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为了探讨自由基在肉鸡内毒素血症发病机理中的作用,将90只30日龄的肉鸡,公母各半,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A组)、内毒素注射组(B组)和氨基胍治疗组(C组),每组30只.分别在试验后第1
【机 构】
: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0750574,30371068)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探讨自由基在肉鸡内毒素血症发病机理中的作用,将90只30日龄的肉鸡,公母各半,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A组)、内毒素注射组(B组)和氨基胍治疗组(C组),每组30只.分别在试验后第1、3、5、7和9 h每组各宰杀6只,提取肝组织,检测肝组织中的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内毒素血症时肝组织中SOD、GSH-Px和CAT活性降低,MDA含量明显升高,肝组织中T-AOC下降,而氨
其他文献
为了构建马MHCⅠ四聚体分子,从马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中提取总RNA,采用RT-PCR技术对去除信号肽部分的β2m基因进行了扩增,将其RT-PCR产物经纯化、BamHⅠ+XhoⅠ双酶切后与经
使用P123(EO20PO70EO20)作为表面活性剂,并通过正硅酸乙酯与含可以水解烷氧基团的[Ru(Phen)2Phen—Si]^2+功能化配合物的水解和共缩聚反应,成功地制备了共价嫁接[Ru(Phen)3]^2+分子片断
利用生物传感芯片质谱法(BIA/MS)对微球蛋白及其抗体的相互作用进行分析和鉴定.将微球蛋白抗体偶联到芯片上,让微球蛋白溶液流过芯片表面,然后使用"三明治"结构的微再生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