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教育和环境的相互作用

来源 :锦绣·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zj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时代的教育背景下,对教育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孩子们接触的都是时代的高科技产品和教育技能。但是同时我们国家也是具有5000年文明的教育根基的,我们就来谈谈怎样利用国学经典来进行对孩子的良好习惯的培养。
  关键词:礼仪;礼貌;做人;环境
  一、礼仪
  国学礼仪自古有之,所谓国学教育也就是我们的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我们祖国有悠久的历史,上下5000年历史大家都不陌生,中国素来被叫做礼仪之邦的美名。—“学优者德厚,学浅者德薄“—知识和道德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国学经典所代表的传统学问,更是具有极为厚重的伦理色彩,所謂。学习国学经典的过程,不仅是增进知识的过程,不仅是“把知识消化于生命,转化为生命所具有的德性”的过程,而且具有熏陶气质、变化性情、提高涵养的意义。国学经典教育不仅培养文义通晓、才华擅长、经书熟习、学问通彻的博学之士,更是要培养行谊谨厚、立品端正、品行端方、敦品励行的谦谦君子。归结到一点,就要既博又雅。从这些国学理论知识来看,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国学教育占据了重要的作用。我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引用古语中的诗句,或者故事。比如:《孔融让梨》、《三字经》《小黄香温蓆》等让孩子们百听不厌。还有: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我们还应用了《字宝宝乐园》教材,让孩子们在听读学习过程中,能够潜移默化收到影响,启迪心灵。比如《要给妈妈帮点忙》,洗衣机,轻轻唱,妈妈今天洗衣裳。一件短,一件长,妈妈忙得汗珠淌。我搬一块搓衣板,要给妈妈帮点忙。妈妈笑着说我乖,爸爸叫我快点长。从这些诗句中,教育孩子爱劳动动手的喜悦,让孩子们有兴趣参与劳动和从劳动中获得快乐和成绩。《讲卫生,对对对》果皮箱,张着嘴,站在路边它喊谁?谁把果皮满地扔,那是谁?喂!喂!喂!小哥哥,听见了,赶快叫回小妹妹,捡起果皮扔进箱。讲卫生,对!对!对!从这首诗中,孩子们开始讲卫生,知道讲卫生的重要性,知道要把垃圾扔进垃圾箱了。
  二、礼貌
  教育目标首先要解决“做怎样的人”的问题。通过教育,培养出的人应该具有“协作精神,同情心和服务他人的精神。应有健康的体格,养成卫生的习惯,并有相当的运动技能。应有研究的态度,充分的知识,表意的潜力。应能欣赏自然美和艺术美,养成欢天喜地的快乐精神,消泯惧怕情绪。--陈鹤琴  在学习过程中,引用《上幼儿园》穿上花衣服,带上花手绢,高高兴兴说再见,珍珍要上幼儿园。孩子们从熟悉这首诗的同时,也知道了上学要跟爸爸妈妈说:再见,跟老师问好。《老师早》小宝宝,蹦蹦跳,走进幼儿园,先说:老师早!”太阳见了眯眯笑,鸟儿听了跟着叫:老师早!老师早!”宝宝从小有礼貌。从学习中,孩子知道会说:早上好。对孩子们礼貌教育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做人
  活教育的目的论,即“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小孩子的知识是由经验得来的。所接触的环境愈广,所得的知识当然愈多。所以我们要使小孩子与环境有充分的接触。陈鹤琴他认为教育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认为“应根据幼儿的特点,多给幼儿感性的知识,创造各种环境和条件,多让儿童接触大自然和大社会,多观察,多活动,扩大他们的眼界”。陈鹤琴明确提出游戏对儿童发展的意义,他指出:“游戏也是儿童生来就喜欢的。儿童的生活可以说就是游戏。”“名义上虽说是游戏,但所学确是很好的学问,很好的东西。”他也主张关注儿童的个性,注重儿童之间的差异。 滴自己的汗, 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汉!滴自己的汗, 吃自己的饭,不救苦来不救难,别人的事帮忙干。可算是好汉?生活、工作、学习倘使都能自动,则教育之收效定能事半功倍。所以我们特别注意自动力之培养,使它关注于全部的生活工作学习之中。自动是自觉的行动,而不是自发的行动。自觉的行动,需要适当的培养而后可以实现。教育的首要目的在于造就有所创新、有所发明和有所发现的人,而不是简单重复前人做过的事情。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皮亚杰一种游戏理论。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游戏是思维的一种表现形式,实质是同化超过了顺应。儿童早期认知结构发展不成熟,不能够保持同化与顺应之间的协调或平衡。这种不平衡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顺应大于同化,表现为主体忠实地重复范型的动作,即模仿;另一种是同化大于顺应,表现为主体完全不考虑事物的客观特性,只是为了满足自我的愿望与需要去改变现实,这就是游戏。游戏的发展水平与儿童智力发展水平相适应,在智力发展的不同阶段,游戏的类型不同。生活即教育,游戏即生活。在游戏过程中,孩子们能够调节自身的不足,进行跟同伴们协调,或者降低姿态或者协商等,才能够使游戏玩下去,这样就教育了孩子们做人的基本原则,达到共同进步。通过合作和探讨、学会与人分享、尊重他人等培养社会性发展。
  四、环境
  学前儿童是在周围的环境中学习的,应该以大自然大社会为中心组织课程。学前儿童周围的环境不外乎两个方面:大自然和大社会。自然环境包括动物、植物和各种自然现象,如春天的桃花、杏花、扬花、柳絮,虫鸟世界等的美工作品或者画,夏天的雷鸣电闪、蜻蜓荷花,秋菊冬雪等有利于幼儿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培养。环境布置中将德育和行为习惯培养的内容融入到环境布置中去,可使品德教育、习惯培养更具体形象,富于童趣和美感,更容易为孩子所理解和接受。把国学环境布置通过具有美感的艺术形象去美化环境,表达思想,这是幼儿在潜移默化中获得美的感受,从而激发美的情感,陶冶美的情操,培养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比如:运用中国地图墙面设计,孩子们在走廊过道上就能够感受到爱国教育:先有国,才有家。让孩子们知道中国的地图激发孩子们爱国情怀。还有弟子规图;弟子规,圣人训。守孝悌,次瑾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知道基本的交往礼仪。在墙面展示八礼教育:言谈之礼、游览之礼、仪式之礼、待人之礼等,让文明变成行动,用礼仪沟通心灵交往图:同交往,同谦让,同玩耍,团结友爱友谊多。通过多种展示,孩子们就能够潜移默化地感受到国学教育意义和精髓,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行为和习惯的作用。
  在幼儿园教育教学过程中,道德教育和环境相辅相成,国学教育有这个教育的目的,还也离不开国学环境的创设来达到这个氛围,才能够做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家庭教育网:爱是一种能力,需要我们终身学习、发现和不断总结,所以从哪些方面可以培养爱的能力?
  [2]中国德育网:爱我家园,敬畏自然。
  [3]陶行知:诗歌集
  [4]陈鹤琴教育语录
  [5]皮亚杰一种游戏理论。
  课题名称:国学经典中的礼仪教育
  ——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研究
其他文献
摘 要:互联网+时代下,逐渐展现出更先进的教学方式与模式,而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有助于学生实验知识掌握能力的提升。依托信息技术的作用,可将物理实验教学带向专业化、科学化发展道路。本文在分析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意义的基础上,指出如何运用信息技术开展实验教学的策略,期望能为初中学生学习物理实验知识兴趣及实验能力的提升提供帮助。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信息技术;教学策略
期刊
摘 要:目前,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往往会出现很多学生伤害事故,这会带来一系列严重的后果。要想避免这些伤害事故的发生,就需要体育教师能在日常教学中,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注重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使其能在体育活动中更好地保护自己。基于此,本文先分析了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学生伤害事故的原因,并提出几点相应的防范对策,以期能提高全体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  关键词:初中体育;学生伤害事故
期刊
摘 要:现阶段,随着国内教育的改革和人才培养战略的深入实施,对学校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高中教学中,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是重要培养内容,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阅读和写作作为高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反应了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因而要加强阅读与写作教学,寻找最佳的教学模式,提高英语教学效率。对此,针对高中英语读写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教学模式进行分析。  关键词:高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期刊
摘 要:小学英语的学习是为学生以后的英语学习奠定基础,而小学生对于英语接触不多,除了学前教育的简单接触外,基本算是处在英语学习的初级阶段。因此小学英语教师务必认识到这个阶段英语学习的重要性,拿捏好学生的个性特点,依据他们的成长规律,精心设计教学内容,研发新的教学模式,创新教学理念,打造“灵动课堂”,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挖掘与发现英语的趣味性,满足他们对英语的好奇心,提升他们的英语核心素养,使学生打
期刊
摘 要:肥胖学生的意志力比较薄弱,这对体育训练会起到负面作用。如何提高肥胖学生的耐力素质,帮助他们克服身体与心理上的不足,成为当前体育教学非常重要的一项课题。坚持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现有基础,因地、因人、因时、因教材而异地选择设计训练,肥胖学生的耐力训练必将为他们今后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  关键词:初中体育;肥胖学生;耐力训练;以人为本  耐力素质是一个人身体素质的重要一方面,是人们在进行持
期刊
摘 要:英语是一门具备广阔国际化视野的跨文化学科,是小学生认识时代变化、观察国际变革的强有力语言工具,新时代的英语教学必须着力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与学习能力,使学生掌握较强的语境辨别能力,我国教育工作者必须意识到只有立足于核心素养教育的英语教学才能培育高素质人才。现阶段小学英语教学应当以实际交流应用为主要学习目标,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为学生在未来学以致用打下牢固知识基础,使学生认识并理解英语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当前教学逐渐进入到信息化时代发展中。打破传统教学黑板知识传授的方式,进而转向为互动式的多媒体教学中。另外,将原始抽象化的文字表述向具体图文并茂的方式转化。在教学工具上将多媒体融入其中,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之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进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本文将针对信息化教育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进行针对性的探讨。  关键词:信息化教育;初中地
期刊
摘 要:幼儿教育是幼儿初次接触教学的一个环节,也是我国系统教学的起点。近年来,幼儿教学的发展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教育部门乃至幼儿家长非常重视幼儿的启蒙教育。然而近几年科技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不断渗透在教育行业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并且影响着幼儿教学工作的发展。信息技术在幼儿教学活动中能够有效的开拓幼儿的视野,增加知识面,帮助幼儿建立完整的思维意识。  关键词:信息技术;幼儿园;教育教学;运用  一、
期刊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技术已被人们在逐渐认识并且极为广泛地应用到各个科目教学中,在计算机教学中合理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教学质量。此文介绍了多媒体技术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情况,并分析在应用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并根据存在的问题,结合现阶段实际,提出有效的改善措施。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计算机教学;教学质量  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实现信息共享和信息交互是体现中职计算
期刊
摘 要:对幼儿一日常规的培养,是每个幼儿教师进行幼儿教学活动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幼儿的常日生活中,要安排好一日活动各个环节之间的衔接和过渡,首先要制定一日常规细则和要求。我们知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制定了规则就让幼儿必须遵守这些行为规则,只有遵守细则才能保证班级活动的顺利进行,才能决定活动质量的好坏,才能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让幼儿在良好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关键词:经验基础;合理的制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