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泵入用于食管癌术后家庭肠内营养效果的回顾性比较研究

来源 :中华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nterg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持续泵入用于食管癌术后家庭肠内营养的效果与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11月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胸外一科接受食管癌切除术并于出院后接受肠内营养支持的10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88例,女性20例,平均年龄62岁(范围:44~78岁)。根据患者接受的营养支持方式分为营养泵组(56例)与普通管饲组(52例)。分别采用χ2检验、Fisher精确概率检验、t检验比较两组肠内营养支持的近期安全性、耐受性、完成情况及体重维持情况。

结果

营养泵组出院后至术后2个月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普通管饲组(4/56比11/52,χ2=2.393,P=0.035),总体肠内营养并发症发生率较低(5/56比26/52,χ2=22.225,P=0.000),营养泵组营养支持达标率高于普通管饲组(55/56比23/52,χ2=39.167,P=0.000)。营养泵组出院后4周体重较出院时减轻程度低于普通管饲组(0.13 kg比3.90 kg,t=7.720,P=0.000)。

结论

食管癌手术出院后持续泵入肠内营养能够提高患者安全性,有利于出院后体重的维持,增加管饲肠内营养耐受性,保障营养支持的有效完成。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微滴数字聚合酶链反应法(ddPCR)检测晚期肺腺癌患者血浆循环肿瘤脱氧核糖核酸(ctDNA)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5月至2017年4月在北京胸科医院确诊的初治晚期肺腺癌患者共136例,突变扩增系统(ARMS)检测肺癌肿瘤组织中EGFR基因突变情况;ddPCR和ARMS技术检测血浆中EGFR的基因突变情况。EGFR敏感突变患者均接受比较不同检测技
期刊
期刊
目的比较布鲁氏菌性脊柱炎和结核性脊柱炎的X线、CT、MRI特征以及其对鉴别诊断的意义。方法收集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和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14年1月至2017年8月经临床、检验科或病理科确诊为阳性的10例布鲁氏菌性脊椎炎和20例结核性脊柱炎患者,对其X线、CT、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提高对两者的鉴别诊断。结果10例布鲁氏菌性脊柱炎有8例仅位于腰骶椎,1例仅位于胸椎,1例位于颈椎和胸椎,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我国机器人胃肠外科历经10年的发展,尽管机器人手术系统装配数量不多,但开展机器人胃肠手术的中心和手术例数逐步增加。机器人胃肠外科医师利用机器人的优势开展了各种复杂程度高、技术难度大的手术,均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同时相关临床研究获得高度重视,有关机器人胃肠手术的国际文献发表数量逐年增加。加快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机器人手术系统,进一步规范机器人胃肠手术的临床应用是未来需要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