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实践能力的培养是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和重要特色,也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数控专业的学生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本文介绍通过整合课程结构、构建“基于生产实践”的实训模式、开展校企合作方式、 对“双师型”队伍建设进行优化等措施来对数控专业的学生实践能力进行加强。
关键词: 数控专业实践能力职业教育素质教育
Abstract: the cultivation of practice ability is the main task of the occupation education and the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s, but also a basic requirement for quality education. NC professional students in order to better meet the needs of the market economy, we must constantly improve their practical ability. 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integration of the curriculum structure of " practice " training mode, carry out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mode, the " double-quality " team construction optimization measures to the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to strengthen based on NC professional.
Keywords: NC professional practice ability of occupation education
[中图分类号] TG659-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实践的意义
随着我国机械行业数控设备的普及,数控车床技术在制造业中也逐渐普及,企业急需要一大批数控编程、操作及其维修等技术人员。为此,企业及各大职校积极进行数控车床技术专业知识及实践能力培训,以待培养一批应用型人才,缓解数控车床业的紧缺局面。
学员的能力包括学生的动手能力、操作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以及知识再生能力。实践的意义是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充分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具体如下:
1、 引导学习兴趣,激发自主学习
兴趣是学生寻求知识、掌握事物、并参与其中的心理倾向,学生需要在产生兴趣的时候才能认真准备知识,并主动学习。如:刚开始学习数控,指导老师可以特别强调一些难点、怪点,如普通车床上难以加工的曲面及高技术含量,让他们体会到数控加工的优越性;也可以带学生去参观一些有名的数控车床工厂,让他们看到数控加工的高精度、高质量和高效率,体会现代大生产的魅力,从而激发他们学习兴趣,调动学员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2、 营造探索氛围,激励自主探索
传统教学多数采用书本教学,自主实践少,时间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自主地参与探索學习中去,并获得不同的发展,就需要营造一种轻松自由的探索氛围,促进学生去探索、去发现、去“再创造”。 例如学生对数控车床结构、功能、操作以及一些常用指令的学习,教师可以使用数控仿真软件,既能让学生更快地熟悉和了解数控加工,又能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为学生提供自我创造和自我实现的空间。
3、加强意志培养,指导自主探索
现代化的生产是技能和意志的完美结合,没有刻苦的训练,就没有高超的技能。教师要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把每一件学生作品,看成是工厂的产品,杜绝废品和次品。实习中,坚持“5S”标准,使用工厂生产制度,把握好每一个细节,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顽强意志力和钻研精神。
二、 实践能力的培养策划
教育离不开企业行业的参与,企业参与是实行工学结合的关键环节,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根本保障,也是校企双方取长补短、资源共享、增强各自发展活力的重要途径。
针对市场对数控技术人才的能力需求,学校可与数控车床企业进行交流合作,实现专业文化建设与企业文化融通、课程设置与岗位职业能力融通、实训基地建设与企业生产车间融通、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融通、学生学业评价与企业用人评价标准融通。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职业技能训练和学习能力培养,确保知识学以致用,深化适应数控技术应用人才培养的“校企融通”式培养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现学生“零距离”的上岗。专业课程的安排应根据行业、企业职业岗位能力的需求,以职业标准为依据,结合学校的师资力量和设备数量,建构一批实战型的课程。
三、培养实践能力的具体措施
1、整合课程结构,调整教学计划
在调整专业课程结构方案上,应该充分体现以专业知识为基础、实践活动为动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指导思想。课程整合的设计是根据行业、企业职业岗位能力的需求,尤其是向用人单位了解、调查各种职业岗位对于知识结构、职业技能的实际且具体的要求,通过对企业的典型工作及任务的知识、技能、态度整合,全部课程均整合为学生的项目课程。
首先,应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并保证实践性教学在整个教学计划中的连续性,以学生的动手操作作为重心,由低层次到高层次、由少到多的把数控车床技术与技能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可以在实践操作能力有更大的提高。
其次,教学计划的制订应始终围绕培养学生正确、熟练地使用数控机床并可独自进行相关数控加工这个目标,因此,数控车床课程应全面、丰富的涵盖识图、造型、加工工艺、编程等几个环节,由此可见,核心课程就应该包括机械基础、机械制图、钳工工艺、数控机床、公差与配合、金属切削原理和造型等基础课程,以及应用编程的相关软件如Pro/E、UG、Mastercam、Cimatron等学习课程。这样即可以保证学生学习数控车床的专业知识,也可以保证学生进行全面科学的掌握数控机床的实际应用。
2、校内实训场所的建立完善
开设校内实践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对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与运行模式的学习与分析,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掌握企业实际的运作流程及生产组织模式,并追求书本与技能结合的有效学习途径。
企业的设备管理及操作步骤非常严格,对于严格要求的数控车床操控对于新手来说是望尘莫及的,因此在学员未毕业之前,学校应提供高模拟化的企业管理模式及高可靠性操控的实训基地。学员可以在贴近生产实际的校内实训基地进行真实的专业技能的学习和实践,通过轻松自在、环境氛围优越的校园条件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并培养学生学习数控车床技术、应用数控车床技术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实际的操作与动手中学生可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可以有效杜绝就业后由于操作不当所造成的人、财、物的损失,甚至可以挖掘学生的创新意识,在熟悉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有较熟练地实践技能,学生真正成为择业、就业、从业的新型技术人才。
以实际生产为基础的实训模式的构建
学习的目的就是将知识应用到实际的生产中,因此学生应该在实际的生产线上去学习、操作。指导老师应根据实际的生产模式指导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而学生也应该根据要求和指导进行实际的生产操作,目的就是让学生掌握数控加工生产的基本操作步骤、注意事项以及遇到问题的解决方法。
对于具体的实训模式可以采用由老师选用合适的模型并进行实际操作演练,分别剖析任务过程中专业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例如针对某一具体压铸模的数控加工,通常可以把任务分成产品设计、模具型腔设计、浇道设计、脱模顶出机构、复位机构、数控编程、机床操作等若干个知识点,然后由学生进行模仿操作,对于不理解或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思考以提问的方式想指导老师提问,然后指导老师进行解答及知识的共享,由此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专业知识技能,并帮助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力。
近三年来,我校数控专业在进行数控课程教学的同时,利用学校的数控加工中心,承担了相当数量的数控加工任务,使整个数控课程的教学过程完全贴近生产实际,使教学过程更加直观、生动,也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实践证明,“基于生产实践”的实训模式是提高数控专业学生的素质,培养新型应用型人才的客观需要,有助于学生实实在在地掌握一技之长。同时,也有助于学校与企业的进一步合作。
四、结束语
以上是本人在近年来从事数控教学、数控培训及数控生产中所取得的一些深切体会。数控专业是一个崭新的专业,同时又是一个多学科交叉(主要包括机械、电子、计算机等学科)且发展迅速的专业,许多方面还在不断完善之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也往往牵涉到除专业课教学之外的许多因素;各个学校的具体情况可能也不尽相同。因此,以上浅见只能作为各位同行的一个参考,仅此而已。不当之处,敬请各位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李善术数控机床及其应用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0.5
2、卢双盈李向东职业教育学兵器工业出版社 1998.6
3、王睿 Mastercam 9 实用教程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3.2
4、林清安 Pro/Engineer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4
5、肖放鸣.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14)
关键词: 数控专业实践能力职业教育素质教育
Abstract: the cultivation of practice ability is the main task of the occupation education and the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s, but also a basic requirement for quality education. NC professional students in order to better meet the needs of the market economy, we must constantly improve their practical ability. 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integration of the curriculum structure of " practice " training mode, carry out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mode, the " double-quality " team construction optimization measures to the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to strengthen based on NC professional.
Keywords: NC professional practice ability of occupation education
[中图分类号] TG659-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实践的意义
随着我国机械行业数控设备的普及,数控车床技术在制造业中也逐渐普及,企业急需要一大批数控编程、操作及其维修等技术人员。为此,企业及各大职校积极进行数控车床技术专业知识及实践能力培训,以待培养一批应用型人才,缓解数控车床业的紧缺局面。
学员的能力包括学生的动手能力、操作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以及知识再生能力。实践的意义是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充分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具体如下:
1、 引导学习兴趣,激发自主学习
兴趣是学生寻求知识、掌握事物、并参与其中的心理倾向,学生需要在产生兴趣的时候才能认真准备知识,并主动学习。如:刚开始学习数控,指导老师可以特别强调一些难点、怪点,如普通车床上难以加工的曲面及高技术含量,让他们体会到数控加工的优越性;也可以带学生去参观一些有名的数控车床工厂,让他们看到数控加工的高精度、高质量和高效率,体会现代大生产的魅力,从而激发他们学习兴趣,调动学员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2、 营造探索氛围,激励自主探索
传统教学多数采用书本教学,自主实践少,时间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自主地参与探索學习中去,并获得不同的发展,就需要营造一种轻松自由的探索氛围,促进学生去探索、去发现、去“再创造”。 例如学生对数控车床结构、功能、操作以及一些常用指令的学习,教师可以使用数控仿真软件,既能让学生更快地熟悉和了解数控加工,又能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为学生提供自我创造和自我实现的空间。
3、加强意志培养,指导自主探索
现代化的生产是技能和意志的完美结合,没有刻苦的训练,就没有高超的技能。教师要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把每一件学生作品,看成是工厂的产品,杜绝废品和次品。实习中,坚持“5S”标准,使用工厂生产制度,把握好每一个细节,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顽强意志力和钻研精神。
二、 实践能力的培养策划
教育离不开企业行业的参与,企业参与是实行工学结合的关键环节,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根本保障,也是校企双方取长补短、资源共享、增强各自发展活力的重要途径。
针对市场对数控技术人才的能力需求,学校可与数控车床企业进行交流合作,实现专业文化建设与企业文化融通、课程设置与岗位职业能力融通、实训基地建设与企业生产车间融通、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融通、学生学业评价与企业用人评价标准融通。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职业技能训练和学习能力培养,确保知识学以致用,深化适应数控技术应用人才培养的“校企融通”式培养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现学生“零距离”的上岗。专业课程的安排应根据行业、企业职业岗位能力的需求,以职业标准为依据,结合学校的师资力量和设备数量,建构一批实战型的课程。
三、培养实践能力的具体措施
1、整合课程结构,调整教学计划
在调整专业课程结构方案上,应该充分体现以专业知识为基础、实践活动为动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指导思想。课程整合的设计是根据行业、企业职业岗位能力的需求,尤其是向用人单位了解、调查各种职业岗位对于知识结构、职业技能的实际且具体的要求,通过对企业的典型工作及任务的知识、技能、态度整合,全部课程均整合为学生的项目课程。
首先,应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并保证实践性教学在整个教学计划中的连续性,以学生的动手操作作为重心,由低层次到高层次、由少到多的把数控车床技术与技能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可以在实践操作能力有更大的提高。
其次,教学计划的制订应始终围绕培养学生正确、熟练地使用数控机床并可独自进行相关数控加工这个目标,因此,数控车床课程应全面、丰富的涵盖识图、造型、加工工艺、编程等几个环节,由此可见,核心课程就应该包括机械基础、机械制图、钳工工艺、数控机床、公差与配合、金属切削原理和造型等基础课程,以及应用编程的相关软件如Pro/E、UG、Mastercam、Cimatron等学习课程。这样即可以保证学生学习数控车床的专业知识,也可以保证学生进行全面科学的掌握数控机床的实际应用。
2、校内实训场所的建立完善
开设校内实践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对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与运行模式的学习与分析,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掌握企业实际的运作流程及生产组织模式,并追求书本与技能结合的有效学习途径。
企业的设备管理及操作步骤非常严格,对于严格要求的数控车床操控对于新手来说是望尘莫及的,因此在学员未毕业之前,学校应提供高模拟化的企业管理模式及高可靠性操控的实训基地。学员可以在贴近生产实际的校内实训基地进行真实的专业技能的学习和实践,通过轻松自在、环境氛围优越的校园条件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并培养学生学习数控车床技术、应用数控车床技术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实际的操作与动手中学生可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可以有效杜绝就业后由于操作不当所造成的人、财、物的损失,甚至可以挖掘学生的创新意识,在熟悉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有较熟练地实践技能,学生真正成为择业、就业、从业的新型技术人才。
以实际生产为基础的实训模式的构建
学习的目的就是将知识应用到实际的生产中,因此学生应该在实际的生产线上去学习、操作。指导老师应根据实际的生产模式指导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而学生也应该根据要求和指导进行实际的生产操作,目的就是让学生掌握数控加工生产的基本操作步骤、注意事项以及遇到问题的解决方法。
对于具体的实训模式可以采用由老师选用合适的模型并进行实际操作演练,分别剖析任务过程中专业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例如针对某一具体压铸模的数控加工,通常可以把任务分成产品设计、模具型腔设计、浇道设计、脱模顶出机构、复位机构、数控编程、机床操作等若干个知识点,然后由学生进行模仿操作,对于不理解或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思考以提问的方式想指导老师提问,然后指导老师进行解答及知识的共享,由此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专业知识技能,并帮助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力。
近三年来,我校数控专业在进行数控课程教学的同时,利用学校的数控加工中心,承担了相当数量的数控加工任务,使整个数控课程的教学过程完全贴近生产实际,使教学过程更加直观、生动,也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实践证明,“基于生产实践”的实训模式是提高数控专业学生的素质,培养新型应用型人才的客观需要,有助于学生实实在在地掌握一技之长。同时,也有助于学校与企业的进一步合作。
四、结束语
以上是本人在近年来从事数控教学、数控培训及数控生产中所取得的一些深切体会。数控专业是一个崭新的专业,同时又是一个多学科交叉(主要包括机械、电子、计算机等学科)且发展迅速的专业,许多方面还在不断完善之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也往往牵涉到除专业课教学之外的许多因素;各个学校的具体情况可能也不尽相同。因此,以上浅见只能作为各位同行的一个参考,仅此而已。不当之处,敬请各位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李善术数控机床及其应用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0.5
2、卢双盈李向东职业教育学兵器工业出版社 1998.6
3、王睿 Mastercam 9 实用教程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3.2
4、林清安 Pro/Engineer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4
5、肖放鸣.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