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痞消治疗亚硝基胍诱发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的作用机制研究

来源 :中医药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4soph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胃痞消对大鼠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的治疗效果及其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造模组.造模组大鼠采用MNNG(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饮水液自由饮用、饥饱失常、40%乙醇和雷尼替丁溶液交替灌胃法制备CAG大鼠脾虚证模型,连续8周.造模成功后,将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胃痞消组、胃复春组.从第9周起,胃痞消组予胃痞消灌胃[20 g/(kg·d)],胃复春组予胃复春灌胃[0.4g/(kg·d)];从胃液分泌、血清学等角度观察胃痞消对大鼠胃黏膜的影响.结果:胃痞消组和胃复春组大鼠体质量、胃游离黏液含量、血清PGI、PGE2含量均高于模型组(P<0.05),血清VIP、TGF-α含量均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胃痞消对CAG大鼠模型具有治疗作用,可增加大鼠的体质量,促进胃液分泌,提高血清PGI、PGE2含量,降低血清VIP、TGF-α含量.
其他文献
基于对已有中西医联合多学科综合治疗团队(MDT)诊疗模式的认识及临床实施过程的经验总结,探讨中西医联合MDT模式在肝癌治疗中的目的和方式,并指出中西医联合MDT模式的要点是
目的:观察针刺对盆腹腔粘连重复剖宫产产妇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择期行重复剖宫产术并在术中发现合并盆腹腔粘连的产妇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两组均按照择期
目的:分析中药制剂临床发生的不良反应并探讨相关药物管理的改进方法.方法:回顾分析了自2014年2月至2016年3月在我院因临床使用中药制剂而引发不良反应的194例病例,根据患者
目的:探讨加味乌梅丸治疗女性更年期焦虑状态的疗效.方法:将8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更年期焦虑状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40)与对照组(n=40),其中治疗组予加味乌梅丸联合盐酸文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