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新形势下,《英语课程标准》的出台对英语教师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当务之急,英语教师应做到角色的转变,这样才能面对未来的英语教育,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真正为落实素质教育做出贡献。
关键词:英语教师;角色;转变
“角色”这一概念,来源于戏剧,后来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学与心理学的研究中。新课程改革对课程的方方面面都进行了改革,教师在课程改革中的最大变化应是角色的转变。这种角色的转变要求教师深刻解读新《英语课程标准》。
一、高中英语教师要深刻解读《英语课程标准》
新的《英语课程标准》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前言,包括课程性质、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第二部分为课程目标,包括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第三部分为内容标准。其中的课程目标和课程设计与以往有很大的不同。
1.知识与能力
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英语发展进程中的重大问题。在掌握基本英语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英语信息的能力;通过对英语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英语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进一步认识英语学习的一般过程。学习英语是一个从感知文化到不断积累知识,进而不断加深对英语和现实的理解过程;同时也是主动参与、学会学习的过程。掌握英语学习的基本方法。学习英语语言基本观点和方法,努力做文化与思维并重;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英语学习,进一步了解外国国情,热爱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悠久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树立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二、高中英语教师角色的转变
1.由知识的传授者向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转变
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教师扮演的角色是知识的传授者,他们是知识的唯一拥有者,具有很高的权威,学生的情感、意志、兴趣、性格等不受教师关注,学生只要认真听讲就可以了。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犹如加工出来的产品,千篇一律,没有个性。随着新课改的完成,英语教师已有的角色不再适应未来的英语教育。
教师要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需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必须关心爱护、真诚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尤其对于学业成绩不够理想的学生,教师要多鼓励、多关怀,相信他们的潜力,切实帮助他们,努力让学生喜欢自己。为此,教师要自觉提高自身修养,扩展知识视野,努力成为富有个性魅力的人。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并且不断地在他们成长的道路上设置不同的路标,引导他们不断向更高的目标前进。
2.由课程的执行者向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转变
新课程倡导民主、科学的课程理念。 英语教师在讲课时要对教材的结构进行调整与优化,适应学生的口味。罗红斌曾说:“黄沙如小舟,找不到绝对相似的两颗沙砾;绿叶如云,寻不见完全雷同的一双叶片;人海茫茫,我们也找不到完全相似的两个学生。”因此,英语教师在课后的闲余时间,要对课程标准进行开发整合,设计出学生容易接受的课程。
三、英语教师在角色转变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新的课程标准对课程设计有所创新,其内容横贯古今中外,涉及经济、文化等领域。新时期的英语教师应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进行业务进修,广泛进行信息交流,开拓视野,拓宽学习领域,力求使自己的英语教学常教常新,与时俱进。
1.英语教师要不断扩充知识储备
英语教师既要成为“专家”,又要成为一位出色的“杂家”。在搞好专业学习的同时,还应当“左顾右盼”,这样许多问题才能通解。英语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注意,教育教学必须符合教育发展规律,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因此,熟悉和掌握一些必备的教育、心理学知识对英语教师来说是十分必要的。
2.英语教师要增强与人合作的能力
泰伦曾说:“人们不懂得怎样教孩子进行合作学习是令人困惑不解的, 其原因大概在于人们自身没有从学校教育和社会生活中获得有关的知识。人们相互合作的要求如果不是一种遗传驱动的话,也是一种社会本能。人们如果不进行相互合作,那么甚至就会不清楚自己是谁。”英语教师要学会同其他学科的老师合作,进行交流。更为重要的是要时刻与家长合作,全面了解学生才能使教学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作为一名具有时代意识和责任感的英语教师,要时刻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适时地调整自己的角色,开创英语教育的新局面。
(作者单位:江苏省郑梁梅高级中学)
关键词:英语教师;角色;转变
“角色”这一概念,来源于戏剧,后来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学与心理学的研究中。新课程改革对课程的方方面面都进行了改革,教师在课程改革中的最大变化应是角色的转变。这种角色的转变要求教师深刻解读新《英语课程标准》。
一、高中英语教师要深刻解读《英语课程标准》
新的《英语课程标准》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前言,包括课程性质、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第二部分为课程目标,包括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第三部分为内容标准。其中的课程目标和课程设计与以往有很大的不同。
1.知识与能力
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英语发展进程中的重大问题。在掌握基本英语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英语信息的能力;通过对英语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英语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进一步认识英语学习的一般过程。学习英语是一个从感知文化到不断积累知识,进而不断加深对英语和现实的理解过程;同时也是主动参与、学会学习的过程。掌握英语学习的基本方法。学习英语语言基本观点和方法,努力做文化与思维并重;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英语学习,进一步了解外国国情,热爱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悠久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树立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二、高中英语教师角色的转变
1.由知识的传授者向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转变
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教师扮演的角色是知识的传授者,他们是知识的唯一拥有者,具有很高的权威,学生的情感、意志、兴趣、性格等不受教师关注,学生只要认真听讲就可以了。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犹如加工出来的产品,千篇一律,没有个性。随着新课改的完成,英语教师已有的角色不再适应未来的英语教育。
教师要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需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必须关心爱护、真诚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尤其对于学业成绩不够理想的学生,教师要多鼓励、多关怀,相信他们的潜力,切实帮助他们,努力让学生喜欢自己。为此,教师要自觉提高自身修养,扩展知识视野,努力成为富有个性魅力的人。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并且不断地在他们成长的道路上设置不同的路标,引导他们不断向更高的目标前进。
2.由课程的执行者向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转变
新课程倡导民主、科学的课程理念。 英语教师在讲课时要对教材的结构进行调整与优化,适应学生的口味。罗红斌曾说:“黄沙如小舟,找不到绝对相似的两颗沙砾;绿叶如云,寻不见完全雷同的一双叶片;人海茫茫,我们也找不到完全相似的两个学生。”因此,英语教师在课后的闲余时间,要对课程标准进行开发整合,设计出学生容易接受的课程。
三、英语教师在角色转变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新的课程标准对课程设计有所创新,其内容横贯古今中外,涉及经济、文化等领域。新时期的英语教师应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进行业务进修,广泛进行信息交流,开拓视野,拓宽学习领域,力求使自己的英语教学常教常新,与时俱进。
1.英语教师要不断扩充知识储备
英语教师既要成为“专家”,又要成为一位出色的“杂家”。在搞好专业学习的同时,还应当“左顾右盼”,这样许多问题才能通解。英语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注意,教育教学必须符合教育发展规律,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因此,熟悉和掌握一些必备的教育、心理学知识对英语教师来说是十分必要的。
2.英语教师要增强与人合作的能力
泰伦曾说:“人们不懂得怎样教孩子进行合作学习是令人困惑不解的, 其原因大概在于人们自身没有从学校教育和社会生活中获得有关的知识。人们相互合作的要求如果不是一种遗传驱动的话,也是一种社会本能。人们如果不进行相互合作,那么甚至就会不清楚自己是谁。”英语教师要学会同其他学科的老师合作,进行交流。更为重要的是要时刻与家长合作,全面了解学生才能使教学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作为一名具有时代意识和责任感的英语教师,要时刻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适时地调整自己的角色,开创英语教育的新局面。
(作者单位:江苏省郑梁梅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