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思维是一个民族能否生存的本质,是一个民族前进的动力。小学数学要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小学数学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我们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通过对后进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提高后进生学习平面图形的能力,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后进生的思维品质。
【关键词】动手能力思维品质后进生
思维是一个民族能否生存的本质,是一个民族前进的动力。中国伟大的教育改革家陶行知说"中国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所以一无所能。中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手脑联盟,结果是手与脑的力量都可以大到不可思议。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1]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小学数学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要充分重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的发展,尤其是后进生能力的发展要得以高度的重视。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要成为真正有教养的人,必须具备渊博的知识、思维的习惯和高尚的情操。知识不多是愚昧;不习惯思维是蠢笨;无高尚的情操是卑俗。"[2]杨振宁说过"中国留学生学习成绩往往比一起学习的美国学生好得多,然而十年以后,科研成果却比人家少得多,原因就在于美国学生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和创造精神强。"通过对后进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促进了他们思维品质的发展,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一、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动手操作理解平面图形面积公式的由来
在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知识之前,学生接触的是计算题和应用题为主的题型,这两种题型在学生的头脑中根深蒂固,要想扭转学生当时的思维还有一定的困难,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有了动力学习就会事半功倍。传统的课堂教学,我们太注重学习结果,一堂课大部分时间都是教师在讲课和练习。这种教学体现了以教师为中心,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如何体现以学生为中心,我觉得通过让学生自己的动手操作来理解和掌握平面图形的知识,让他们在动手中开拓自己的思维。
如在长方形的面积的教学中,我让学生自己先做一个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做这个长方形时,动作快的与动作慢的相差3分钟,接着让学生剪下6个边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形,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动手拼凑,从中得出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再让学生做类似的题目,接着让学生自己通过比较概括得出长方形的面积。通过学生自己的动手操作,学生自己顺利得出长方形的面积公式,这个公式是建立在学生动手操作上得出来的,学生对这个结果得理解尤其深刻,不仅掌握了知识,也促进了思维的发展。
二、学生自己动手做平面图形,在动手操作中理解掌握图形的特性
新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重视学生自己独立的思考,在小学的数学的教学中,由于后进生掌握的知识有限,对课本上的概念和性质不能很好地理解,正因为后进生对知识的理解不够,才导致他们的学习成绩不好。所以在课堂的教学中,我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而不是让他们强行记忆。
如三角形的概念和特性这课中,让每个学生自己动手做个三角形,材料让学生事先准备好,课堂上进行现场制作,要求学生多做几个不同的三角形,课堂上每个学生都兴趣盎然,就连平时上课开小差的小华同学,也打起了精神,让后进生回答三角形的概念这个问题,学生回答很正确。研究三角形的稳定性这一特性时,让学生动手做长方形,五边形等图形,再与做好的三角形进行比较,在比较中得出三角形独特的特性。通过学生自己30分钟的动手制作和归纳,后进生深刻理解并掌握了三角形的概念和特性,剩余10分钟教师进行小结和课堂练习,后进生全部做对,这在以前的教学中是没有的。这种教学让更多的后进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
三、走出课堂教学模式,到生活中去理解运用平面图形知识
在学习了各种平面图形的知识后,很多学生都能熟练地背诵各种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以及各种图形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也知道了平面图形的特性了,但是学生对它们认识还是停留在这些图形的表面,我们要培养学生透过事物的表象去发现本質问题的能力。所以我们要走出课堂教学,让学生到生活中去运用这些知识。
在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之后,学生能够掌握周长和面积公式,但学生不能很好的灵活。为了让学生知道学习的知识学有所用,我组织全班学生走出课堂,到生活中去运用平面图形的知识。我们组织学生到某位学生家,老师提出了今天这节课的任务是帮助他算一下这位同学家里的窗户最少需要多少米的铝型材,并且要求用的铝型材最省,该怎样设计?教师引导学生,如果把窗户设计成长方形和正方形,哪种图形用的材料最省?让学生在两扇窗户用的材料相同的情况下,哪一扇窗户的面积最大,面积越大,透光性越好,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测量计算来解决问题。动手实践不仅让学生掌握了知识,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用处还是挺大的,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数学知识,让学生越发对数学知识有一种喜爱的表现,那学生离成功也不远了。
劳动让我们人类摆脱了愚昧和无知,劳动让我们人类变得这么文明。在教学中,我们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要充分重视每个孩子动手能力的发展,要把孩子动手能力的发展放在教学的首位,让每个孩子在每堂课有大部分时间的动手实践,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每位学生的思维能力,才能发展每位学生的智力。这才是我们教育的成功。
参考文献
[1]出自《陶行知选集》中的《创造教育》,作者:陶行知,1991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第231页
[2]出自《车尔尼雪夫斯基选集》,作者,车尔尼雪夫斯基1985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第125页
【关键词】动手能力思维品质后进生
思维是一个民族能否生存的本质,是一个民族前进的动力。中国伟大的教育改革家陶行知说"中国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所以一无所能。中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手脑联盟,结果是手与脑的力量都可以大到不可思议。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1]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小学数学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要充分重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的发展,尤其是后进生能力的发展要得以高度的重视。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要成为真正有教养的人,必须具备渊博的知识、思维的习惯和高尚的情操。知识不多是愚昧;不习惯思维是蠢笨;无高尚的情操是卑俗。"[2]杨振宁说过"中国留学生学习成绩往往比一起学习的美国学生好得多,然而十年以后,科研成果却比人家少得多,原因就在于美国学生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和创造精神强。"通过对后进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促进了他们思维品质的发展,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一、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动手操作理解平面图形面积公式的由来
在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知识之前,学生接触的是计算题和应用题为主的题型,这两种题型在学生的头脑中根深蒂固,要想扭转学生当时的思维还有一定的困难,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有了动力学习就会事半功倍。传统的课堂教学,我们太注重学习结果,一堂课大部分时间都是教师在讲课和练习。这种教学体现了以教师为中心,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如何体现以学生为中心,我觉得通过让学生自己的动手操作来理解和掌握平面图形的知识,让他们在动手中开拓自己的思维。
如在长方形的面积的教学中,我让学生自己先做一个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做这个长方形时,动作快的与动作慢的相差3分钟,接着让学生剪下6个边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形,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动手拼凑,从中得出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再让学生做类似的题目,接着让学生自己通过比较概括得出长方形的面积。通过学生自己的动手操作,学生自己顺利得出长方形的面积公式,这个公式是建立在学生动手操作上得出来的,学生对这个结果得理解尤其深刻,不仅掌握了知识,也促进了思维的发展。
二、学生自己动手做平面图形,在动手操作中理解掌握图形的特性
新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重视学生自己独立的思考,在小学的数学的教学中,由于后进生掌握的知识有限,对课本上的概念和性质不能很好地理解,正因为后进生对知识的理解不够,才导致他们的学习成绩不好。所以在课堂的教学中,我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而不是让他们强行记忆。
如三角形的概念和特性这课中,让每个学生自己动手做个三角形,材料让学生事先准备好,课堂上进行现场制作,要求学生多做几个不同的三角形,课堂上每个学生都兴趣盎然,就连平时上课开小差的小华同学,也打起了精神,让后进生回答三角形的概念这个问题,学生回答很正确。研究三角形的稳定性这一特性时,让学生动手做长方形,五边形等图形,再与做好的三角形进行比较,在比较中得出三角形独特的特性。通过学生自己30分钟的动手制作和归纳,后进生深刻理解并掌握了三角形的概念和特性,剩余10分钟教师进行小结和课堂练习,后进生全部做对,这在以前的教学中是没有的。这种教学让更多的后进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
三、走出课堂教学模式,到生活中去理解运用平面图形知识
在学习了各种平面图形的知识后,很多学生都能熟练地背诵各种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以及各种图形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也知道了平面图形的特性了,但是学生对它们认识还是停留在这些图形的表面,我们要培养学生透过事物的表象去发现本質问题的能力。所以我们要走出课堂教学,让学生到生活中去运用这些知识。
在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之后,学生能够掌握周长和面积公式,但学生不能很好的灵活。为了让学生知道学习的知识学有所用,我组织全班学生走出课堂,到生活中去运用平面图形的知识。我们组织学生到某位学生家,老师提出了今天这节课的任务是帮助他算一下这位同学家里的窗户最少需要多少米的铝型材,并且要求用的铝型材最省,该怎样设计?教师引导学生,如果把窗户设计成长方形和正方形,哪种图形用的材料最省?让学生在两扇窗户用的材料相同的情况下,哪一扇窗户的面积最大,面积越大,透光性越好,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测量计算来解决问题。动手实践不仅让学生掌握了知识,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用处还是挺大的,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数学知识,让学生越发对数学知识有一种喜爱的表现,那学生离成功也不远了。
劳动让我们人类摆脱了愚昧和无知,劳动让我们人类变得这么文明。在教学中,我们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要充分重视每个孩子动手能力的发展,要把孩子动手能力的发展放在教学的首位,让每个孩子在每堂课有大部分时间的动手实践,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每位学生的思维能力,才能发展每位学生的智力。这才是我们教育的成功。
参考文献
[1]出自《陶行知选集》中的《创造教育》,作者:陶行知,1991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第231页
[2]出自《车尔尼雪夫斯基选集》,作者,车尔尼雪夫斯基1985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第12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