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事情,农民自己可以解决得很好”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henglip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农”问题为中国历届政府所重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关“三农”问题依然占据了相当篇幅内容,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着重强调,“农业是扩内需调结构的重要领域,更是安天下稳民心的产业。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放在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
  作为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多年前,陈锡文就用两句话概括了中国“三农”问题:一句是说中国经济如果出问题的话,一定是农村经济出问题。第二句话是中国未来的一个大的坎儿就是几亿人进城,就看这个坎儿能不能过得去。
  “两会期间”,有关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地治理等等问题也成为社会关注热点,针对这些问题,《中国新闻周刊》记者采访了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
  中国新闻周刊: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事关农民切身利益,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慎重稳妥进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如何理解“慎重稳妥”这四个字的内涵?
  陈锡文:总理报告中很明确地提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要慎重稳妥,三中全会提出的所有涉及到的关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事,都明确了要试点。试点不能说我自己想试试,而是说中央让试就试,应该服从中央的安排部署。
  中国新闻周刊:你怎么看一些地方在进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上的“抢跑”行为?
  陈锡文:严格来说,抢跑、越轨这都不应该,而且我相信以后在这一方面中央的管理将越来越严。习近平总书记特别讲到,凡是重大的都必须是有理有据。以前我去基层调查,跟地方进行讨论,地方也是振振有词的,改革是什么,改革不就是犯法,不犯法能改革吗?这话以前讲是可以,现在讲不行。以前大包干也不合法,但以前这方面没有法,现在我们就有很多法。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正式法律有四十二部法。改革动辄就碰到法。
  中国新闻周刊:现有法律成了推进改革的障碍?
  陈锡文:面对改革,无非就是几种办法,第一,能修改的法律就尽量修改,就像有的法律比如劳教制度我们已经废止了,计划生育法我们已经修改了,能修该的法律我们马上修改了。如果改不了的,那么确实这是个问题,那么就要进行试验,进行试验就要法律授权。比如上海自贸区不到29平方公里这点土地,你要想试验,就需要国务院批准,人大常委会批准,通过这个程序,才能合法地去试验,要有这个严格手续,不能说你想试你就试一下。其实试了,总书记说,不能犯颠覆性的错误。第二是,不能犯不能改正的错误,这个地你要用完了,你就回不去了。像这类的问题就要特别讲究,特别慎重,依法进行。
  中国新闻周刊:对于农地的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三权分离的相关立法是不是也应该提上日程?
  陈锡文: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实际上承包制是二权分离,是土地承包经营权和使用权的分离,到了农民手里,就自然而然形成三权分离。你还要“收租子”,“收租子”就说明承包者是你,而且从法律角度,在农村实行土地承包经营的家庭是谁呢,法律规定只能是本集体居住的农民家庭。所以这个承包权不能给别人的,所以我觉得从这个意义上讲,某种程度,你要去专门制定法律是可以的。但很多事情,农民自己有办法,可以解决得很好。
  中国新闻周刊:什么时候会有具体的操作方案?
  陈锡文:去年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最重要的理论和政策上的创新,是把过去农村土地的两权分离发展成三权分离,集体的所有权不会变,农户的承包权也不会变,允许承包地的经营权流转和抵押、担保。房屋财产权抵押担保,就涉及到法律的修订,物权法、担保法写得很清楚,房、地不能分离。不能把房子和地分别转让、抵押。到底怎么去落实三中全会决定的要求,还有大量的问题要去解决,现在还在设计具体操作方案。
  中国新闻周刊:那最后会不会变成“租者有其田”?
  陈锡文:农地三权分离的问题要考虑很多因素。比如台湾,随着工业化发展,城镇化发展,农民慢慢进城了,走掉的农民比留下的人民多的时候,台湾就出现小地主。大批的小地主不种地,就走了。一个佃户可能租了附近很多农民的地,这对农业来说,好不好呢,会不会提高成本,肯定要增加。原来的农民变成地主了,台湾有人说,说实行土改的目的是耕者有其田。现在不是耕者有其田。耕者是租的田。我们也要考虑这里面怎么弄,但是新中国成立之初进行的那次土改,主要针对的大地主,改革是有很多正当理由的。但是你说,对成千上万的小地主,那你要得罪多少农民,这个问题需要考虑。
  中国新闻周刊:但在农村经营土地难以上市交易的问题上,已经有一些农民感到不满意。
  陈锡文: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要入市,要碰到多少法律问题?大的要碰到宪法,宪法规定,城市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如果允许集体土地进城就要修改宪法。这是一个很大的事情,需要试点。三中全会提出,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允许和国有土地同地同价。这里条件很清楚,第一符合规划、符合用途管制,第二是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就是乡镇企业用地。如果法律不修改,农民集体土地就没法进城。但法律能不能、怎么修改,还需要试点的实践经验才能解决。
  中国新闻周刊:关于土地,现在除了需要进行相关产权制度的改革之外,另外人们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是农地污染,政府在土地治理上有什么新思路?
  陈锡文:土地治理问题,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和去年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已经做出了部署。五类土地要进行有序治理:第一,重金属超标的土地;第二,水源地不能受污染,如果在水源地开垦了耕地,这部分耕地应该逐渐退出;第三,25度以上陡坡地要分期分批地退耕还林;第四,占用湿地沼泽开垦农地的应该退回去;第五,严重超采地下水灌溉的农地应该改变种植结构。
  中国新闻周刊:这五类土地占中国耕地的总面积的比重有多大?
  陈锡文:这几类地到底有多少,有关部门正在详细地统计和调查。比如说,中、重度污染的土地大概占总耕地面积的3%弱,大概是5000万亩,这部分土地应该逐步休养生息,至少不能再生产食用农产品。25度以上陡坡耕地一共有8000多万亩,有2000多万亩已经修为梯田,剩下6000多万亩陡坡耕地需要治理或逐步退耕还林。
  受污染耕地和陡坡耕地数量比较清楚,而占有湿地、水源地开垦的耕地有多少还需要再核实;地下水严重超采的地区大概20万平方公里左右,其中不仅是农田,也有一部分是城镇。核实了这些数据后,要逐步实施治理。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受到伤害的土地要休养生息,但也不能让它完全休耕,因为农民要有活干。
  中国新闻周刊:农业劳动力在减少、土地污染还没有得到遏制,我们的粮食安全、食品安全如何保障?
  陈锡文:我国现在的耕地不可能再增加了,但粮食产量确实在增加。靠的是什么?靠的是科技进步。科技进步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就是良种,良种就能增产;另一个就是靠增加各种各样的农业投入品。解决数量问题的同时,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这仍需要利用科技的力量。市场对农产品质量问题的质疑,促使农业生产的转型与调整,否则我国的农产品就会失去市场。科技的潜力是无穷的,当我们发现有些技术和投入品害大于利时,慢慢就会被市场所抛弃,有新的技术去替代。
其他文献
日前,有关方面发布了一份清单,列举了6种最常见的非法集资陷阱,其中第四大最常见陷阱是以养老为旗号的陷阱,它的目标就是退休人群。如今很常见的一个现象是,老年人被骗的案件越来越多了。  许多人认为,老年人被骗很简单,无非就是贪小便宜。不过事实却并非如此简单。  以社会学家的统计研究,老年人的金钱观更为谨慎,这能够避免他们被骗。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社会心理学家迈克尔-罗斯(Michael Ross)研究了1
闹铃定在早晨6:00,这是女儿去年上小学后李阳林的习惯。他必须赶在6:40出门,在北京的早高峰到来之前,先开车把女儿送到附近的学校,再驶往17.9公里外的东城区教委上班。  李阳林是区教委的一名普通公务员,一年251个工作日,只要不出差,李阳林都会像闹钟一样准时出现在上班路上,开车或乘坐地铁。11年来,在这条路上,李阳林共发生剐蹭事故5次,丢过3个手机和两个钱包,还有一次出地铁车厢时由于人太多,撕
每一次金融危机之后,对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反思都会成为一时风尚。2008年危机作为史上最大规模的金融危机,自然也引发了不少反思,甚至不少危机之前说资本主义“坏话”的书也得以再度畅销,如《资本家手中拯救资本主义》《好的资本主义,坏的资本主义》《喧嚣的九十年代》等等,而直接针砭这场危机的书也不在少数,其中佼佼者有美国著名法律经济学家理查德·波斯纳的《资本主义的失败:08危机与经济萧条的降临》、克鲁格曼的《
多年研究企业家犯罪的律师王荣利发现,近些年,企业家获重刑的比例正在减少。  这从近5年的两组数据对比中能看得很清楚:2009年,中国企业家因犯罪被判死刑立即执行的有7人,到2013年减少为5人。而这两年企业家获刑的人数分别为20和200人,死刑立即执行在这两年的判罚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35%和2.5%。  另外一组数据是不满5年的判罚所占的比例;2009年没有1例这样的判罚,在所有判罚中所占的比例为
历史的细节永远让人着迷,而夹杂着意识形态的历史细节又是如此吊诡,不由得人们如此设问,如果某些细节重新复盘,历史会被改写吗?  具体到中国,多有这番讨论:1944年至1945年,是不是存在一个短暂的机会,美国可以主动与中共的武装力量合作,继而改写战后亚洲的政治格局。《为中国蒙难——美国外交官谢伟思传》的传主约翰·S·谢伟思,正是企图改写这段历史的人。  这位出生于中国成都的美国传教士的后代,在成都、
善坐高铁的人不解绿皮车的风情,开车的人不晓得公共交通内的百态,同样的,天天依赖电梯的人不怎么知道应急楼梯里的面貌。当红色的消防按钮被意外地触响时,办公室里的一些人才开始意识到应急楼梯的存在。  对于白领而言,应急楼梯从来都不是一个友善的界面。推门而入,一股子烟味就会涌出来。这个通风系统并不好的地方,往往是不少公司限定的吸烟区。当然,伴随着地上稀稀拉拉的烟头,是看不见摸不着却感受得到的怨气。当小会议
当我拖着沉重的行李,走进一架早该在90年代末退役的麦道飞机时,立刻有了一种身在动物园的笼子里的感觉,因为耳畔不断传来此起彼伏的声音:“Oh Chinese!”但尴尬很快就被惊恐代替:没有要求关闭手机,没有安全演示,飞机呼啸而起  然后,我就站在了一个尘土飞扬的机场上。所谓的航站楼,是一座小小的平房,破旧的电扇在头顶摇曳,三个油漆斑驳的木头台子就是海关。我和同伴把签证递上,一个女人看了我一样,开始在
阿泽维多在世界贸易组织(WTO)第9届部长级会议闭幕式上的演讲,更像是一番获奖感言。 原计划于2013年12月3日至6日在印度尼西亚旅游胜地巴厘岛举行的会议,将闭幕时间推迟了一天。  经过五天五夜连轴转的反复磋商后,会议达成WTO成立19年来的首个全球性贸易协定,并正式冠名为“巴厘岛一揽子协定”。此前,总部位于日内瓦的WTO在其19年历史上,还从未成功推动其全体成员谈判达成过任何协定。这也意味着已
时光荏苒,不经意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已经是6年前的事了。对此次危机进行反思的书籍已然汗牛充栋,但对身为前美联储主席的格林斯潘的观点,人们依然有着很多期待。这一方面是因为职位所系,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学术界有不少人士认为6年前那场全球危机的爆发与格老的“疏于监管”不无干系,因此想看看他如何“夫子自道”。  在《动荡的世界》一书中,格林斯潘坦承危机让其反思以前对动物精神的重要性的看法。以前他认为对理性和
笑话(joke)是幽默的一种形式,玩笑的目的就是逗乐、引人笑。幽默当然不只是笑话,幽默有许多其他的表达形式,如插科打诨的滑稽、相声、小品表演、讽刺漫画、讽刺小品文、酒吧或电视表演的脱口秀、批评社会现象的说唱等。  笑话应该是指一个短的“段子”或“故事”,末尾处有一个精彩的“话锋一转”“急转弯”或“妙语”(punch line,意思是“猛击一下的那句话”)。“妙语”是笑话的关键部分,它击中要点,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