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腺肽α1对大鼠脓毒症的影响

来源 :中华麻醉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hai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胸腺肽α1对大鼠脓毒症的影响。

方法

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120只,体重250~300 g,7周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假手术组(S组,n=24)、脓毒症组(CLP组,n=48)和胸腺肽α1组(T组,n=48)。采用改良的盲肠结扎穿孔法制备大鼠脓毒症模型,于右颈静脉行腔静脉置管接微量泵输液装置。S组开腹,只翻动盲肠,不结扎穿孔,每天静脉输注全静脉营养液60 ml,输注3 d;CLP组造模成功后,每天静脉输注全静脉营养液60 ml,输注3 d;T组造模成功后,每天固定时间皮下注射胸腺肽α1 0.18 mg/kg,同时静脉输注全静脉营养液60 ml,共3 d。CLP组和T组各取24只大鼠,观察造模后3 d内的生存情况。分别于造模后12、24、36和72 h时,每组取6只大鼠,取颈静脉血标本8ml,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Treg细胞和Th17细胞的水平,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IL-10、IL-17和TNF-α的浓度,计算IL-10/TNF-α比值。

结果

与S组比较,CLP组外周血Treg细胞水平造模后24 h时降低,造模后36和72 h时升高,造模后各时点外周血Th17细胞水平、血清IL-10、IL-17和TNF-α的浓度升高,造模后36和72 h时IL-10/TNF-α比值升高,T组造模后72 h时外周血Treg细胞和Th17细胞水平升高,造模后各时点血清IL-10和IL-17的浓度升高,造模后12和24 h时血清TNF-α浓度升高,造模后36和72 h时IL-10/TNF-α比值升高(P<0.05);与CLP组比较,T组造模后36和72 h时外周血Treg细胞和Th17细胞水平降低,血清IL-10和IL-17的浓度、IL-10/TNF-α比值降低,造模后72 h时血清TNF-α浓度降低,造模后3 d内生存率升高(P<0.05)。

结论

胸腺肽α1可通过改善细胞免疫功能,减轻大鼠脓毒症。

其他文献
目的评价呼出气冷凝液(EBC)IL-6和IL-8浓度预测CPB心脏手术患者术后ARDS的准确性。方法择期在CPB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42例,性别不限,年龄18~64岁,ASA分级Ⅱ或Ⅲ级。分别于气管插管后即刻(T1)、停CPB即刻(T2)、手术结束前30 min(T3)和术后4 h(T4)时,收集患者EBC标本,并采用ELISA法测定EBC IL-6和IL-8的浓度。根据术后7 d是否发生AR
目的评价腰交感神经节脉冲射频术对糖尿病神经痛的疗效。方法选取糖尿病神经痛患者48例,年龄45~75岁,病程4~7年,性别不限,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24):对照组(C组)和脉冲射频组(P组)。C组常规药物治疗,P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行双侧腰交感神经节脉冲射频术。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时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TNF-α、IL-6水平。于治疗前、治疗1、2和4周时行VAS评分。于治疗4周时记
目的采用离体实验探讨低温缺血再灌注后不同程度心律失常大鼠的心肌电生理特征。方法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2~3月龄,体重300~400 g,成功制备Langendroff离体心脏灌注模型16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8):对照组(C组)和低温缺血再灌注组(I/R组)。采用全心低温(4 ℃)停灌60 min再灌注30 min的方法制备离体心脏低温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记录再灌注期间心律失常的发生
目的调查国内无痛气管镜诊疗麻醉开展的情况。方法2018年12月至2019年2月,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通过微信向调查范围内医院麻醉科相关人员发起电子问卷调查。调查主要包括3方面内容:医院基本信息、气管镜诊疗麻醉开展情况及具体管理方案。结果总共向326家医院发出参与调研答卷,有261家医院回复,回复率为80.1%。参与问卷的261家中,有34家回复无相关疾病,故有效问卷为227份,答卷有效率为87.
期刊
目的评价DHA对七氟醚诱导小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方法N9小鼠小胶质细胞,以1×106/ml的密度接种于培养板(1 ml)或培养皿(10 ml)中,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18):对照组(C组)、DHA组、七氟醚组(Sevo组)和DHA+七氟醚组(DHA+Sevo组)。C组不给予药物处理;DHA组和DHA+Sevo组在含25 μmol/L DHA培养基中培养;Sevo组和DHA+Sevo组置于
目的评价自噬在七氟醚麻醉致老龄小鼠认知功能减退中的作用及其与神经发生的关系。方法SPF级雄性健康C57小鼠45只,20~22月龄,体重25~35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15):对照组(C组)、七氟醚麻醉组(S组)和雷帕霉素组(R组)。R组每天腹腔注射雷帕霉素0.2 mg/kg,S组和C组每天腹腔注射等量溶剂二甲基亚砜,均连续注射7 d。S组和R组于第5天给药后开始吸入3%七氟醚2 h,
目的评价围术期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7(Th17)及其效应细胞因子与全麻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关系。方法择期全麻下行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96例,年龄65~86岁,ASA分级Ⅱ或Ⅲ级,性别不限,分别于术前3 d及术后1、2、3和7 d时采用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估表(MoCA)评价认知功能,采集空腹静脉血样,检测Th17细胞百分比及血清IL-22和IL-17浓度,根据术后7 d是否发生PO
期刊
目的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比较术后切口局部浸润与硬膜外镇痛用于肝切除术患者的效果。方法于2017年11月检索中英文电子数据库。纳入切口局部浸润与硬膜外镇痛用于肝切除术后镇痛的临床研究。结果最终纳入5篇文献,共827例患者,切口局部浸润患者598例,硬膜外镇痛患者229例。结果显示术后24和48 h活动时硬膜外镇痛效果优于切口局部浸润。与硬膜外镇痛比较,术后切口局部浸润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描述性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