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家煌集外遗文目录辑考

来源 :名作欣赏·评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yu8905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21世纪以来,由于纸质文献查阅更加便捷,复得民国文献数字化开放索取之契机,彭家煌散落在民国报刊上的诸多作品得以呈现。今按童话、杂文、小说等三个部分补辑彭家煌集外二十篇遗文篇的目录,以期推进 《彭家煌文集》的全面修订工作。
  关键词:彭家煌 集外遗文 小说 童话 辑佚
  彭家煌氏1933年秋病故之后,其遗文整理工作仅持续了数年即终止。20世纪80—90年代,严家炎、陈福康、杨义等先生先后发掘、考证出一批翔实的彭家煌生平与创作史料,代表成果为《彭家煌生平与创作年表》a (以下简称《年表》)。21世纪以来由于纸质文献查阅更加便捷,复得民国文献数字化开放索取之契机,彭家煌的诸多集外遗文得以呈现。今按童话、杂文、小说等三个部分辑考目录如下。
  一、童话部分
  彭家煌的童话主要发表在两类杂志上,先是《儿童世界》,后是《小朋友》。这两个杂志分别由商务印书馆和中华书局出版。彭家煌1923年从北京漂泊到上海之后,受湘潭黎氏黎锦晖、黎锦熙兄弟二人的帮助先后在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担任编辑工作,正是在这一时期彭家煌开始在杂志上发表杂文和童话;同时结识了他一生中的挚友——宁波人陈伯昂,至彭氏去世时二人一直保持着亲密的朋友关系,陈伯昂曾多次借款给彭家煌并设法为彭家煌找寻工作,解决其经济困窘问题 。b在彭家煌的生平创作中,童话的创作几乎一直贯穿其始终。从1925年2月在《小朋友》第150期发表第一篇童话《一个很长的故事》至1933年2月在《儿童世界》发表《骂贼的童子》,目前已知彭家煌创作的童话共计40篇。本次辑录《年表》未收童话目录7篇,按发表时间顺序排列如下:1.彭家煌:《达维德与火龙》,《京报》副刊《儿童》第37期,1925年8月27日出版;2.彭家煌:《半身的照片》,《儿童世界》1925年第16卷第12期,1925年12月19日出版;3.彭家煌 :《大奇的金手表》,《儿童世界》1925年第16卷第13期,1925年12月26日出版;4.韦公:《祝你健康》,《小朋友》1926年第237期,1926年11月4日出版;5.韦公:《可怕的争斗》,《小朋友》1926年第238期,1926年11月11日出版;6.韦公:《风声》,《儿童世界》1929年第23卷第10期,1929年3月9日出版;7.彭家煌:《骂贼的童子》,《儿童世界》1933年第30卷第3期,1933年2月1日出版。
  二、杂文部分
  彭家煌的杂文一般发表在同人创办的刊物上,1924年在湘潭黎氏兄弟创办的《中华国语励进会会刊》上发表两篇;1924年和1925年在《进德季刊》上分别发表杂文各1篇;1925年因为助编《教育杂志》,在该刊上发表杂文1篇 。c此外,《申报》副刊《自由谈》上也有不少彭家煌的作品。彭家煌的杂文带有典型的“五四”时代青年精神的印迹,“乡”与“国”是彭家煌思考的社会问题的两个基点。他既忧虑于故乡民众的生存困境,也尝试思考改变国家现状的发展路径。1931年彭家煌在《学友》杂志创刊号上发表两篇随笔,虽属杂文但更似小说。《优胜者》讲述的是供职于上海某机关的“我”,在故乡县城的一次闲逛中偶遇初中同学铁牛。从铁牛的叙述中,“我”得知这个当初有着体育特长的“校园英雄”,在军国民教育的误导下已经沦落为了一个贫病交加的“无用之人”。“我”在对这个曾经的“优胜者”的不幸经历深表同情时,也产生出一种与青春告别的感伤情绪。在《严肃主义》中,彭家煌则用幽默讽刺的笔调讲述了一个对异性充满恋爱的想象却故作严肃矜持的青年学生田秋野,他在偶然听得一位名人关于“严肃主义”的演讲之后,在“革命”和“恋爱”之间产生了“选择的困惑”,却最终受“情爱”的驱使而写下“如果失恋,决心自杀”的情书。本次辑录《年表》未收杂文目录7篇,按发表时间顺序排列如下:1.彭家煌:《高级小学以上的学校的入学试验应添试国语话》 ,《中华国语励进会会刊》1924 年第1期,1924年3月出版;2.韫松:《睡乡》,《中华国语励进会会刊》1924 年第1期,1924年3月出版;3.彭家煌:《民国八年乡居的回忆》,《进德季刊》1924第2卷第4期,1924年1月出版;4.彭家煌:《狭义的自尊与广义的自尊》,《进德季刊》1925第3卷第4期,1925年4月出版;5.彭家煌:《论国家主义的教育》,《教育杂志》1925年第17卷第8号,1925年8月20日出版;6.韫松:《巴黎街上骂娘》,《申报》1926年4月19日,第11页;7.彭家煌:(随笔两则)《优胜者》和《严肃主义》,《学友》1931年第1卷第2期,1931年7月30日出版。
  三、小说部分
  彭家煌集外遗文中的小说发现于两类报刊中,数量最多的是《中央日报》副刊,其次《民国日报》副刊。这些小说系彭家煌在1927—1930年间创作,但是为何没有收入彭家煌任何小说集中,可能与彭家煌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关系密切。大约在1930年年底,彭家煌加入“左联”,由于这种身份上的认同,他可能不愿提及自己曾经发表在国民党官方报纸上的作品,因此在编订小说集出版时彭家煌或可能有意不收。我们也可以推测,彭家煌最迟于1931年1月加入了“左联”,因为自1931年1月之后他在国民党官方报纸《中央日报》上未再发表小说。值得注意的是,题名《援助》的中篇小说,最初曾在《中央日报》上以《局长的朋友》为题连载,彭家煌曾对这部作品的内容作了略微改动。在彭家煌已出版的小说集中,《喜讯》的再版較多。彭家煌似为小说集《喜讯》写有一个序言,胡从经先生曾撰文谈及该序写于1933年8月22日,第二天彭家煌就因病住院,不久后在医院去世 。d但是根据今天从上海图书馆、安徽大学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聊城大学图书馆等处查阅,1933年12月现代书局初版《喜讯》中并未有序,而复兴书局1936年5月再版本却在目录页上印有“序”的字样,正文中却缺失,此情况在安徽大学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聊城大学图书馆所藏版本中均相同;《喜讯》的序言是否被国民党审查机构抽去,还是存在于部分未经审查的版本中尚需作进一步的查证。本次辑录《年表》未收小说目录6篇,按发表时间顺序排列如下:1.彭家煌:《墙壁》(小说),《民国日报》1928年4月16日,《觉悟》副刊 。2.家煌:《局长的朋友》(连载小说)——《局长的朋友》(一、二),载《中央日报》1930年8月8日《青白》副刊;《局长的朋友》(三),载《中央日报》1930年8月9日《青白》副刊;《局长的朋友》(四),载《中央日报》1930年8月10日《青白》副刊;《局长的朋友》(五),载《中央日报》1930年8月11日《青白》副刊;《局长的朋友》(六),载《中央日报》1930年8月12日《青白》副刊;《局长的朋友》(七),载《中央日报》1930年8月13日《青白》 副刊。3.彭家煌:《头等旅客》(连载小说)——《头等旅客》(上),载《中央日报》1930年9月23日《青白》副刊;《头等旅客》(下),载《中央日报》1930年9月24日《青白》副刊,结尾署“十九年九月十七日初稿”。4.彭家煌:《养病》 (连载小说)——《养病》 (一),载《中央日报》1930年11月17日《青白》副刊;《养病》(二),载《中央日报》1930年11月18日《青白》副刊;《养病》 (三),载《中央日报》1930年11月19日《青白》 副刊;《养病》 (四),载《中央日报》1930年11月20日《青白》副刊;《养病》(五、六),载《中央日报》1930年11月21日《青白》 副刊。5.彭家煌:《失眠症》 (小说),载《中央日报》1930年12月19日《青白》副刊, 结尾署“十九年十二月十六日初稿”。6.彭家煌:《那一场》(连载小说)——《那一场》(一),载《中央日报》1931年1月10日《青白》副刊;《那一场》(二),载《中央日报》1931年1月11日《青白》副刊;《那一场》(三、四),载《中央日报》1931年1月13日《青白》副刊;《那一场》(续),载《中央日报》1931年1月14日《青白》副刊,结尾署时间“一九,一二,二五”。
其他文献
从2008年出道,9年来,从当年的《战国》到如今的《长城》,景甜颜值一直在线,然而演技则备受诟议。这几年景甜的资源貌似更加开挂,不但大小银幕全面开花,而且成功登上国际影坛。合作过的大咖从成龙到周润发,从马特·达蒙到抖森……伴随着她的话题就是“景甜后台”“景甜‘金主’是谁”“景甜家庭背景揭秘”“景甜为什么一直是女主”等等关于景甜“背后的神秘力量”的八卦。而面對质疑,景甜把委屈和失落统统咽回了肚子:“
摘要:当代中国处于高歌猛进的现代化进程中,王一川先生将马歇尔·鲍曼( Marshall Berman)提出的现代性体验放置在中国语境下,指出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现代性应该包括普通人日常生活在内的整个生存方式的现代性。因此鲍曼提出现代性体验中的断裂感和旋涡困惑在普通中国民众的当下日常生活中体现得最为淋漓尽致。贾樟柯的《世界》描绘的正是中国语境下的普通个体,特别是底层人物在社会转型期的日常生活,为考察中
摘 要:祁同伟作为周梅森力作《人民的名义》中圆形人物形象的典型代表,其性格刻画具有多层次、多侧面、立体化的特点。本文试从祁同伟形象的流动性、多面性和始终具有稳定的性格轴心三个方面着手,对祁同伟人物形象做全面深刻的剖析和解读。  关键词:《人民的名义》 祁同伟 圆形人物  由周梅森创作的宣扬主旋律和正义清廉的反腐力作《人民的名义》中有许多正能量角色,如侯亮平、陈岩石等,都令人肃然起敬,但社会的多面性
摘 要: 常书欣的IP小说塑造了六类不同的人物形象:一是草根主人公,二是草根男主人公的家人,三是各类罪犯或对手,四是公检法体制内的各级领导、警察等,五是众多美女形象,六是每个男主人公的众多混混兄弟和吃货胖子兄弟。其中,那一群草根混混兄弟与一干不同类型的美女都是小说中人物关系的标配。草根男主人公与各类罪犯是直接的敌对关系,与体制内的警察等既有矛盾也有并肩战斗,与美丽能干的美女分分合合,与混混兄弟打成
摘 要:《烛之武退秦师》是人教版高中必修一的第一篇文言文,选自左丘明的《左传》。此文主要记述了在秦、晋围郑的紧迫形势下,郑国大臣烛之武仅凭口舌说服秦伯退兵的史实。文中运用大量笔墨记述烛之武如何说退秦师,语言精炼又环环相扣,层次分明,句句直击人心,具有撼人的逻辑力量,其中意蕴在细细品味中缓缓展现。  关键词:烛之武 比较法 说辞 细读  《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题目为后人所加,是中
摘 要: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文坛,在风起云涌的社会大环境下,许多作家都通过自己的描写来为新旧思想的更迭提供助力。但同样的,1949年之后的女性的出路问题也是一些作家坚持思考与表现的主题,沉樱便是其中一名。本文意在从《喜筵之后》 的女主人公茜华出发,分析沉樱笔下娜拉出走后知识女性在面对爱情、婚姻、家庭、友情时的彷徨与迷茫,并对其中原因进行简单分析。  关键词:沉樱 《喜筵之后》 知识女性 婚恋关
摘 要:新世纪以来,刘震云以寓言化的写作方式,表达他对人类生存困境的思考:人的孤独、欲望与向死而在的恐惧。刘震云对人性的深入刻画,对人类生存状态的深刻揭示及其小说中所表现的价值关怀,发人深思。  关键词:寓言化 孤独 欲望 向死而在 恐惧  新世纪以来,刘震云试图跳出现实主义创作的藩篱,探索人类的生存境遇。当乡土与自我、城市与农村、历史与现实、物质与精神等多重因素纠结在一起,现实主义的表达方式远远
摘 要:在中国诗坛众多的送别诗中,范成大的七言绝句《横塘》别开生面,描绘了一幅风景秀美、情深意浓的苏州水乡特色的横塘送别图。诗人的一次横塘送别,引发出千古人生送别的感慨,于是将横塘的石桥朱塔、细雨垂杨诉诸笔端,把深沉的依依惜别之情融入横塘水乡的美丽风光中,借景寓情,以景结情,韵味悠悠,含蓄隽永,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关键词:范成大 横塘 送别 水乡特色 审美价值  在中国诗坛上,送别诗是一个重要
报载,一位领导干部原来是很积极的微信达人,常在朋友圈里发布一些信息和图片。最近不知何故突然停发,成了“潜水员”。人问其故,答曰:“我发一张自写书法的照片,被表扬得自己脸红;晒一次跑步健身的成绩,收獲点赞无数;上传一张孩子的照片,被盛赞到无以复加。我实在受不起那么多真真假假的跟帖颂扬和点赞,不如沉默是金吧。”  这位领导干部很清醒,知道自己的水平能力与真实分量,也看出来微信上那些对自己热情过分的点赞
摘 要: 《清末民初上海石印鼓词小说的出版与传播》是一部关于鼓词小说的断代史、传播史和文化史研究的力作,具有填补学界研究空白的价值与意义。它集文献、传播、文化、文学为一体,对清末民初上海出版的石印鼓词小说的时代背景、技术基础、文本内容、出版和传播状况等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和分析,为鼓词小说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借鉴。  关键词:《清末民初上海石印鼓词小说的出版与传播》 说唱文学 出版 传播  鼓词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