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大监督权的正式确立以“五四宪法”为起点,伴随着宪法的修改和相关法案的出台,人大监督制度也经历了“确立-缺位-虚置-复位”的曲折发展与多次变迁。2006年8月监督法的出台,进一步规范了人大常委会实施监督的形式和程序,通过对七种监督形式的细化,突出了监督重点,强调监督实效,并始终贯彻“监督者受监督”的理念,使我国人大监督权从宪法的原则性规定落实到了实践操作的层面。综合现有的十余部相关法律法规,我国人大监督权是涉及多主体、多对象、多项内容的复杂体系。为更清晰地梳理和掌握这一复杂规范体系,基于对权力结构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