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作业的理性突围

来源 :教学研究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au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传统的课程观念影响下,当今的小学语文课堂作业存在着“单一”的问题。本文通过论述在多元评价的视角下,对于小学语文课堂作业的评价主体、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上的改革,探索突破小学语文课堂作业现实困境的有效途径,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作业;多元评价;理性突围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全球化、信息化的进程不断加快,激烈的国际竞争很大程度上变成了人才的竞争。许多国家都把发展教育放到战略高度,开展适应新时代发展的教育改革。我国在2001年也进行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以解决传统教育教学中日益凸显的各种问题。语文课程是我们的母语课程,特别是在小学阶段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从而更应该成为课程改革的重点。语文课堂作业作为语文课堂教育的基础和延伸,在小学语文教育中起着更为基础性的作用,针对课堂作业的改革也成为新课程背景下提升语文教学实效性的积极探索。
  一、小学语文课堂作业的现实困境
  (一)课堂作业形式单一
  目前小学语文课堂作业的主要形式仍然是抄写,对于拼音的抄写、对于汉字的抄写、对于课文的抄写,甚至有些时候将要求背诵的课文改为默写。课堂作业形式缺乏“听、说、读”的融合,形式过于死板和单一。这种方式也许在短期内可以达到使学生记忆的效果,但是长期来说,严重降低了学生学习的效率和积极性。
  (二)课堂作业内容单一
  小学语文课堂作业的内容应该依托于教材但不应该仅限于教材,甚至仅限于课文,对于课后的一些练习题、思考题都很少涉及。目前的小学课堂作业的内容都仅限于学科理论知识,仅限于语文这一单科学科的知识,缺乏与其他学科知识的交融,缺乏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性,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三)课堂作业评价单一
  从目前小学语文课堂作业的评价角度来看,也是仅限于单一的评价主体、单一的评价语言、单一的评价方式等。把单一的标准答案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单一的分数作为评价的唯一方式,同时仅仅注重老师单方面对学生的评价,忽视学生之间的互评和自评。这种单一的评价模式无法调动学生对于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正是因为课堂作业评价的单一,凸显了课堂作业设计的弊端,从而整体上使小学语文的课堂作业陷入困境。
  二、小学语文课堂作业的多元评价
  (一)多元评价的含义
  多元评价是指不单纯采用标准化测验,而是采用多种途径的方式,在非结构化的情境中去评价学生学习结果的一系列评价方法。多元评价的核心为“多元”,其理论基础为人本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倡导的是对于学习者能力的多元化评价。因为学习者的能力是多方面的,每个单独的个体都有其各自的优势,学生在意义的建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并不能通过单一维度的数值来反映,而是需要通过多维度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客观评定。对于学生的课堂作业评价也应该是多方面、多角度和多维度的,主要包含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内容的多维化和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二)多元评价的研究方法
  1. 课堂作业多元化的评价主体
  课堂作业的评价主体是指参与课堂作业评价活动并按照一定的标准对学生的课堂作业进行价值判断的个人或团体。在传统的课堂观念影响下,传统的课堂作业从设置到布置再到评价,全都是教师责任制的单向活动,对学生课堂作业的价值判断难免出现偏颇,评价的结果就会出现主观性强、片面的现象。建立多元化的课堂作业评价主体就是说在进行课堂作业评价活动的时候,除了教师参与评价活动以外,也将学生个体、学生群体、学生家长甚至是专业的评价机构纳入其中。
  例如在组织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12课《再见了,亲人》课堂教学时,可以布置让同学们朗读课文的课堂作业。
  学生A:八年来,您为我们花了多少心血,给了我们多少慈母般的温暖!(朗读课文原文)
  老师:大家觉得刚才A同学读得怎么样?
  学生B:我觉得A同学读得很好,既标准又激扬。
  学生C: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浓烈的感谢,可以更加深情。
  老师:A同学,你觉得大家的意见怎么样?
  这其实就是一个很简单的多元化评价主体的课堂设计,把评价的主动权交给同学,既结合了师评又将自评与互评结合以来,更便于同学接受,更能提高课堂的实效性。
  又如在布置书面化作业方面,笔者设计了“词语成林”课堂作业,即让学生收集自己喜欢的词语,并进行归类整理。在此基础上,为不同类型的词语设计构图。这种做法既实现了课堂作业评价主体多元化,又可让同学之间了解各自的作业情况,从而使做作业马虎的学生向做作业认真、仔细的学生学习。而且,笔者在实践教学中发现,大部分学生在了解其他同学优秀的作业后,都有一种见贤思齐之感慨。
  如学生A:B同学收集了很多动物的词,而且他画得猴子、狗狗都很可爱,我也喜欢画画,所以,以后我会向B同学学习。
  学生C:我觉得A同学根据词语画得图案虽然不是很美丽,但她寫的字好工整,看着很舒服,以后我会像她一样写好自己的字。
  学生在评价其他同学的作业时,基本能够发现其他同学作业优点,并反思自身的缺点,从而思考改正对策,这种评价方式可适当地纳入教师评价中,形成一种新型的评价模式。
  2. 课堂作业多维化的评价内容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至少包含语言智能、人际关系智能、音乐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身体运动智能、空间智能、逻辑数学智能以及自然智能这八方面的智能。在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不应该仅仅关注学生传统语言智能上的水平,对于那些在传统课堂作业评价中可能不合格却具有其他方面智能和天赋的学生,我们也不能放弃,要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同时,评价内容上的多维化体现在不仅要关注学生在智能上的能力水平,也要关注学生完成课堂作业的方式、方法,学生对于课堂作业的情感、态度,这样才能更为全面的评价学生的综合素养。
  例如在语文课堂作业的日常批改上,除了简单的打“√”和“×”以外,对于低年级的同学可以奖励小红花、小红旗或是笑脸,对于高年级的同学要加上一些激励性的评语“你的字很漂亮”“你的想法很有创意”等等。这种方式就是简单的在评价的内容和形式上进行改变,使得评价变得更加生动,更贴近学生的生活。
  3. 课堂作业多样化的评价方法
  在传统课程观的影响下,对于学生的课堂作业,主要是通过简单的对和错、分数、等级以及一些简单的评价性的语言来表现。这种简单而空洞的评价方法不能科学客观地反映学生课堂作业的真实情况,而多样化的课堂作业评价方法却在不同的维度对评价方法进行了改革。
  ①依据评价主体的不同,可以分为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自我评价是学习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标准,对于自身课堂作业的情况进行价值判断,这种方式也能极大地调动学习者自身的积极性,而他人评价是学习者以外的人依照一定的目的和标准,对于学习者课堂作业的价值判断,这种评价客观性更高,可信度更高。
  ②依据评价内容的不同,可以分为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量化评价是指通过一些可测量的数学工具,对于学习者的课堂作业进行价值判断,更具客观性,而质性研究通过对于学习者课堂作业进行整体性研究,从而判定事情的价值和意义,更具整体性。
  ③依据评价手段的不同,可以分为人工评价和计算机评价,计算机评价更适合大规模数据的统计、分析。
  实践证明,在多元评价的视角下,纳入学生自己喜欢的事项或自己特长的质性评价,有利于提高学生做课堂作业的热情,增强学生的表演自信,促使学生勇于表达,使学生感觉到课堂作业是有重要价值的。
  参考文献
  [1]余新.多元智能在世界[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霍力岩.多元智力理论及其对我们的启示[J].教育研究,2000(09).
  [3]谢同祥,李艺.过程性评价:关于学习过程价值的建构过程[J].理论探讨,2009(06).
  [4]陈亮,朱德全.多元智能理论与新课程教学评价[J].外国教育研究,2003(05).
其他文献
【摘 要】教育学生,培养新一代接班人是教师担当的历史使命。教师热爱学生对学生良好的整体素质的形成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在培养良好班集体和转化后进生方面,师爱是沟通教师和学生的有效力量,容易使学生理解和接受,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关键词】师爱;教育;德育;班集体  师爱是教师特有的一种高贵的职业情感,它与一般的人与人之间的爱有所不同。这种爱来源于教师对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深刻理
【摘 要】计算是重要的数学技能,离开了计算,数学的活动就难以开展。目前的数学教学强调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将大部分时间用在创设情景方面,导致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计算的时间减少,教师对计算教学的要求也逐步降低。久而久之,既影响教学效率又影响学生的解题能力。其根本原因是教师对计算教学价值的理解存在偏差,教师需要对计算教学价值取向有一个理性的定位。  【关键词】计算教学;目标;手段  一、理性
摘 要:分析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构成是整体理解和把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也可以扩展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建设视点。可以从三个维度分析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构成:一是层次维度,即哪些人构成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一是元素维度,即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由哪些方面构成;一是历史维度,即先后都有哪些人成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现阶段最为重要的是在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构成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着力深化多维体视
小兔子躺在草地上,望着天上的白云,发起了呆。  “兔兔,你在想什么呢?”妈妈问。  “如果我能去白云上玩就好了,白云上面一定很軟很软,我可以在上面打滚,可以从一朵白云跳到另一朵白云上。如果我不小心掉到地上,也没关系,因为地面是一个大大的蹦床,还会把我弹到白云上。”小兔子不停地说着。  “白云是你的游乐场么?”妈妈继续问。  “是的,白云不只是我的游乐场,还是我的家呢!我困了,白云可以当我的床和棉被
【摘 要】课堂提问是教师开启学生心智、促进学生思维、增强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的基本手段,我们应从“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正确处理预设和生成之间关系”等方面着手,实现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关键词】创造;提问;提升;效率  苏联杰出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来到学校里,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更主要的是变得更聪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非常重视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创造问题情
【摘 要】本文从高中历史教材的图片资源现状、高中历史教材中图片资源利用趋势、高中历史教材中图片资源所存在的问题、如何解决高中历史教材中图片资源所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论述高中历史教材的图片资源及其利用。图片教学是历史教学的重要内容,倡导以此实现学生感悟历史、形成历史思维的目标。  【关键词】历史教材;图片资源;历史素养;历史思维  一、高中历史教材中图片资源现状  如何开展有效的历史教学是历史课堂研究中
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奖结果日前公布,本刊编辑委员会主任高军教授主編的著作《青年知识分子》(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12月出版)荣获二等奖。  评选高校科学研究(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是“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的重要内容,是教育部为表彰全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所取得的突出成绩,鼓励和引导广大科研人员严谨治学、勇于创新、铸造精品,推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
【摘 要】“研学问题”是思维的向导,优秀的“研学问题”是科学探究活动的催化剂。心理学中说到:“思维永远是从问题开始的。”教师在课堂设计的“研学问题”要能引起学生认识上的矛盾冲突,产生心理上的不平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从而诱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因此教师要精心设置课堂研学问题,既要问点准确、问点新颖,又要问量精简、问度适宜,有意义的研学问题往往影响到教学的成功与否。  【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及“社会的数学化”,社会所需要人才不只是要具备语文阅读能力,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也显得相当重要。“数学课外阅读”是数学课内知识的延伸与补充,是学生积累数学语言,获取数学知识、思想、方法,提升数学素养的重要途径。通过数学课外阅读有效实施,可以全面提升学生数学素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外阅读;培养;方法指导  高尔基说:“凡是我所有的好东西,都要归功于书。”
【摘 要】新形势下的主题班会课要让学生通过自主感悟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体验式主题班会便是通过小活动实现大教育的目的,为实现师生互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及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有效的课堂活动,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内化吸收,进而提升能力,在情感上升华,提高体验式班会课堂实效。  【关键词】课堂活动;有效性;体验;感悟;成长  小学思品新课程标准中明确强调了“活动性”,即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