的原动力。夸美纽斯曾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快乐和光明的学习环境的重要途径。”当学生对地理知识产生需求时,才会对其感兴趣。当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