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RNA参与调控肝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来源 :医学综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feiyangf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肝纤维化由多种慢性肝损伤发展而来,晚期可进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活化的肝星状细胞(HSC)所产生的大量细胞外基质累积及各种促纤维化因子是肝纤维化进展的关键.微RNA(miRNA)作为一种非编码小RNA,可通过与特定的靶信使RNA结合,在转录后水平影响下游各种信号通路及蛋白的表达,并调控HSC的状态及其他肝纤维化过程.肝纤维化时,miRNA表达失调,肝脏及循环中的差异性表达miRNA及其相关成分可能成为诊断肝纤维化的潜在分子标志物及治疗靶点.
其他文献
血管钙化是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中的常见病理改变,但其形成机制仍不明确.血管平滑肌是血管的重要组成成分,它不仅起到支撑和结构的作用,在血管损伤或血流动力学改变时还会发生表型转化,分泌外泌体、增殖、并迁移到损伤处进行修复.外泌体作为细胞自主向外分泌的微囊泡结构,参与众多生理、病理过程的调控,不同类型的细胞通过旁分泌等方式将外泌体分泌到体液或各种微环境中,并在邻近区域或远处细胞中发挥作用.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外泌体参与了血管钙化的形成,尤其是血管平滑肌来源的外泌体在此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国重症医学始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从独立抢救病房的建立、第一本危重病医学杂志《危重病急救杂志》创刊、中华医学会危重病分会成立、临床二级学科的确立、各类指南、技术规范的发布,到重症医学专科资质培训(5C培训)的开展,我国重症事业从无到有,历尽艰辛.在这4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重症医学专业经历了多次公共卫生事件的考验,并且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这与重症医学从业者们的辛勤努力与祖国的繁荣强大密不可分.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进展,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高居首位.心血管疾病泛指心脏和大血管的疾病,与心肌细胞的功能及线粒体质量控制密切相关.细胞自身生命活动产生的活性氧类物质和外部的损伤因素可对线粒体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影响心肌细胞的功能和寿命.因此,及时有效地清除心肌细胞内衰老、损伤的线粒体对心肌细胞的存活具有重要作用.线粒体自噬可以调控心肌细胞的线粒体数量和质量的平衡,对心肌细胞的存活具有重要作用.深入研究线粒体自噬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可为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