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百年党史学习教育的理与路

来源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_wangj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回顾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峥嵘岁月,党史学习教育贯穿始终、继往开来.百年来党史学习教育历经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初步探索、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曲折前进、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全面发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深层推进四大阶段,其蕴含着丰富的学理意蕴和重要的时代价值.全面检视和深度探索百年来党史学习教育的开展路径与历史经验,可以得出党史学习教育需坚持本与流交融、立与破共振、宏与微并举、知与行互济的基本要求,即要做到固本培元与创新发展相统一、正向引导与推进斗争相统一、宏观升维与微观叙事相统一、明理增信与崇德力行相统一.站位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立足于百年党史新起点,新时代党史学习教育需坚持政治为魂、以人为本、内容为王、方法为径的实践要求与前进路向,教育引导全党全国人民从百年党史中汲取历史智慧、汇聚逐梦之力.
其他文献
截至2021年,国内自由贸易试验区数量已增至21个,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战略现已形成新发展格局,以率先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为主要任务和目标,自由贸易试验区将会成为我国深度融入新一轮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在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战略转型跨越发展的关键之际,亟需国家立法给予有力支持和整体推动,一方面为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战略建设提供顶层法治保障,将从沿海到内陆,分布于全国各地的自由贸易试验区有机地结成网络、形成体系,实现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战略的整体协同发展.另一方面,以制度创新为纽带,可将中国
世界文化景观遗产及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红河哈尼梯田,是当地各世居民族基于联合劳动摆脱生态束缚并维系再生产的产物.哈尼梯田能够不断排除各项社会干扰并确保文化与生物多样性及民族和谐的并置,这既是人与自然协同进化的结果,也得益于集中、均衡、可持续的精细灌溉垦殖机制.与江河平原和低山丘陵的治山理水模式不同,以山地立体围垦为基础的哈尼梯田灌溉系统,形成了肥力输送、温度控制、尾水处理三大核心生态创举.流动的水与绵延的文化构成哈尼梯田灌溉社会的生态及文化基调,盈梯而下的庞大灌溉水资源将哀牢山立体筑居的稻作农耕民族串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