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法国小学课时改革看其基础教育发展趋向

来源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q9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法国教育部长达尔科斯宣布,从2008年9月份的新学年开始,将取消小学生周六上午的课时,每周的课时从26小时减为24小时,小学生每周上课4天,其他时间将是自由的。随之而来的还有对“困难”学生单独辅导的规定。这是十多年来法国小学在课时方面的一次大变革。这一举措引起了民众以及相关方面的关注,赞成者有之,怀疑者和反对者亦有之。无论外界对这项改革措施的看法如何,从措施本身的出台来看,都反映出法国政府力图通过基础教育改革提高国家的竞争力以及对基础教育质量的追求。
  
  一、 改革的主要内容
  
  早在2007年萨科奇出任法国新一任总统之后,在他的倡导下,法国就在短时间内陆续推出了不少基础教育改革举措,如减少中学教师岗位、取消统一初中、废除就近入学、调整课程内容等等。此次对小学课时的削减可以视作是这一系列改革举措之一。法国教育部在9月份开学之前发布了法令,规定了从新学年开始小学每周24小时教学的分配情况。
  学前班到小学二年级:每周学习10小时法语、5小时数学以及共9小时的体育、外语、艺术、艺术史以及世界知识。
  三年级到五年级:每周用8小时学习法语、5小时学习数学,其余11小时学习体育、外语、实验科学和科技、人类文化、历史、地理、公民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
  此外,教育部为了保证“学习有困难”学生的教学质量,规定各个学校必须保证这些学生每周26小时的课时。除了规定的每周24小时的课时之外,还要给他们单独辅导2个小时,而且这2个小时只能在周一到周四进行(法国小学生之前的上课时间为每周一、二、四、五和六,现取消了周六上午的课时),每次不得超过1小时。但是针对这一条,教育部目前还没有就补课的内容、增补课时的形式、补课的对象等细节内容做具体的规定。
  
  二、 改革的主要动因
  
  法国在基础教育领域内所提出的一系列改革举措,其最根本的动因在于对基础教育高质量的追求。
  一方面,从20世纪法国基础教育改革政策的演变看,对于基础教育质量的关注是20世纪80年代后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在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法国的基础教育改革在统一学校这个问题上有了很大的突破,但是另一个改革重点即基础教育的质量问题方面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于是这一问题也就留待下一改革阶段来解决。所以,在20世纪80年代后的法国基础教育改革第三阶段,基础教育质量的提高就成为这一时期教育改革的重点和突破口。
  另一方面,法国中小学生在PISA测验中的表现迫使人们更加关注法国基础教育的质量问题。从法国参加的三次PISA测验情况来看,与OECD的其他一些成员国相比,其15岁学生在考试中的成绩都比较一般。三次PISA测验各有侧重,2000年的测试以阅读为主,数学和自然科学为辅;2003年的测试重点是数学;自然科学是2006年测试的主要部分。在第一次的以阅读为主的PISA测试中,法国15岁学生的阅读成绩仅仅在平均水平之上两位,在参加测试的32个国家中列第14位;数学相对稍好,列第10位;自然科学也仅在平均成绩之上,列第12位。在2006年的第三次PISA测验中,法国15岁学生的成绩仍然不能让人满意,参加测试的OECD国家和地区的平均分在500分左右,而法国为495分,低于平均水平。基础教育质量问题直接关乎法国未来人才的培养以及法国未来在全球的竞争力,所以无论是政府还是民众对其关注是必然的。
  此外,高质量的基础教育是实现教育民主化和现代化的基本保证之一。在20世纪的前半期,法国基础教育对教育民主化的主要理念是使每一个儿童获得均等的教育机会。在教育改革措施上体现为:无论在初等教育阶段还是在中等教育阶段,都实施统一的课程,以保证所有的学生接受同样的教育理想。而进入20世纪下半期,由于教育发展和法国社会产生了脱节,教育的发展已经远远落后于整个社会的发展,所以各个时期所出台的教育改革举措所体现出的则是对教育现代化的追求。进入20世纪80年代特别是新世纪之后,教育民主化和现代化的追求已经不仅仅是教育机会的均等以及保证教育和社会发展的相适应,而是进一步发展为追求每一个儿童都获得高质量的教育,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民主和平等。所以,在这种新的理念之下,教育改革开始对教育质量给予莫大的关注,以期在保证教育质量的基础上实现法国教育的民主化和现代化。
  
  三、 基础教育的发展趋势
  
  通过这次对小学生课时的调整以及之前所出台的一些举措,如调整课程内容、构建新的评价系统等可以看出在新的时期法国基础教育发展的一些大体趋势。
  一是对教育质量的关注。对教育质量的关注既是法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根本动因,也是进入新世纪之后法国基础教育的发展大趋势。通过课时的调整,使各个学科的教学时间更为明确,在课时调整之后,法语和数学等基础学科的教学时间得到增加。法语的教学将更加注重语法、词汇和拼读的教学,保证学生在小学毕业后能够掌握基础的语法知识,在数学课程中重视运算技巧特别是心算的训练。同时,让学生接触到其他各种形式的知识如艺术史、可持续发展教育等。另外,构建新的评价体系对学生学业情况进行监控。评价体系由两大全国性评价作为基础,监测小学第二年和第五年学生的情况,在小学三年级和初中一年级(六年级)开学时举行全国统一测试。测试的结果采用相关软件进行分析,在个体和群体两个层次上帮助学校的教学小组发现学生的成功之处与潜在的缺陷。而原来四年一次的教师评价也调整为两年一次,评价的内容首先注重的是所教学生进步的情况而非教师采用何种教学方式。
  二是对教育民主化的关注。从使每一个儿童获得均等的教育机会到使每一个儿童获得高质量的教育,民主化和现代化一直以来都是法国教育事业发展所追求的目标之一。2005年颁布的《面向未来学校的方向与计划法》提出了“100%的学生能够从学校教育中获得一种文凭或证书”的目标,从政策上体现了对教育民主化的追求(从一定程度上也是对教育质量的要求)。而从这次小学课时改革来看,也反映出法国基础教育改革对教育民主化的追求,主要体现在对学习困难学生的关注。由于社会阶层、家庭背景、居住地等因素的影响,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学业状况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根据相关数据统计,在这些学习困难、学业失败的学生中有很大一批是来自农业工人和产业工人家庭以及居住在偏远地区和贫困地区,而这种现象的存在使得教育的民主化成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次的改革举措除了调整课时之外,还强调了对学习困难学生的辅导。教育部规定学校必须保证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每周26小时的课时,教师要每周给他们单独辅导2个小时。课时的调整也在一定程度上调整了教师的工作结构,增加了教师用于帮助学习困难学生的时间。
  
  参考文献
  [1] 李丽桦.重建,改革,抑或中断?法国基础教育改革步伐迈向何方[J].上海教育,2008(4B).
  [2] 李丽桦.统领未来20年 法国基础教育改革新法出台[J].上海教育,2005(5A).
  [3] 钟文芳.试析影响法国20世纪基础教育改革政策的若干因素[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5(12).
  [4] 钟文芳.教育民主化和现代化的追求——法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政策的演变及启示[J].教育发展研究,2005(12).
其他文献
小组工作方法是社会工作的重要工作方法之一,小组工作也是宁养社会工作服务示范项目的重要工作方法。在宁养社会工作服务中,社会工作者按照小纽工作的一般通则开展小组活动,在整
[目的]研究亚硝酸盐氯对硫化物测定的干扰及其消除方法。[方法]用对氨基二甲基苯胺光度法和碘量法测定硫化物含量。[结果]在对氨基二甲基苯胺光度法和碘量法测定硫化物含量过
“五四”时期,伴随着波澜壮阔的新文化运动,一批女作家脱颖而出,享有“新闺秀派”美誉的凌叔华是其中佼佼者,在激荡的时代大潮中,凌叔华以温婉淡雅的笔锋表现女性生活、探寻女性价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用电水平的不断提升,对电能使用的安全性、可靠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变电站一次设备作为整个电力系统运行的关键,其运行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整
对煤矿提升机中变频器的应用进行研究,阐述某煤矿主井提升机和副井提升机应用和改造变频器的情况,对其应用效果和性能等方面都进行验证,效果很好,值得类似矿井推广应用。
随着城市用电量激增,主网架迅速扩张,与此同时短路电流超标问题也更加严重,电网被动进行分层分区。主要讨论城市电网网架结构分层分析方式,规划了电网主次架构,并分析了供电
[目的]研究木质素对废水中菲的吸附特性。[方法]通过木质素对废水中菲的吸附试验,考察缓冲液、温度、pH值、初始浓度、吸附时间等对于木质素对菲的吸附特性的影响。[结果]木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