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微课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运用的重要性
微课隨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应运而生,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来讲,这是一种更加符合教学规律的新型教学方式。微课更加侧重于“微”,它是指以视频为主要的载体,教学时间较短、内容较少的只围绕一个小问题而开展的教学活动。微课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一种更加有效的教学方式,是符合新课改的趋势的,它在我们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有利于增加知识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由于高中的知识本身就比较枯燥,以及高中信息技术这个学科本身的特点,如果将微课的教学方式带入课堂,将课堂上大量的连续系统的知识进行整合然后分成若干个知识点,缩短学生学习的时间,减少学习的内容,由传统教师讲授的方式改成以视频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由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思考。这样不仅可以把原本枯燥的知识变得更有趣味性,而且也会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2.有利于提高课堂的效率,提升教学质量
现如今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掌握信息技术的理论及操作是这个时代的要求。那么,我们将信息技术与微课进行整合,真正的做到将两者相融合,在有限的授课时间里,以微课的形式带给学生最有价值的教学信息,不仅能够提高课堂的效率,而且总体来讲也会提升我们的教学质量。
二、微课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课前教师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微课是一种新型的适应新课改教学要求的教学方式,要想利用好这种教学方式,使这种教学方式的作用最大化,我们在课前就需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最主要的就是对内容的选择方面。选择的内容一定要符合大纲的要求。将章节中的重点难点进行整合,找出与重难点相关的微课视频。我们还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水平、学生可以接受的难易程度来选择内容以及课程的进度。例如:在《Excel中的数据求和》这一章节的准备工作中,我们首先要明确这一章节中大纲要求学生应掌握的重点内容是:使用公式和函数进行数据求和的操作过程以及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然后,我们应该在课前先对学生做一个调查,了解他们之前对Excel的一个掌握情况。在把握了他们对Excel的掌握情况以后,再对教学内容作出适当的调整,以使学生更容易接受。然后,选出与大纲要求最贴切的微课视频。
2.在上课过程中,教师作出必要的指导,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微课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它颠覆了以往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提倡的是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只需要作出必要的指导,为学生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由学生自己去探索钻研。如果一个章节中的重点知识比较多的话,教师可以将这章节的知识拆分成几个小的微课视频,然后学生分组来学习。例如:由一组的学生来一起学习视频A的内容,由二组的学生一起来学习视频B的内容,然后由一组的代表给二组的同学讲解视频A的内容,二组的代表给一组的同学讲解视频B的内容。这样不仅培养了大家自主学习的能力,也培养了同学之间竞争与合作的意识。例如:在讲解《数字化图像的采集与加工》这一章节的时候,我们可以将班里的学生分成两个小组,由A组的学生来通过微课学习数字化图像的采集方法,由B组的学生来学习对图像的加工,然后,由各组的代表给对方组成员讲解本组学习的内容。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提高了课堂的效率。
3.课后学生及时向教师反馈意见,教师及时地作出反思与总结
每次的课上完后,教师应该及时地与学生互动,来了解本次课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学生的感受。总体来讲,课后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都应及时地进行互动,以便更好地发现问题,改善不理想的教学环节,以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三、结语
微课作为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手段,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方面有很大的积极作用。微课在高中信息教育教学中广泛应用的同时,还要结合课堂教学和具体的知识内容不断进行调节和完善,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使之更加适应高中信息技术的课堂,提高教育教学效率。
微课隨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应运而生,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来讲,这是一种更加符合教学规律的新型教学方式。微课更加侧重于“微”,它是指以视频为主要的载体,教学时间较短、内容较少的只围绕一个小问题而开展的教学活动。微课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一种更加有效的教学方式,是符合新课改的趋势的,它在我们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有利于增加知识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由于高中的知识本身就比较枯燥,以及高中信息技术这个学科本身的特点,如果将微课的教学方式带入课堂,将课堂上大量的连续系统的知识进行整合然后分成若干个知识点,缩短学生学习的时间,减少学习的内容,由传统教师讲授的方式改成以视频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由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思考。这样不仅可以把原本枯燥的知识变得更有趣味性,而且也会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2.有利于提高课堂的效率,提升教学质量
现如今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掌握信息技术的理论及操作是这个时代的要求。那么,我们将信息技术与微课进行整合,真正的做到将两者相融合,在有限的授课时间里,以微课的形式带给学生最有价值的教学信息,不仅能够提高课堂的效率,而且总体来讲也会提升我们的教学质量。
二、微课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课前教师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微课是一种新型的适应新课改教学要求的教学方式,要想利用好这种教学方式,使这种教学方式的作用最大化,我们在课前就需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最主要的就是对内容的选择方面。选择的内容一定要符合大纲的要求。将章节中的重点难点进行整合,找出与重难点相关的微课视频。我们还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水平、学生可以接受的难易程度来选择内容以及课程的进度。例如:在《Excel中的数据求和》这一章节的准备工作中,我们首先要明确这一章节中大纲要求学生应掌握的重点内容是:使用公式和函数进行数据求和的操作过程以及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然后,我们应该在课前先对学生做一个调查,了解他们之前对Excel的一个掌握情况。在把握了他们对Excel的掌握情况以后,再对教学内容作出适当的调整,以使学生更容易接受。然后,选出与大纲要求最贴切的微课视频。
2.在上课过程中,教师作出必要的指导,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微课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它颠覆了以往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提倡的是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只需要作出必要的指导,为学生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由学生自己去探索钻研。如果一个章节中的重点知识比较多的话,教师可以将这章节的知识拆分成几个小的微课视频,然后学生分组来学习。例如:由一组的学生来一起学习视频A的内容,由二组的学生一起来学习视频B的内容,然后由一组的代表给二组的同学讲解视频A的内容,二组的代表给一组的同学讲解视频B的内容。这样不仅培养了大家自主学习的能力,也培养了同学之间竞争与合作的意识。例如:在讲解《数字化图像的采集与加工》这一章节的时候,我们可以将班里的学生分成两个小组,由A组的学生来通过微课学习数字化图像的采集方法,由B组的学生来学习对图像的加工,然后,由各组的代表给对方组成员讲解本组学习的内容。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提高了课堂的效率。
3.课后学生及时向教师反馈意见,教师及时地作出反思与总结
每次的课上完后,教师应该及时地与学生互动,来了解本次课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学生的感受。总体来讲,课后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都应及时地进行互动,以便更好地发现问题,改善不理想的教学环节,以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三、结语
微课作为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手段,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方面有很大的积极作用。微课在高中信息教育教学中广泛应用的同时,还要结合课堂教学和具体的知识内容不断进行调节和完善,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使之更加适应高中信息技术的课堂,提高教育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