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基层城市管理执法人员素质提高的必要性

来源 :职工法律天地·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oqianq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基层行政执法人员作为行政规范的最终实施者,其素质问题又是能否切实落实行政执法的关键。本文总结基层行政执法人员存在的问题,并从城市执法人员素质能力建设的角度,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基层;城市管理执法人员;素质
  行政执法是国家行政机关以及法定组织,依照法定的职权和程序在行政管理活动过程中,针对具体事件,执行法律规范的专门行政活动。作为政府工作最基本的环节,行政执法是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基础和重点。依法治国的关键是依法行政,而依法行政的中心环节则是行政执法,其中基层行政执法又是行政执法的重点,它直接关系到公众的权利能否得到切实保障和落实,直接关系到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各方面的管理活动能否顺利进行。其中,基层行政执法人员又作为行政规范的最终实施者,其素质问题又是能否切實落实行政执法的关键。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及秩序的逐步建立,我国的行政法治化也取得了长足进步。但由于长期以来“人治”作风的影响,加之现阶段面临经济转轨、法律制度尚不健全等原因的影响,行政机关的执法活动现状仍然不容乐观,面临较多纷杂的问题,目前我国基层行政执法人员方面存在不同问题,经总结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基层行政执法人员素质不高
  基层行政执法人员作为行政规范的最终实施者,在行政执法中关键所在。执法人员素质的高低,势必直接影响到行政执法的公平以及效率。由此可见,执法队伍是落实日常管理的力量所在,要高质量地完成行政执法任务,不仅要求行政执法人员掌握较高的法律素质,而且更需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以及政治素质。然而实际上,我国基层行政执法队伍中不少人的素质并不高,甚至好多不懂法律,更有甚者,是某些行政机关还委托文化程度较低,尚未经专业培训的人员上岗执法,引起很多隐患。此外还有很多基层执法者,缺乏守法精神,有的甚至没有正确的义利观以及权力观,进而造成现实中大量冤假错案的产生。曾经有报道披露,某省的一些交警部门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减轻自身的工作量,聘请一些社会闲杂人员代其收取规费。然而,这些聘请人员大多素质低下,且无国家正式工作人员的带领以及监督,因此出现乱拦车乱罚款,吃拿卡要,收钱不开正式票据,甚至收钱不开票的想象。因此出现这样的执法人员,势必会影响行政执法的效率,无法做到依法办事。
  2基层行政执法人员执法不文明
  就目前现状来看,许多基层执法人员并不能做到微笑执法以及敬礼致意式执法,然而不文明现象则屡见不鲜。此外,在执法过程中,执法人员应出示证件却并未出示证件,导致群众分不清真假执法人员,甚至有连蒙带唬的现象发生。另外,也有该着装不着装或着装不整、形象不好的执法者,得不到公众的尊重和信任。更有甚者,无法定依据、不需着装的,也找来不伦不类的制服和大盖帽戴上,吓唬人民群众的执法者也有之。执法过程中的态度问也是执法不文明的另一个方面,很多执法人员在执法时,态度蛮横、横眉立目、拳脚相向,从而引起矛盾激化和冲突,大打出手者也有之。凡此种种现象,都与文明社会的文明执法要求相悖,与人性化执法的要求背道而驰,不利于行政执法活动的开展。
  3基层行政执法人员超越职权
  超越职权是指行政机关超越相关法律和法规授予的权限,实施其无权实施的行为。超越职权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下级行政机关行使相关法律法规授予上级行政机关行使的职权。如根据《土地管理法》,农村居民使用耕地建造住宅,必须经县级人民政府的批准才可以实施,而如果乡级人民政府批准,则该行为就是越权行为。二是甲部门行政机关行使了相关法律、法规授予乙部门行政机关的职权。例如根据法律、法规,吊销违法企业的营业执照属于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权限,而如果公安机关在管理中有吊销企业的营业执照行为就属越权。三是甲地域行政机关行使法律、法规授予乙地域行政机关的职权。
  4基层行政执法人员违反法定程序办事
  符合法定程序办事是指行政机关实施具体行政行为是有法可依,即根据法律、法规规定的方式、形式、手续、步骤以及时限等进行的,符合具体行政行为的法定操作规程。行政执法机关在行政执法中应该严格按照相关法律和法规规定的法定程序来办事,努力使执法活动得以顺利开展。但由于我国行政程序法还不甚完备,尤其是对于许多具体行政行为,法律、法规并未明确规定实施的程序,因此很容易造成行政机关在执法中忽略程序的规定性和原则性,而执法人员故意或无意省略一些手续,往往会使一些违反法定程序事件的事情发生,造成严重的后果。
  针对上述可见对基层城市管理政执法人员队伍的建设非常重要,如何加强执法者素质,结合城市执法人员素质能力建设,据此本文分为以下三点展开。
  1基层行政执法人员政治素质培养
  城市行政执法者作为一支半军事化的执法队伍,政治合格应该始终是第一标准,应该维护国家法律的权威性,坚决遵守以及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成为人民群众利益的忠实代表。因此,在城市行政执法者队伍的建设过程中,政治素质的建设必须放到首要位置。而执法人员要从思想上正确认识城管执法与依法行政的关系,正确认识依法行政与党以及国家前途的关系,作为执法人员,应该公正无私,廉洁奉公。在城管队伍建设过程中,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增强爱岗奉献意识。对党员进行坚持不懈的党宗旨、职业道德、党风廉政以及爱岗敬业教育,增强城管执法者工作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2基层行政执法人员文化知识与业务能力培养
  城管执法者不仅要求城管队伍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同时也必须具备为人民服务的素质和能力,强调文化知识与业务能力并重的培养模式。目前我国城管执法队伍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文化素质不高、业务能力欠缺。一部分从部队转业或社会招聘的执法人员有着较强的政治素质或社会经验,但缺乏系统的理论功底以及人文修养;而另一部分从正规院校毕业的,虽然有文化知识和法律思维能力做功底,但缺乏实践经验;显然两者均不能满足城管执法工作的要求,更难以适应日益复杂的执法环境。加强城管执法人员的文化知识培训及业务能力的拓展,既要严格依照法律规定进行,又要结合实际情况,特别是要加强处理复杂事件的能力。
  3基层行政执法人员依法行政能力培养
  执法过程中不依法行政,是引起角色冲突的主要内在因素。只有切实提高行政执法人员学习、运用和执行法律的能力和水平,才能确保法律正确且有效地实施。执法者在具体执法过程应该有较好的行政能力,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执行法律,必须对城市执法者依法行政的能力提出较高的要求。而城管只有在加强自身依法行政能力建设的基础上,才能在执法过程中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这才可以进一步提高城市行政执法者综合执法的水平。
  此外,还必须重塑基层行政执法人员执法形象,因为长期以来,基层行政执法人员暴力执法等恶性事件不断被曝光,已经将基层行政执法人员这些城市行政执法者队伍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社会各界对其存在的必要性与合理性产生质疑,议论纷纷,此外在实际生活中,基层行政执法人员执法方式的野蛮和粗暴,往往招致社会公众的反感。
其他文献
摘 要:在我国的行政执法过程中,有这样一种错误的理念,即:重视执法结果大于执法的过程,即使重视执法过程也仅限于执行过程中程序的合法性。在执行过程中对执行成本缺乏科学的认识,从而无意识或有意识扩大行政执法的成本,浪费行政资源。本文旨在提倡行政执法机关注重时间成本意识以确保行政机关行政工作的效率和执法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行政执法;时间;执法成本  行政机关在执法的过程中,需要投入很大的成本,要充分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我国要进一步深化司法制度改革,司法制度改革是我國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分析了英美国家和我国上海市在司法改革中的具体经验,总结出了当下我国司法改革的措施和思路。  关键词:司法改革;审判;监督  一、全球国家司法改革浪潮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国家之间的交流日益密切,世界呈现经济全球化趋势。21世纪,司法制度的改革成为各国面临的重要课题,全球各国掀起司法改革的浪潮。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对计生服务机构的发展与建设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我们的工作关系着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和生命安全,事关社会和谐的大局,直接體现着党和政府对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维护。当前,服务模式的改变,服务理念的更新,机构体制的改革等等,对服务人员的思想带来相当大地冲击。在这样一个新时期、新形势下,计生服务机构必须探索出符合自身发展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努力开创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推动
摘要:姓名权是具有社会性的公民基本权利之一,是每个公民出生时就应有之权利,公民在对待姓名权保持开放性和包容性时也应不乏严肃性。姓名权不仅是中华文化的外在的、自我的表现形式之一,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延续、传播和持续。  关键词:姓名权;自由;限制  姓名权指公民有权决定、适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我国公民在自由民主的思潮中对于姓名权的行使注重于开放与包容,但行使姓名权时是否应有边界?
摘 要:公司章程也常常被认为是一个公司的“宪法”,公司的产生与运营直至最终解散,都离不开章程的约束。章程还是解决公司股东矛盾和公司治理问题的最高、最有效的文件。由于不同的公司往往具有不同的特点,为便于公司自治,我国新《公司法》中在多处还特别注明了“公司章程另有规定的除外”。这既表明了法律对于公司自治的鼓励和保护,也体现了公司章程在法律上的重要意义和现实中的重大作用。当然公司在上市的过程中往往存在着
摘 要:近年来不间断的法官违纪违法案例的出现[1],更说明加强对审判权的监督,打造清廉纯洁的法官队伍,已经成为人民法院十分紧迫的实际问题和理论问题。笔者就此对审判权监督与法官队伍建设的关系谈一些初略观点,以便为加强法院队伍建设提供一些有益思路,这也是本文主旨所在。  关键词:审判权;监督;法官队伍  审判权是人民法院依法履行的国家权力。审判权具有强制性、终局性、排他性,因此,又具有十分显著的权威性
摘 要:要根治执行“难”和“乱”,必须在完善执行过程层面上配置外部制约的法律监督程序,提出民事强制执行监督的制度设计的具体设想。论述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原则,构建范围及方式,对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程序的调卷审查、调查取证、实体处分权进行设计,提出建立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协作机制、进行立法解释、提请人大监督机制等加强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相关配套机制及立法建议。  关键词:民事执行;检察监督;范围;方式;程序  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