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中思想教育的渗透

来源 :中国教育与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zgsmallfi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编《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历史教育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进行国情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如何在历史教学中进行思想教育渗透是历史教学的当务之急,中学历史教师必须更新观念,充分发挥历史学科思想教育的优势,在历史教学中进行思想教育渗透,为新一代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及道德行为奠定良好基础。
  1.从历史发展的宏观角度进行中外比较,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进取心
  一般来讲,学生对我们中华民族灿烂悠久的传统文化是非常崇敬、极感兴趣的,所以教师可依据这一特点选取典范史实,通过中西对比,特别是科学文化方面的比较,突出我国古代文化在当时世界上的领先地位,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化的热爱之情,这对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及自信心,是大有益的。如秦汉文化中有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是世界上最早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这比西方早一千七百多年;隋唐文化中有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和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编写的药典《唐本草》,此外还有“药王”孙思邈编的可以与欧洲的《医典》相媲美的《千金方》;宋元文化中沈括的“十二气历”比欧洲人早八百年,郭守敬编成的《授时历》比现行公历的确立早300年等。总之就文化科技对人类的贡献而言,中华民族一直处于前列地位,尤其是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和火药这四大发明,更表明中华民族曾以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世界文明。了解祖国光辉的过去,能使学生从思想上尊重自己的民族历史及其作出的贡献,从而激发一定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增强进取心。
  2.从个人的微观角度出发,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激发学生立志为振兴中华而奋斗
  爱国主义是道德教育的核心,是忠诚正直的为人之道,也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教育的的起点。无论在古代、近代还是现代,一些优秀的历史人物,虽由于时代条件和阶级局限的影响,他们献身精神的内容各不相同,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即热爱自己的祖国,忠诚于自己的事业。如屈原的“长叹息,以掩涕兮,衰民生之多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霍去病的“匈奴未灭,何以为家”;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飞的“还我河山”;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周恩来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张自忠的“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枯,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董存瑞的“同志们,为了新中国,冲啊!”等。
  3.从现实需要出发,吸取历史经验、教训,激发学生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紧迫感、责任感
  世界历史方面的借鉴很多,近代欧洲成为世界经济的中心,起源于摆脱中实际黑暗和愚昧状态的宗教改革和文艺复兴;近代日本成为东方无以匹敌的工业强国,渊源于向西方学习的明治维新,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强国,而中国这个一直居于世界各国前列的泱泱大国,到了近代,由于清政府的腐败,闭关锁国,招致外敌入侵。这一切表明:落后就要挨打。因此,我們历史教师可根据“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吃一堑,长一智”的道理,激发学生不忘国耻,发愤图强。从而增强时代危机感、责任感,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
  当然思想教育不能勉强,勉强达不到理想的效果,甚至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因此我们必须抓住学生的心理,从学生敏感关心的热点话题出发,以水到渠成地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例如在讲到发达的英法等资本主义国家时,可针对有的学生存在“英法等国的发达是不是说明资本主义制度好”这一思想,首先肯定学生敢于思考这一优点,同时,从历史角度分析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发生发展的情况。通过引导,使学生认清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再认定改革开放是实现国家富强的有效途径,吸取历史经验的目的在于加速四化建设进程,而对当前的世界现实,任何一个中华儿女都应竭力为祖国迈入世界前列而做出贡献。
  总之,中学历史教师应把握好时代的脉搏,做到有的放矢,积极地去引导学生,弘扬中华民族勤劳勇敢、开拓进取的精神,树立起民族正气,让全体学生都共同来关心国家大事,共同关祖国的前途与未来,为祖国的强大而自豪,为祖国的贫弱而忧虑。
其他文献
新课程倡导的学生评价,要求淡化评价的甄别与选技功能。突出评价的反馈调节与激励成功的功能。高纬度教育教学教师如何进行反馈与测评中也认为,教学系统是一组内在关联彼此互动与准确控制的学习体验,旨在达到具体的教学目标,其中,反馈对整个系统的运行起着调节与控制作用。  反馈要根据多元智慧理论,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和学生内部发展的不均衡性,在评价中使学生都能发现自己的优势,从不同的方面体验到学习的成功,树立学习
期刊
高中思想政治课随着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教学方法也会发生与时俱进的变化。当前,高中学生普遍存在一种对政治课的淡化现象。对此,在政治课教学中探寻顺应素质教育潮流的教学行为,改革教学方法是势在必行的。有效的教学行为应该是用最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所谓的“有效”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这种有效性的获得受多种因素的制约,不仅包括教师的专业知识、教学能力、
期刊
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中学作文教学要取得成效,就必须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的思维插上想象的翅膀。那么,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对学生如何进行想象力的培养呢?  第一、选择好写作的材料,在选择材料时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一定会经历过许多事,其中有些事有教育意义,使人受到启迪,有的会使你感动,甚至使你终生难以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要培养学生直接从图中搜集、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低年级数学课本的特色之一就是通过形式多样、富于趣味性和可读性的主题图呈现数学信息,学生学会看图、读图,搜集有关的数学信息,有助于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学生对图意进行有序的描述,可以弄清算理,顺利解决问题。培养低年级学生读图的能力,打好读图的基础,既可以帮助学生理清解题思路,也可为中、高年级分析抽象的文字信息和画线段图
期刊
【摘要】新课标下,强调美术课不再停留在过去涂涂画画的阶段,而是要创设富有趣味的课,让学生以愉悦的心情、积极参与,感受美术的美,以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为目的。用生动具体的感性形象,诱发丰富的形象思维,从而激发其学习欲望,使学生全神贯注地主动参与学习,从而觉得学习是快乐的。  【关键词】积极主动; 快乐学美术; 自信心  【Abstract】New lesson mark bottom
期刊
【摘要】合作学习作为新型学习方式被广泛运用于课堂教学实践中。就我个人认为应注重从三方面着手:首先是基础环节,即组建合理的合作小组;然后是中心环节,即在课堂中开展实在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最后是反馈环节,即考察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和成效。  【关键词】课堂教学实践;组建;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  【Abstract】Cooperate learning conduct and actions ne
期刊
在英语教学中,必须加强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把英语课上成名副其实的实践课,转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课堂模式,使学生从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转为积极的投入者和实践者。  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活动的全球化使外语,特别是英语,日益成为我国对外开放和各国交往的重要工具。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需要外语,国家的繁荣兴盛需要外语, 个人的成长和事业成就需要外语。要提高我国全民
期刊
奈住寂寞,守住清贫,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有这样一个群体,很普通很普通,走在大街上,你不会从穿着上看出她们的身份,你不会从言谈中看出她们的傲慢,谦卑而小心,热情而善良,面对社会的一些不平,在她们的身上折射着正义和良知。你仔细观察,每天除了清洁工外,他们是都市里起床最早的一个群体,别人任然在做着香甜的梦,他们却已经冒着严寒行进在上班的路上,尽管孩子小,没关系,喊他起来,尽管有父母需要照顾,没办法,只
期刊
【摘要】教育不应止于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而应以形成完整的人格为最终目的。小学阶段在人的一生中是启蒙智力与能力、培养优良品德和良好生活习惯的最佳学段。小学教师的品德修养尤为重要, 作为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出于对学生成长的关爱和负责,让学生成为德育主体,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和明辩是非能力,力求学生在接受教育的同时懂得进行自我教育,培养学生道德教育的自我享用功能,并尊重德育主体的“个性”,因人施教。
期刊
随着高考改革的发展,历史考题也越来越新颖,越来越活,越来越接近我们的现实生活。目前我省使用的新课标教材版本主要是人教版,面对此教材,我们就如何把握复习的方向呢?这个问题对我们来说很关键,我们必须有好的复习方法才能考出好的成绩。  首先对高考试题特点进行分析  1.高考命题框架和走势  (1)试卷结构基本定型  学科综合:文综卷历史学科的学科内综合题,不再出现和其他两科综合命题  题型:即客观题和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