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不同胎龄早产儿维生素D状况,并评价其与骨定量超声值的关系。
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测定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在广州市花都区妇幼保健院出生的早产儿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并应用Omnisense定量超声仪测量其左侧胫骨中段骨超声传播速度(SOS)。根据胎龄将早产儿分为A组(胎龄28~32周)、B组(胎龄32+1~34周)、C组(胎龄34+1~36+6周),比较3组间25-(OH)D水平和SOS值,并分析25-(OH)D水平与SOS值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A、B、C组早产儿血清25-(OH)D水平分别为(41.65±21.15) nmol/L、(47.15±19.78) nmol/L和(49.35±19.93) nmol/L,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441,P=0.012)。3组早产儿维生素D充足与非充足(非充足包括不足、缺乏)的比率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38,P=0.023)。A、B、C组早产儿骨定量SOS值分别为(2 787.85±123.01) m/s、(2 865.12±129.44) m/s、(2 908.59±124.01) m/s,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8.716,P=0.000)。早产儿25-(OH)D与SOS具有正相关(r=0.084,P=0.024)。
结论早产儿普遍存在维生素D水平不足或缺乏,胎龄越小,发生率越高。骨定量超声值与血清维生素D水平呈正相关,二者均随着早产儿胎龄的增加而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