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有1亿人患有终极“脸盲症”

来源 :奥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sky5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你知道吗,有的人一生都记不住一张脸:在“脸盲症”患者看来,每张脸都一样——都有鼻子、眼睛和嘴巴,而看不到细微的面部特征。因此,他们常常分辨不出朋友和亲人的模样,甚至认不出镜子中的自己。更让人吃惊的是,这种奇特的“脸盲症”并不少见,世界上有2%~3%的人正饱受它的困扰。
  比尔·舒瓦瑟在商业区的人行道上和母亲擦肩而过,却没有任何表示。母亲表示永远无法原谅舒瓦瑟的这種漠然,他自己则在网上写道,这全都是因为脸盲——他对母亲并没有什么不满,只是没能认出这个抚养他长大的人而已。
  许多人都会记不住人的名字,舒瓦瑟却记不住人的长相——这种病叫做面容失认症,可以看见别人的面孔,却记不住具体的长相。对他们来说,每张脸都差不多——都有鼻子、嘴巴和眼睛,就像许许多多的铺路石一样没什么区别。人的面部特征就像石头上的棱角一样,不会引起他们的注意。

基因突变导致面容失认?


  直到最近,人们还认为这种特殊的“脸盲症”极其罕见,全世界记录在案的大约只有100例,大多数是因为外伤、中风或大脑疾病引起的。然而在过去十几年里,我和妻子玛蒂娜·格吕特尔与同事们一起发现了数目庞大的患有先天面容失认症的人群。
  美国哈佛大学的认知神经科学家中山健、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的布拉德·迪谢纳和我们所做的调查都表明,全球有2%~3%的人患有这种感知缺陷。如果真是这样,那么仅美国就有600万患者。他们中的许多人不觉得自己的感知有什么问题,因为他们从来就是这个样子——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这种病一直没有被察觉。最新研究表明,面容失认症还会遗传,可能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
  考虑到容貌在人类交往中的重要性,不能辨认容貌会让人们在社会和职业经历中遭遇挫折,陷入尴尬和困惑。如果一个人认不出亲人、朋友、客户、老板或者同事,那就更糟了。一些患者尽量避免在公共场合遇见熟人,因为害怕尴尬。大多数患者用各种办法来掩盖他们的缺陷。患有面容失认症的小孩子会特别依赖父母。脸盲的孩子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才能认识新同学,这让转学变得很麻烦。别人外表上的改变,比如留了胡子或者戴上眼镜,都会让这些孩子辨认困难,因为这样的改变打破了他们原本对容貌的脆弱记忆。

脸盲的脑科学


  大脑中很多个部位都参与了对容貌影像的信息处理,不过影像学研究表明,一个叫做梭状回面孔区的部位尤其重要,这是大脑颞叶的一部分,颞叶则是耳朵上方的一大块大脑皮层。大脑后部的枕叶面部区可能也扮演着重要角色,负责分辨看到的物体是不是人脸。同样在颞叶里的颞叶上沟能够对被观察者的表情变化和视觉角度变化作出反应。

  2006年,我们把研究结果发表在《美国医学遗传学杂志》上,我们发现,如果父母中有一方患有这种感知障碍,孩子得这种病的几率就有50%。一个显性基因的突变会产生这样的遗传模式:只要遗传到这个基因,不论它来自父亲还是母亲,孩子都会患上这种感知障碍。
  2006年哈佛大学公布了中山健和迪谢纳的报告,他们在网络上用一系列面孔识别测试调查了1600人的面容失认情况,大约有2%的受调查者患有严重的面孔识别障碍。

凭牙与鞋辨认人


  目前还没有办法治疗面容失认症。不过可以教患病的孩子通过其他方法来认人。包括记住别人的穿着和发型,以及他们的步态和说话方式等。到了14岁,认脸有困难的孩子们就会自己想出这样的办法。一位牙医说,她通过别人微笑时露出的牙齿来辨认他们。另一个患者则注意男士穿着的鞋子,因为男人换来换去就那么几双鞋子。
  当然这些办法都没有健全的面容识别系统来得有效,所以这种障碍一直困扰着患者,经常让他们陷入尴尬。一个年轻人不好意思地回忆说:“我在聚会上和一位女士聊得很投机,但随后我去拿了些饮料,回来时已经忘了她长什么样了。那天晚上我再也没有找到过她,她肯定认为我是个白痴!”
  让更多人认识这种疾病,有助于减轻这样的尴尬,同时还会有重要的实际效果,比如说避免让患有面容失认症的目击证人在法庭上提供证词。研究人员还在努力寻找导致面容失认的基因。找到这个基因缺陷不仅能增进生物学上对面容识别的认识,还能帮助医生在孩子很小的时候诊断出疾病。越早发现患病的孩子,就能更好地向他们提供所需的帮助,让他们愉快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
其他文献
人类送往火星的航天器已经告诉我们不少关于这颗红色星球的信息。比如,它拥有太阳系中最高的山峰,还可能拥有地下湖。很久以前,它不像现在是一片冰冻沙漠,而是温暖、湿润之所。然而迄今为止,人类还未曾亲自登陆火星。  毕竟,在火星上着陆并非易事。自1971年以来,人类已经18次派出前往火星的着陆器,其中11次以失败告终:着陆器要么直接坠毁,要么着陆后发生致命故障,要么与地球彻底失联。可见,直接派送人类登陆火
《给桃子的信》(2011)是冲浦启之导演的动画电影。比宫崎骏的故事更加清淡、松散,女孩桃子在父亲意外去世后,随母亲搬迁到了一个岛上。她经常感到孤独,保存着父亲“给桃子”开头的一封信。直到她打开了一个旧盒子,看见了很多另一个世界的妖怪,与桃子发生了一系列故事。最后,妖怪替桃子捎去了给天国父亲的信。  成长,温柔的妖怪,美丽的海岛,两个世界合流。日式怪力乱神也充当了守护天使,就像日本文化中的“御守”,
我和你,微涼的内心  都深藏着酸涩  都坚持保有黄皮肤下  雪白干净的肉身  都在等着一把  雪亮的,充满渴意的  刀子
2018年6月,在东京举办的猛犸象展览会上,科学家们展示了首个保存在永久冻土层长达4万年的冰河时代狼头。这只狼的头约38厘米长,是西伯利亚当地居民帕维尔·埃菲莫夫在雅库茨克市北部的阿比斯基区泰勒赫蒂亚克河附近的永久冻土中发现的。在此之前,2017年,人们曾在附近发现过保存完好的冰河时代洞穴狮幼崽尸体。  这一发現是独一无二的,因为此前科学家们只发现过没有组织或皮毛的狼头骨,而这个头部非常完整,仍然
我对玫瑰是有偏爱的。但不写作却有很久了。  而我新生活的开始,大概可以从听《玫瑰纪事》算起。那时临近开学,我极力从各方面调整自己的状态,以摆脱过去大半年里的浑噩。每天在家呆坐着、闲躺着,听一些并不上进的爵士乐——那些被我的父母称作是“靡靡之音”的乐曲。但有一天,网易云的大数据忽然为我选中了《玫瑰纪事》,或者说,它终于选中了我。“玫瑰啊,我以哲学爱过你”,当这样的唱词流入耳中的时候,我很难说不感到惊
细风擦去一瓣雾色  鲈鱼一点一点漫上来  穗草熄灭,我梦见银色高地  云朵抵達,悲伤溅成一刻钟  那该是海水。放错地方  细风擦去最后一瓣雾色  蜜蜂一整夜坐在山冈上  而我想念你  直到所有的声音透过淡蓝的云  孤 影  你的肖像  如海滩上鸟类遗留的足迹  越来越浅  你的言语比这些足迹还浅  浪花拍打,沙子覆盖  不见踪影  星星无声踩在脚底  它们共同保守秘密  夜空知道  星星已离家更远
文明似乎是我们生活中永恒的一部分。毕竟,当我们到达这里的时候,它已经在进行中了,所以我们有理由假设它会继续,至少以某种形式永远持续下去。但是,即使是一个偶然学过历史的人也知道,文明,即使是辉煌的、主宰世界的文明,在过去也曾多次衰落,留下微弱的痕迹。  通常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是由许多力量导致的文化分裂、政治革命和經济崩溃而导致的逐渐衰落。但是当一场严重的危机发生,一个社会无法预料的事情发生时,这个
1.石墨烯,作为目前地球上已知的最薄,强度、导电导热性能最强的新型纳米材料,又被称为“黑金”,是有“新材料之王”之称的奇迹材料,可以用于太空旅行,甚至染发。但石墨烯是单层石墨,原子排列呈蜂巢晶格状六边形。  2.石墨烯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和强度,并且因为它是二维的,所以电流可以快速通过,它是已知最导电的材料之一。石墨烯也可以作为超导体,这意味着电流能够以零电阻流过,这是英国剑桥大学研究人员的发现。通过
霍俊明,河北丰润人,中国作协创研部研究员、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委員、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著有《转世的桃花——陈超评传》《喝粥的隐士》(韩语版)《诗人生活》等专著、诗集、散文集等十余部。曾获政府出版奖提名奖、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第15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第13届河北省政府文艺振兴奖理论批评奖等奖项。曾参加剑桥大学徐志摩国际诗歌节、黑山共和国拉特科维奇国际诗歌
人生三境界:开门接佳客,出门寻山水,闭门读诗书。一片清澈时光,纯白的世界,一人静,一人懂,足矣。  闲卧  闲暇时,最好是在秋天,去山之上,睡卧一回。  到一座山之后,取一些树枝,扫一点落叶,铺在几棵大树之间,然后仰面躺下。  这时候,肯定会有些落叶仍在慢慢地落下,你就闭上眼,听那落叶簌簌的声音,似带着点幽怨,还有些不舍。在风里,轻轻落在你的身边或身上。当你睁开眼,看那泛黄的叶儿,静静地躺在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