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与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的管状形成

来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f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研究发现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可促进内皮细胞的存活,诱导血管新生,但其促进血管新生的细胞与分子机制尚不清楚。目的:观察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在3D体外管状形成模型中对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管状结构形成的影响。方法:分离提取大鼠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并培养使之形成细胞小球,将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小球接种于Ⅰ型胶原-甲基纤维素的3D环境中培养,然后分别加入50,70,100μg/L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继续培养,于培养24,48h观察并测量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分枝长度和分枝条数。结果与结论:经分离的大鼠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小
其他文献
背景:在组织缺氧状态下,多效生长因子能够直接参与新生血管的生成,在人类腰椎间盘退变方面起重要的作用。目的:观察增龄鼠椎间盘中多效生长因子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的表达,及
背景:光化学疗法对口腔组织可能具有伤害,在临床应用甲苯胺蓝O介导的光动力学疗法预防龋病前,需进行生物安全性评估。目的:观察甲苯胺蓝介导的光动力学疗法产生的光敏作用对小鼠
背景:体内实验显示,小分子肽能明显增加去卵巢大鼠的骨钙含量,使其骨密度增加,能很好地预防骨质疏松。同时体外实验显示,小分子肽能促进小鼠成骨细胞和成骨前体细胞MC3T3-E1增
背景:成组设计资料的比较研究,比较的是两组或两组以上反应人群某反应变量测量结果的差异,这种设计类型资料的Meta分析理论上比较成熟和完善,但研究者或系统评价者在进行成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