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星邵音音

来源 :南方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sy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世纪末,我还在香港亚视当新闻总监。有一天,突然接到一个女人的电话,自我介绍叫邵音音,演艺圈中人,说是“白狼”张安乐的朋友,狼哥让她找我,互相认识做个朋友。约定了见面的时间地点,我就向周围同事打听邵音音何许人也。他们嘲笑我竟然连香港著名的“艳星”、有“性感女神”之称的邵音音都没听说过。
  她自1972年开始从影,首部作品为《雌雄变》。其后获名导李翰祥赏识,主演《北地胭脂》,参与吴思远的《十三号凶宅》,以性感表演获得成功,一年内拍片12部。1976年签约邵氏电影公司,自此以拍摄邵氏电影为主,先后主演风月片《风花雪月》等几十部影片,整整十年间是邵氏最著名的“艳星”。
  
  如约在酒楼见到邵音音,实在不敢相信她是曾经的“艳星”。整个脸孔是歪斜的,面部肌肉僵硬得不能笑,下巴下沉。她大概感觉到我的惊诧,解释说是整容医生造的孽。后来相熟了应邀去她家玩,看见邵音音年轻时的照片。那美得真是惊为天人,这些无良的整容医生真是暴殄天物啊!此时,邵音音已经下海经商,递给我的名片上写的名字是倪小雁。见我好奇就说那是她的本名,邵音音则是艺名。1950年她在香港出生,幼年跟随当国民党官员的父亲坐军眷船去台湾,同船的还有马英九。小学毕业后读了5年护士专科,随后在轮船上当护士。游遍23个国家后,决定在香港上岸另找工作。先在夜总会唱歌,成为红歌星,灌录过3张唱片。从歌星转为影星后迅速蹿红,又在巅峰时期黯然淡出。1977年,邵音音因在《妾侍怨》中的大胆演出,被外国片商看中,闯入国际影坛。次年,又因《官人我要》而被邀出席戛纳电影节,以一袭粉红肚兜走在红地毯上,被美联社称为“China Doll”(中国娃娃),风头一时无二。
  想不到此刻危机正在眼前,她被台湾当局怀疑是大陆间谍,实施封杀。台湾是当时港片最大市场,被封杀后,邵氏、嘉禾都不敢再找她拍戏。于是邵音音只能靠在美国和东南亚走台唱歌维持生计,有时也拍电视剧,专门扮演坏女人的角色。1982年,她到马来西亚演唱,当地富商陈某场场必到,坐在头排位置,且场场送上一个大花篮。尽管邵音音说从来没有爱过陈某,但经不住这样的追求,交往两年后,她还是在1984年嫁给了这位富商。婚后不久生下女儿,移居砂拉越,后来又移民旧金山。90年代邵音音举家搬回香港后,决定东山再起,重返演艺圈。演戏似乎是她与生俱来的本能。2007年,邵音音参演《野·良犬》,扮演与孙子相依为命的穷婆婆,凭此获第27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配角奖。3年后再凭《打擂台》获得第30届金像奖最佳女配角。年过花甲的邵音音在戏里有几个眼神就像一个20岁的女孩初恋的眼神,令人叫绝。
  与其说邵音音是艳星,不如说她是个侠星。她性格开朗、心直口快、为人热情,爱打抱不平,所以无论是在娱乐圈,还是在社会上,她都是口碑好,人缘广。她先后出任香港演艺人协会福利组长和名誉理事,为艺人谋福利。90年代中曾投资制作了几部三级片和经营三级片的院线。她对我说:“尽管这样做名声不好听,但我不是为自己赚钱,而是为那些经济拮据的老艺人。香港社会出名快,但被遗忘也快。那些二三线的艺人经常陷入捉襟见肘的困境,尤其是到了人老珠黄时更是悲惨。我只有用这种办法去帮帮他们。”
  我们认识后经常相聚。她知道我是做媒体的,需要广泛的人脉,但在香港又举目无亲,就恨不得把朋友们都介绍给我。她和香港的一些名人定期会在湾仔喜万年酒楼聚餐,曾经把我带进这个圈子。在那里我认识了金店谢瑞麟、足球总会主席康宝驹等新闻人物。还有一次和出入境处的高官们聚餐,十几个人喝了40斤一坛的绍兴酒和几十斤阳澄湖大闸蟹。喝到第二天凌晨,众人皆醉我独醒,因此还为自己的酒量得意了好几年。
  不过,邵音音的热情在无意中也伤害过我。我平日里不拘小节、穿着随便,经常是一袭布衣出入于香港上流社会。也许是她以为我买不起好衣服,有一天让人送来一大包她先生穿过的旧衣服。我顿时有受侮辱的感觉,从此就慢慢疏远她了。我在《成报》当总编辑时,她还打过电话,也是替朋友打抱不平的事托我。后来我自己也觉得过于敏感,偶尔还会和这位老大姐来往。
其他文献
某天聚会,一个朋友没头没脑地问我:“孩子在班上被同学欺负,该让他打回去还是怎么样?”她用希冀的眼神看我,好像我能给出一个奇妙的答案。  我很怕遇到这种一句话的问题。这种问题蛮适合出现在《奇葩说》里,正反双方都可以理直气壮地为真理而战,我立刻就能替他们想到观点:“打回去,并非一种足够成熟的有效解决问题的手段”;“不打回去,会让人得寸进尺,说不定最终成为校园霸凌的受害者。”哪一边当然都有道理,同时也都
几年前我做咨询,接待过一个失恋的男生。他的女朋友喜欢上了别人,连招呼都没打就走了。男生伤心且愤怒,黯然神伤地说:“她夺走了我的自信!”    这个说法很奇特。我问:“她怎么夺走了你的自信?”男生说,以前他很自信,现在,他觉得自己是彻头彻尾的loser。他用的词是“觉得”,说明这是他的一种感受。仔细体会这个说法,里面既有情绪化的成分,同时也暗含一种确定感,仿佛是说,我不应该觉得不自信。我问他:“那么
古语有云: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并肩作战的乐趣,是孙建平从跑步里修来的最大福祉。  平安跑马浪潮里有一支不得不提的中坚力量,就是孙建平领衔的产险队伍。他们个个身挟阳刚之气,持守着对运动的热忱。    然而,这种跑马氛围不是一天炼成的。从一个人跑步到一群人奋战,从个体坚持到集体共识,既有高管的带动,也需要员工的配合。此前团队里只有几个跑马“坚定分子”,慢慢地,奋发上进的精神感染到整个团队。在专业教练的助
我决定要把对抗衰老排上私人日程。  衰老的意识源自今年年初的一张合影,看到照片后,我感觉自己的脸大了一圈儿。因为几乎是在2014年的同一时刻,我也与这群人拍了合影。  再是4月份与高中同学会面,所有人都以“你变帅了”或是“你变漂亮了”作为多年不见的寒暄开场,待见我时,步调就惊人一致地转成了“你好像老了”。    这两件事情都对我打击过大。以前我总觉得自己顶着张年轻的脸不是件好事儿,因为瞧见我这张脸
第一任联合国秘书长特吕格韦·赖伊说这是“世界上最不可能干好的工作”。  2016年10月5日,联合国安理会举行了第六轮投票,67岁的葡萄牙前总理、原联合国难民事务署高级专员安东尼奥·古特雷斯成为“各方明确支持的新一届联合国秘书长人选”。  这是联合国成立七十余年来首次公开遴选秘书长。为保证女性和男性同样可以获得这一职位,本次秘书长候选人遴选过程中特别鼓励会员国提出女性参选人,13位参加竞选的候选者
祖父于1920年出生于广东梅县客家地区一乡村,他出生不久,曾祖父为了生计,离开妻子儿女(我祖父有一姐姐),跟随他人到南洋谋生。这一去便是多年。当年父子相见的情形,如果非要用诗来表达的话,就是“儿子见父不相识,笑问客从南洋回?”对于我这个没有血缘关系的长孙,祖父是很疼爱的  据说,我的曾祖母是个身材高大嗓门也大的大脚蛮婆。她胆大,有主见,与身材矮小、个性温和但又懦弱的曾祖父仿佛是两个世界的人。可能是
人人所熟知的“吾日三省吾身”,是曾子提的。哪三省呢?一反省替人办事有无尽心竭力,二反省与人交往是否坦诚真切,三反省老师(就是孔子)所教的东西可曾温习奉行?总而言之,就是“我今天都做错了些什么?对得起其他人吗?”  但你要知道曾子是什么人——71岁临终时,突然想起自己躺的席子是高官送的,档次高过自己的级别,不合“礼”,当即病歪歪地爬起来换席子,挣扎着换完席子,心满意足地死去——死都要克己复礼,没这种
《不成问题的问题》 里没有坏人,他们的小心机往往出于自私、懦弱、夹缝中求生存式的自保。梅峰抽离摄影机的道德判断,让观众得出自己的答案。而他把自己浸淫到各种资料里去嗅吸民国的气味、选择1950年的英国老库克镜头,又为人物命运的无奈和荒凉,打上了老照片般温润蕴籍的底色  1  电影《不成问题的问题》开拍前夜,导演梅峰跟摄影、美術工作到很晚,工作人员都离开之后,他一个人躺着,突然联想到张爱玲《小团圆》的
“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儿童文学是让儿童快乐的一种文学。我一开始就不赞成这种看法”  意大利博洛尼亚当地时间4月4日14时50分,2016年国际安徒生奖获奖者揭晓现场,中国作家曹文轩在欢呼声中向四周鞠躬致谢,摘下这一世界儿童文学领域的至高荣誉,实现华人在该奖项上零的突破。  国际安徒生奖有“儿童文学的诺贝尔文学奖”之称,表彰的是该作家一生的文学造诣和建树。中国此前有过多位作家及插画家提名该奖,包括曹
1989年3月23日,清早6点左右,我被舅舅叫醒,胡乱套上衣裤,一路跌跌撞撞小跑到医院。病房里除了妈妈,还有爸的一个老同事。爸爸很安静,就像睡着了一样。同事轻摸爸爸的额头,说了句,“兴杰,你走吧”,妈妈把氧气管从爸的鼻腔拔出来,我的脸埋在父亲半边枕头里,“哇”了一声,就那一声,再没哭出来。  那个3月,突然下起了冰雹,打得窗台砰砰响。父亲躺在病床上,听得到却看不见。他问我是不是下雨,我答下冰雹,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