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背景下事业单位会计管理的创新模式分析

来源 :企业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yyj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的事业单位也取得了更好的发展,很多的事业单位开始了自身的改革和创新,以更好的应对社会的发展,做到与时俱进。本文主要讲述了现阶段事业单位会计管理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我国事业单位会计管理模式的多种创新形式,以及促进会计管理模式有效实施的配套措施。
  关键词:新形势背景;事业单位;会计管理;创新模式
  在新形势下,事业单位的会计管理工作直接关系着事业单位的发展,以往传统的事业单位会计管理模式是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的,这些问题都是需要进一步妥善的解决的。通过对新形势下事业单位会计管理工作模式的创新,可以更好的促进事业单位的发展和进步,从而更好实现其服务价值。
  一、事业单位会计管理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一)事业单位会计管理工作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在我国的事业单位中,会计的管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对促进我国事业单位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很多事业单位的会计管理工作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也没有真正的发挥会计管理工作应有的价值,而且并没有将会计管理的相关工作真正的融入到事业单位的其他工作中去,使得财务管理应有的监管功能难以正常发挥。而且,很多事业单位由于会计管理人员的素质不高,或者是受到领导不重视的影响,很多的会计管理工作者也没有很好的认识到工作的重要性,不能很好的执行相关的规定,致使很多的会计管理工作出现漏洞[1]。
  (二)会计责任主体不明确,会计队伍力量薄弱。在很多的事业单位内部,开始创设了一个总体的会计核算中心,也就是对所有的会计单位的会计信息进行整合,但是实际情况是,很多的事业单位并没有明确会计的责任主体,一旦出现问题,很难找到具体的需要负责的部门或者是个人,这就对会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带来了阻碍。而且,很多的事业单位中,并没有完备的会计工作队伍,很多工作人员都是从其他部门临时抽调的,并不能很好的胜任这一工作。
  (三)传统会计管理体制与当前实际情况脱节。我国的改革在各个环节中逐渐的开展,很多的行政事业单位也不断的进行着一系列的改革,比如说随着行政事业单位改革开展的日益深入和透彻,越来越多的事业单位的主管体制开始被撤销,很多部门变成了无主管的模式。这就使得传统的会计管理模式受到了挑战,越来越不适应时代的发展和进步。我国事业单位的会计主管部门已经形成了以主管部门为依托的管理模式,但是现阶段却难以对会计部门的下属行使号召和组织的权利,导致会计管理工作失去了依托[2]。
  二、事业单位会计管理模式的多种创新形式
  (一)会计核算中心模式。会计核算中心模式是指在业务上归属于主管部门或者是财政部门指导或者是领导的,隶属于行政主管或者是财政部门的管理模式。会计核算中心模式是使单位的财务,集中的办理会计监督业务或者是会计核算业务,并且在保证单位财务资金所有权和财务自主权不变的原则下,及时的向各部门提供他们所需要的具体的财务信息的核算工作。在会计核算中心模式的指导之下,很多单位都不再单独的设置会计部门,而是由会计核算中心进行统一的核算,分别负责不同的领域和部门,掌管不同类型的工作,集中进行会计核算工作的管理模式。这种模式对于会计工作的集中和统一具有重要的作用,有利于事业单位会计管理模式的创新和管理。
  (二)财务集中支付模式。所谓财政集中支付模式,是指在事业单位中,当所有的会计工作和与之相关的信息都交由专门的负责单位集中处理,让承担着全面预算的单位进行所有资金的收付结算,这就是财务集中支付模式。运用财务集中支付模式进行会计管理时,要秉承着一定的原则和方式,也就是“封闭运行、分户核算、集中支付、责权不变”的原则,通过这样的管理,可以更好的实现会计管理模式的创新。
  三、促进会计管理模式有效实施的配套措施
  (一)完善会计法规体系和相关的规章制度。我国事业单位的会计管理工作开展的并不完善,很多的法律法规对会计的管理活动缺乏一定的束缚和制约,使会计管理中存在着很大的疏忽和漏洞,因此,为了保证和规范会计信息管理的重要内容,就必须要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相关的审计准则和会计准则,只有做到法规体系的完善,才可以保证会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为了做好法规建设,必须要做的就是建立规范的、系统的、科学的会计法律规范体系,使我国的会计体系在保证我国会计管理顺利开展的同时,做到与国际接轨,充分的发挥其作用。除此之外,要想做好会计管理的创新工作,还要建立健全相关的会计规章制度,这些制度包含着核算监督制度、机构管理制度、内部控制制度等,通过严格的贯彻执行这些制度,来保证我国会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培训工作。在事业单位中,很多的会计管理人员并不是真正的了解自己所负责的工作,很多的相关人员并不是专业的会计管理者,他们很多人都是从别的部门临时抽调来担负这一工作的。而且,即便是专门从事这一工作的人员,他们的基本专业知识和工作素养也是不高的,因此,为了实现会计管理工作的创新模式探讨,必须要不断的提高会计工作者的知识涵养和专业素质。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活动,严格的按照国家颁布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进行培训,并且要按照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会计法等对工作人员进行规划。开展培训活动的基本目标就是丰富会计工作者的基本知识含量,提高他们的自身素养,让这些工作人员可以很好的、熟练的掌握个基本的环节和规定以及具体的相关要求,并对各个创新形式能够熟练的掌握和操作,为实现会计管理工作的模式创新服务。
  (三)建立健全会计监督机制。在新形势的背景之下,事业单位的会计管理是一种协调利益的有效的方式,会计管理工作存在着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因此,为了更好的保证会计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实现会计管理模式的创新,就必须要加强对会计工作的监督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建立健全会计监督机制,有利于促进会计管理创新模式作用的有效发挥,促进事业单位会计管理工作更好的开展。所谓会计监督管理机制,就是对会计管理工作中出现的违法违纪行为进行惩处,从而增强会计法规的严肃性;加强对会计的法律监督,强化执法力度,做好会计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教育工作,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严、执法必究;与此同时,还要在事业单位内部建立相应的监督和制约工作,健全会计部门内部的控制制度,突出内部约束和内部控制机制,强化自我管理。
  (四)解决好会计人员的待遇问题。从一般意义上来讲,会计工作是具有很强的专业性的工作,一些事业单位并没有非常适用的会计工作人员,甚至在很长时间造成会计工作人员的短缺和不足,除了会计工作人员本身数量的减少,还有可能就是会计薪酬的不合理。事业单位的领导要解决好会计的薪酬问题,让会计工作者很好的获得物质和精神上的满足。因此,要做好会计管理人员的隶属工作,处理好会计工作人员的薪酬、工资、福利待遇以及奖金等,让所有的工作人员能够在一个平等的环境中进行公平的竞争,更好的做好本职工作。
  结束语:我国的事业单位是具有非盈利性质和服务性质的单位,我国事业单位就是以“非营利性”为目标。通过对我国事业单位会计管理工作的创新管理,我们发现,很多的事业单位会计管理工作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比如说财务工作未受到应有的重视、传统会计管理体制与当前实际情况脱节、会计责任主体不明确等,这戏都是需要改变的。通过进行会计管理模式的创新,更好的促进事业单位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 孔万生.浅谈事业单位会计管理的有效途径[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2,21(14):21-22
  [2] 彭宇飞.《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征求意见稿)》中统驭定位的剖析[J].会计之友.2012,12(24):32-33
其他文献
在心理咨询门诊,忧心忡忡的母亲对医生说,儿子刚进大学时,成绩上等(其子说那是出于中学时学习的惯性,一种压力下产生的本能);半年以后中等(由惯性学习转入自觉学习形式看不看
星期天下午,我对着镜子大眼瞪小眼——无聊。哎,上网去!  我给自己取了个名字——“小龙女”,这名字果然有号召力,引来不少人打招呼。  “你为什么叫这个名字?你是个像‘小龙女’一样温柔漂亮的超级大美女吗?”一个叫“阳光灿烂”的问我。  “当然啦!你呢?为什么叫这个名字?”  “我是一个标准阳光型男孩。”  “是吗?我又看不到,谁知道你是不是一只青蛙!”  “那我也看不到你,谁知道你是不是一只恐龙!”
2016年前5期《企业文明》定位准确、内容丰富,良好展示和提升了企业软实力,很有看点.rn一、《企业文明》以“文明创造价值”为核心理念,通过倡导新的企业观念、传播新的企业
期刊
摘 要:本文主要从中国影子银行的定义、存在形式及发展现状,影子银行蕴含的主要风险等方面展开分析,提出加强影子银行管理防范风险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影子银行;运行风险;对策建议  一、研究背景  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重创了全球经济金融体系,至今已持续五年时间,但是这场危机所带来的经济社会效应和深远影响尚未完全显现,全球经济环境复杂多变、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在分析危机动
通过对我国农业投资主体结构的演变历程进行分析,充分认识我国农业投资主体结构存在的问题,寻求完善我国农业投资主体结构的思路.为农业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做一点贡献.
目的:讨论情商管理应用在护理工作中的效果。方法:将泌尿、胸外科住院患者共192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针对病情的传统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运用情商管理
年轻的父母,当你注视襁褓中的婴儿时,你一定会发现,尽管小家伙还不会说语,但他会笑,有专家说幼儿每天笑的次数是成年人的几十倍。不知是否可信,但我相信,即使再爱哭的孩子也
期刊
改革农村区域经济经营体制,能有效地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升,增进农民、农业、农村的经济效益.通过分析农村区域经济经营体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新的农村区域经济经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各大小城市的新区域——城郊迅速崛起,成为城市化进程过程中的一个新亮点.城郊作为“农村之首,城市之尾”,是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纽带.但随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