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桥梁工程中高性能混凝土应用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bi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分析研究高性能混凝土的主要技术指标及其性能特点,提出了提高高性能混凝土技术性能的措施和方法,以促进高性能混凝土在道路桥梁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关键词:高性能;混凝土;道路;桥梁;应用
  Abstract: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main technical indexes of the 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 and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 put forward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 technology of the measures and methods, to promote the 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 in the road and bridge project construction of application.
  Keywords: 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 Road; Bridge; application
  
  
  中圖分类号: TU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对交通运输要求的日益提高,公路和桥梁的施工质量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延长公路和桥梁的使用寿命是工程建设的首要任务,高性能混凝土的使用也成为混凝土施工工艺的发展趋势。
  1、高性能混凝土应用的意义
   国际混凝土路面会议提出公路和桥梁的表面设计在符合一般的平均强度的要求基础上,提出耐久性要求在未来发展方向中提出抗拉强度达17MPa的超高强混凝土,用于铺筑连续的混凝土路面,更要保证路面的耐久性、高弹性及抗渗性。因此,在路桥施工中,广泛使用高性能混凝土,能够明显地提高路面的承载能力,减薄路面的厚度,一方面延长了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减少施工成本,降低工程造价。另外,采用高性能混凝土浇筑的路面,具有足够的耐久性,即使长期在恶劣的环境和气候下,也能够保证在其所设计的使用期内正常使用。经实测,高性能路面混凝土的抗折弹性模量, 1级为4.305104Mpa,2级为4.845104Mpa,3级为4.605104Mpa。强度3级的高性能路面混凝土的配合比中,骨料用量较少,粗骨料最大粒径较小。国内外有关规范和文献都指出,混凝土抗折弹性模量和抗压弹性模量基本相同,其影响因素的主次及显著程度完全相同,且两者之间有很好的相关关系,但比值Eh/Ew不是常数,而是在0.9~1.3之间变化,由此可见,高性能混凝土在提高路面抗压、抗拉等性能方面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在桥梁施工中大力推广高性能混凝土的使用,可延长桥梁使用寿命的同时,节约工程造价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2、在路桥工程中的实际应用
   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在国外的发展与应用以北欧和北美为先导,很快在全球范围内展开,目前已在大量工程中应用,尤其是大跨度桥梁。如:丹麦的大贝尔特海峡大桥、丹麦与瑞典之间的欧上海峡大桥、加拿大的联盟大桥、日本的明石海峡大桥等,这些跨海大桥的设计使用寿命均在100年以上。
   我国于70年代中后期,开始在公路桥梁界较大范围内应用预应力混凝土,只不过应用的混凝土标号以C40为主。到80年代,随着交通事业的迅猛发展,我国的公路桥梁用混凝土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和快速发展,混凝土的强度等级逐步提高。在许多的跨江、跨河和跨海的大型桥梁工程中,应用了C50~C65级的泵送混凝土。如:浙江杭州钱塘江二桥(80m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广东番禺洛溪大桥(180m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等。到了90年代,我国公路桥梁上已开始应用C55~C60级的泵送混凝土。尤其是近5年来,在很多重要工程中成功地采用高性能混凝土(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简称HPC)。高性能混凝土的基本特征是按耐久性进行设计——保证拌合物易于浇筑和密实成型,不发生或尽量减少由温度和收缩产生的裂缝,硬化后有足够的强度,内部孔隙结构合理而有低渗透性和高抗化学侵蚀性。
   吴中伟教授为高性能混凝土下的定义是:高性能混凝土是一种新型高技术混凝土,是在大幅度提高普通混凝土性能的基础上采用现代混凝土技术制作的混凝土,是以耐久性作为设计的主要指标。高性能混凝土各项技术指标的合理确定,是研究工作的基础,也是研究工作的重要环节。一是配制强度。fcu,0≥fcu,R+1.645R式中:fcu,R——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MPa),fcu,0———混凝土的配制强度(MPa);R——混凝土强度标准差(MPa)。二是坍落度。坍落度是检测混凝土和易性的主要指标,能在很大程度上综合反映混凝土的和易性。高性能混凝土坍落度一般为20cm~40cm。三是凝结时间。高性能混凝土在工程应用中,往往作业面大,为了保证成型,凝结时间应适当延缓,一般应根据施工时的气候、环境等条件,结合工程要求确定混凝土的凝结时间,通常北方地区夏季初凝时间可延长至12h~14h,终凝时间延长至15 h~18 h,冬季初凝10 h~12 h,终凝12 h~14 h。
  
  3、提高高性能混凝土性能的措施
  3.1提高强度
   通常把不低于C60强度等级的混凝土称为高强混凝土。在我国目前的技术条件下,室内配制C60甚至C80的混凝土已不是难题,但在工程上大量应用C60及其以上的混凝土还不多,这主要是受施工控制技术的影响。高性能混凝土宜选用质量稳定的52.5级以上的硅酸盐或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制。粗骨料宜采用岩石立方体抗压强度不低于1.5倍混凝土强度等级的碎石,且洁净,针、片状含量低,粒型好,级配好;细骨料采用细度模数不低于2.6的中砂,含泥量应控制在1%以内,且级配良好。掺合料掺入混凝土中可使混凝土的强度提高,其颗粒尺寸均很小,减小了混凝土的孔隙率,增加了混凝土的密度,使混凝土的抗渗性能明显提高。活性掺合料中的氧化硅、氧化铝与水泥水化生成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的水化铝酸钙和水化硅酸钙,可增加混凝土的强度。
  3.2保证流动性
   高性能混凝土流动性即具有良好的保塑性和施工性。混凝土的高流态要以优良的工作性为前提条件,也就是说在坍落度较大时,为保证混凝土不离析、不泌水,在出机后2h~3h内有良好的工作性能。一是可采取掺入高效减水剂,降低混凝土的水灰比,改善和易性,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并达到高强的效果。二是掺入特殊的保塑组分以保证混凝土在出机3h以内坍落度损失小于15%。三是粗骨料选用级配良好的5mm~20mm的碎卵石,细骨料选用中砂,并采用适宜的砂率以进一步改善混凝土的黏聚性和保水性。
  3.3降低水化热
   水泥与水发生反应放出一定的热量称为水化热。由于高性能混凝土胶凝材料总量高,因此水化热高,其峰值出现的早,这是高强混凝土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之一,对混凝土耐久性和硬化后的性能影响很大。水化热可采取以下措施加以改善:1)水泥用量一般小于等于450 kg/m 3;2)掺入优质的活性掺合料大于等于100kg/m3;3)掺入保塑剂与缓凝剂;4)掺加高效减水剂。
  4、结语
   高性能混凝土的施工控制不仅要从原材料、配合比开始要求,而且要从施工过程的各个环节去落实,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高性能混凝土的质量与实际使用效能。高性能混凝土以其优异的性能使得普通混凝土向高性能混凝土发展成为必然趋势。高性能混凝土是混凝土技术进步的标志。我国在发展高性能混凝土方面才刚刚起步,需要科研、教学、设计、施工部门携手协作,共同促进高性能混凝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中伟,高性能混凝土(HPC)的发展趋势与问题,建筑技术, 1998, (1)
   [2]屈志中,世界商品混凝土的发展与环保问题,建筑技术,1999, (5)
   [3]王达乾,公路桥梁高性能混凝土应用分析,福建建材,2010, (6)
   [4]罗川,路桥建设工程中高性能混凝土的耐久性分析, 科技信息,2010(35)
   [5]李宝建,高性能混凝土在路面工程中的应用,黑龙江交通科技,2008(11)
   [6]舒大勇,高性能混凝土技术经济浅析, 科技资讯, 2008(30)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其他文献
摘要:建筑电气工程是依赖于建筑物而存在和使用的,与人们的日常生产和生活等关系密切,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建筑工程的安全性能和使用性能。有关部门的调查数据显示,每年我国发生的电气火灾居各类火灾之首,人身触电事故、电气设备损坏事故也时有发生。本文将就建筑电气工程的存在问题.以及解决措施.发展前景作相关讨论。  关键词:简介 存在问题 解决措施 发展前景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
期刊
摘要:伴随着我国经济的良好发展势头,我国的水利水电行业也呈现出稳定健康的发展趋势。因此,为了提高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就必须重视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问题。文章主要针对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中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水利水电 建筑工程 施工问题措施  Abstract: as the good momentum of development of the
期刊
摘要:中央空调系统是现代大型建筑物不可缺少的配套设施之一,电能的消耗非常大。由于中央空调系统都是按最大负载并增加一定余量设计,而实际上在一年中,满负载下运行最多只有十多天,甚至十多个小时。文章主要结合工程实例,针对中央空调系统在节能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并提出改造方案,介绍改造效果。  关键词: 中央空调 PLC节能改造冷却泵冷冻泵  Abstract: the central air condit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实际案例综合分析建筑电气设计在工程建筑中的应用,结合多方面的要求,探讨了高层建筑电气设计中的要点与注意措施,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建筑实例建筑电气 电气设计  Abstract: this paper through the actual case synthesis analysis electrical building design in engineering const
期刊
摘要:在过往的电气安装工程中,需要大量地使用各种形式的支架,大多数支架按照平常的施工经验选用型材的大小,没有进行承重计算,以致在施工后留下了隐患、难以满足工程的质量需要。我们经过研究和实践,对钢制桥架、母线槽支架进行了选型及承重计算,并总结出可以推广应用的简易公式,不仅满足了工程的需要,也对以后电气支架的施工具有了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  关键词:电气设备安装电气支架的选型支架承重计算   Abs
期刊
摘要:作为计算机输入设备的鼠标其按键是触点式无源信号,而水文测验使用的流速仪的属性和工作原理恰恰与之相同。通过简单改装鼠标便成为流量测验的信号装置,是实现计算机直接采集测速信号最简单有效的方法,使记载表格、计算器、音响器、停表等测具均由便携式计算机一机代替的现代化工作模式成为现实。本文给出改装鼠标的方法及其程序控制的设计思路,并以笔者开发的“河道流量测验与成果管理系统”支持该鼠标为例,介绍水面、流
期刊
摘要:余姚市双溪口水库引水工程投资2.18亿元,设计铺设DN1200管道共约25.8公里,主要采用PCCP管,穿越河流、道路段采用钢管。因施工条件限制以及政策处理原因,工程实施阶段将部分倒虹管、桥管、过路钢管更改为顶管施工,并应用钢板沉井代替钢筋混凝土沉井。文章通过对钢板沉井的制作、下沉及重复利用等方面的介绍,认为在顶管施工中,钢板沉井不仅具有与钢筋混凝土沉井相当的稳定性,更具有质量可控、工期较短
期刊
摘要:本文分析了城市道路照明节能的必要性,通过布灯间距、光源选择、供电路线、控制系统等四方面的节能设计,从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浪费,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关键词:城市道路 照明工程设计 节能  Abstract: the paper analyses the necessity of city road lighting energy saving, through the cl
期刊
摘要:文章分析配电变压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异常现象,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其日常运行维护和事故处理措施。  关键词:配电变压器;故障分析;处理措施;预防措施  Abstract: the article analyses distribution transformer appeared in the process of operation of abnormal phenomenon and pu
期刊
摘要:小型水库取水不同于中大型水库取水,小型水库取水具有规模小、扬程低、扬程变化幅度小的特点,其中水泵选型作为小型水库取水的核心工作,水泵选型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决定小型水库取水工程的成败。本文以全禄蓄淡抗咸水库为例,从水库水泵选型的相关概念谈起,然后对全禄水库水泵选型的相关资料及水泵选型方案进行论述,最后就选择的水泵选型后水泵的性能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型水库 取水 水泵选型 全禄蓄淡抗咸水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