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放下

来源 :中学生天地·高中学习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165294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与中学生交流我倍感荣幸,因为我自此觉得还有年轻人在听我这个大叔说话。人归根结底是孤独的,所以常渴望交流。事实证明,交流让我们彼此受益。
  我是夏烈,爱读书,爱思考,爱上网,爱八卦。在这里的身份是学者——严肃!容我戴个眼镜!
   夏 烈:文学评论家,作家,杭州师范大学国际动漫学院副院长。
  
  Hello,夏烈!我是一个普通的高二学生,上个学期,我和班里的一个女生交往了,结果,我们俩的成绩都退步了。后来,在父母和老师的强烈干涉下,我们分手了。
  虽然分手了,但我们还在同一个班上,每天都能见到,可她好像开始有意回避我了。现在的她,学习很认真,成绩进步很快,好像已经彻底忘了我们的过去,重新开始了。而我却既不想到学校上课——因为看到她和别人说笑我就很难受,也不想待在家里——因为爸妈太爱唠叨,总说我不上进。总之,我的日子过得很压抑。我心里总有这样的想法:看到她变得优秀,我就不舒服。我不知道这是因为自己仍旧很喜欢她,还是只是为自己不努力读书找的借口。
  和我关系不错的同学常问我是不是有什么不开心的事,因为我整天愁眉不展。但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怎么才能让自己变得积极起来。
   Liu
  喜欢异性没有错
  亲爱的Liu同学,你好!
  看了你的来信,我想说的第一句话是:我们这一生无论什么时候开始喜欢异性、开始爱对方都没有错,哪怕是在高二!——我知道会有很多师长不同意我的看法,或者虽然暗暗同意但认为不该这么对你说。但我想,有两个原则在人生中处于一切事物之上,它们是:一,说真话;二,了解我们自身。
  我之所以告诉你上学期你和同班女生交往这件事本身并没有错,是因为我认为这个结论符合上述两个原则。首先,你坦诚地对待这件事;其次,这事儿的发生符合我们的人性,因为爱异性、希望有伴侣是我们一生中最本能也最美好的事。所以,无论它是开始还是结束,都挺正当的,是一次有趣也有意义的美妙旅程,不需要有任何的心理负担。
  
  人生需要妥协
  我想说的第二句话是:现实生活教导我们得量力而行。这是说,你和那女生分手是因为周围的人们都认为这事儿来得不合时宜。环境决定我们的行为甚至意识——就像我们的自由天性是希望无路不可走的,但现实生活告诉我们必须遵守交通规则;我们特别讨厌没完没了的考试,但社会制度以此保证某种公平……我们基于趋利避害或者平衡与发展,必须作选择。
  有时,我们会因为委屈自己作出了这样的选择而感觉超级不爽。作为过来人,我想告诉你,人生总需要妥协。生活中,人们靠局部的妥协换
  
  你也应该放下
  最后,我想说的第三句话是:她放下了,你没有,但你也应该放下。我其实很理解你喜欢的那位女生,换句话说,我上面说的妥协以争取成功和未来的幸福,她懂得。我同样理解你,亲爱的同学,看到你的心理状态,我仿佛找到了青春的感受,回忆起自己在青春期的故事。就在我高中的时候,我的情感和情绪不安定的时候,我读到了一些禅宗公案,使我豁然开朗。记得有一则关于日本明治时期两个和尚的故事,或许能给你一些启发。
  一日,坦山和尚与环溪和尚在田间小路行走,路遇一条小河,木朽桥坏,只能涉水过河。河边还站着一位束手无策的姑娘。坦山和尚走到姑娘身边,说:“姑娘,我抱你过河。”姑娘红着脸答应了,他们一行三人就渡过了小河。与姑娘道别之后,环溪和尚一直内心嘀咕。走了很久,他终于忍不住对坦山说:“我们出家人应不近女色,你怎么可以抱着她过河呢·”坦山和尚听后大笑,说:“我已经把她放下了,你却一直抱着!”
  虽然禅宗公案自有它的深意,但我觉得坦山说环溪“我放下了,你没有”的情况与你此时很相似。放下了,便心无杂念,不会烦躁。如果相信未来的路还很长,有妥协也会有成功和幸福,那么,放下眼前的执著未必不是正确的。当你放下了,那些负面的情绪自然会烟消云散。所以,你现在只需要扫一扫心间的小径,去掉那些敏感的尘埃。我完全相信你会成功。
  
  ·夏烈推荐·
  如果大家对我提到的禅宗公案有兴趣,不妨看看蔡志忠的漫画《禅说》。
  所谓禅,就是拥有一颗平常心。人的心灵,如果能超然平淡,无分别心、取舍心、爱憎心、得失心,便能获得快乐与祥和。蔡志忠将禅宗公案以中国式的漫画向我们娓娓道来,生动有趣而又饱含深意,实可谓一大阅读享受!
  
  “Hello, 夏烈”提问邮箱: ztcsq2009@126.com
其他文献
[编者按]在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中央作出了“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增强活力,壮大实力”的指示。国务院国资委也提出了“十二五”期间“做强做优中央企业、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的奋斗目标。为了加深对这些要求的认识和理解,《国企》特邀请多位央企负责人对此进行分析、研究,推出“做强做优老总谈”系列文章,以飨读者。    熊群力:深化改革谋求大发展    中国电子和大多数国有企业一样,经过
国企经理人的产权诉求,无论成功或失败,背后都是道不尽的磨难与博弈    东软改制成功了,而且似乎还很彻底。一家国有企业,如今变成了一家产权多元化的企业,形成了管理层股东、国有股东、外资股东三方“共和”的局面,看上去完全像一家真正拥有现代企业制度的新公司。    产权改革之于国企究竟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国有资产流失?意味着有利于完善企业的经营机制?抑或意味着促进对企业家价值的承认?对于这个问题,不同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