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以分析小说的文学价值和文化符号作用为主。作者力图呈现劳氏大胆的性爱场景描写对二十世纪文坛的冲击,以及《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如何穿越时空,跨越种族文化的障碍,影响渗透到电影、音乐、时尚等领域。人文关怀让劳伦斯背负着女权主义的斥责,却最终将女权主义运动推向了一个更加理性的高度。
关键词:劳伦斯;文化符号;时尚;音乐;电影电视
1928年查泰莱夫人初次登场,距今近90年。作者劳伦斯的名字、查泰莱夫人的头衔以及这部名著早已成为文化符号。必须承认的是20世纪初查泰莱夫人头上的光环只是一种错觉,因为那时此书的主要消费群是发了情的性瘾者,宁愿出高价也要一睹这本他们心中的“爱经”。一时盗版猖獗,未授权的版本在黑市的销量惊人。劳氏本人极其崇拜上帝赋予男性的阳物力量,以至于他在自己的最后一部作品中毫不掩饰地对其进行了歌颂。女权主义谴责他贬低女性,视女性为泄欲工具。然而勞氏坚信性本身不应该存在歧视,因为阳物的力量并不具备侵略进攻性,相反它是温柔的,没有女性的身体,它毫无意义。阳物之力只有通过男女之间和谐的关系才能得以实现、发挥。在给挚友乔治的信中劳伦斯这样写道:“阳物之力的漫不经心和自发性需要两性的复苏”。他希望人类能够回归田园牧歌的农业社会,在那样的年代生命之源没有受到工业的污染。当然劳伦斯太过天真和怀旧,历史的车轮不可逆,工业化的进程无法抵挡。如果说工业榨干了人类的活力,那么今天人类已经跟恐龙一样灭绝了。劳伦斯的阳物疗法显然是一张错误的处方,但是如果他还健在的话一定会很高兴的看到,如今他的理论被赋予了新的含义。正是工业的高速发展和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让两性危机无处藏身。性解放运动挑战了男性至上主义又滋养了女权主义。硝烟弥漫、经久不散。今天的男女已经学会了妥协。性别议题可以在圆桌上开诚布公。而我们从书中学会的是推心置腹的交流。遗憾的是,由于社会的偏见以及个人的因素,劳伦斯过分强调阳物崇拜,使得读者忽略了他的人文关怀:男人女人的结合不能没有交流。
公众对《查泰莱夫人的情人》的态度一直忽冷忽热。曾经基督教将其打入深渊,而后随着女性主义的壮大,查泰莱夫人又被推上了神坛。在新的时代,除了传递性的信息之外,这本书还倡导了个人生活方式的选择。查泰莱夫人也不再是生活在维多利亚时期道德规范下的柔弱女子。在虚构的由男性角色主导的世界里,她扭转了局势,占了上风。劳伦斯因为创造了康妮这个角色而享誉全球。时尚T台上风云变幻,汤姆福特在20世纪90年代末大打性感牌,让濒临破产的品牌起死回生。展示性感成为了独立女性自我表达、悦己的方式。女为悦己者容已成过去。在音乐领域,女性创作人层出不穷,她们抒发快乐、悲伤的情绪,维护女性尊严,敢于表达对灵与欲的追求。梅西·埃丽奥特在歌曲“One Minute Man”中难掩自己对坚持不到一分钟的男人的鄙视,但她并不因此而难为情。康妮也有同样遭遇,劳伦斯这样写道“康妮始终无法在丈夫偃旗息鼓之前达到高潮。”康妮渴望一位拥有真正男子气概,能够共覆云雨的男人出现。美国歌手阿奎莱拉,才华横溢、离经叛道,在自己的大热单曲中毫不留情的批判了男权社会的双重标准。“Call me a bitch cos I speak what’s on my mind.”
电影电视媒体的先天优势使它们成为了思想观念传播的最佳载体。美国家喻户晓的付费电视台HBO出品过一部名叫《欲望都市》的电视剧,简称SATC,6季共94集,播出期间万人空巷、获奖无数,成为电视史上当仁不让的传奇经典。它是第一部以女性视角来探讨性话题的电视剧,剧中的男性角色都沦为了配角,在四位独立自信、光彩夺目的曼哈顿精英女性的生活中,他们都只是过客。该剧台词幽默睿智、犀利而发人深省。剧情揉合了众多令人尴尬的性经历,精湛的表演却意外让观众产生了共鸣,拍案叫绝。四位主角当中夏洛特是最天真保守的一位。她一心只想找到真爱,嫁做人妇,享受天伦之乐。出身中产的她择偶标准颇高,直到英俊富有的医生特雷出现她才芳心暗动。夏洛特在看似完美的初婚中活生生演绎了现代版查泰莱夫人。书中的情节被植入到电视剧本当中,长在蓝血家庭的医生丈夫,拥有奢华庄园和体魄健壮的年轻园丁。医者不自医,特雷长期心理性阳萎,夏洛特有苦难言。尽管婚前两人第一次糟糕的性接触让夏洛特感情上很受伤,但是她坚信婚后爱情能战胜一切,况且性爱不是婚姻的全部。当康妮还在求学之时,她也认为婚姻是一生的承诺,婚后在一起的时间能弥补修复一切。夏洛特没有放弃,特雷会好起来,还有诗和远方。当她好意询问特雷是否需要她的帮助时,特雷脱口而出:“你可以嫁给我!”对于他来讲,婚姻能够让他合法地拥有一位毫无怨言接受他不举的妻子。婚后他不会再因顽疾而困扰,因为他已经找到了良方:妻子的沉默。蜜月无蜜,旅行结束后夏洛特意识到自己的婚姻就是一只山寨的芬迪皮包。对灵与肉交流的渴望让这位现代版的查泰莱夫人最终没能抵挡住园丁健硕身体的诱惑,与其在庄园的树丛中热吻起来。
夏洛特是幸运的,面对千疮百孔的婚姻,她无需独自垂泪到天明,失婚的她不会被世人唾弃诅咒,观众只关心余下的情节,没人记得他们婚礼上的誓言“至死不渝”。劳伦斯在书中甚至回避了这一问题,他将克利福德描写为一个没有灵魂的人物。而特雷错在故意隐瞒自己的生理缺陷,置妻子的幸福于不顾。SATC倡导钢筋丛林的适者生存法则,特雷显然无法满足一位健康纽约女性的生理需求,离婚属明智之举。和《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一样,SATC挑战了所谓社会伦理道德。夏洛特的遭遇及最终做出的决定是对劳伦斯作品新的诠释。小说不再是大众意识中的色情代表作,它在道德层面上带来的冲击是理性的,为解决当下两性问题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并且鼓励世人,尤其是女性,讲出难言之隐。
参考文献:
[1]劳伦斯.德雷尔.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序言.
[2]梅西·埃丽奥特2001年单曲.
[3]克里斯蒂娜·阿奎莱拉格莱美提名专辑.裸露.
作者简介:
白德铭(1980—), 男,汉族,四川成都人,讲师,硕士。
关键词:劳伦斯;文化符号;时尚;音乐;电影电视
1928年查泰莱夫人初次登场,距今近90年。作者劳伦斯的名字、查泰莱夫人的头衔以及这部名著早已成为文化符号。必须承认的是20世纪初查泰莱夫人头上的光环只是一种错觉,因为那时此书的主要消费群是发了情的性瘾者,宁愿出高价也要一睹这本他们心中的“爱经”。一时盗版猖獗,未授权的版本在黑市的销量惊人。劳氏本人极其崇拜上帝赋予男性的阳物力量,以至于他在自己的最后一部作品中毫不掩饰地对其进行了歌颂。女权主义谴责他贬低女性,视女性为泄欲工具。然而勞氏坚信性本身不应该存在歧视,因为阳物的力量并不具备侵略进攻性,相反它是温柔的,没有女性的身体,它毫无意义。阳物之力只有通过男女之间和谐的关系才能得以实现、发挥。在给挚友乔治的信中劳伦斯这样写道:“阳物之力的漫不经心和自发性需要两性的复苏”。他希望人类能够回归田园牧歌的农业社会,在那样的年代生命之源没有受到工业的污染。当然劳伦斯太过天真和怀旧,历史的车轮不可逆,工业化的进程无法抵挡。如果说工业榨干了人类的活力,那么今天人类已经跟恐龙一样灭绝了。劳伦斯的阳物疗法显然是一张错误的处方,但是如果他还健在的话一定会很高兴的看到,如今他的理论被赋予了新的含义。正是工业的高速发展和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让两性危机无处藏身。性解放运动挑战了男性至上主义又滋养了女权主义。硝烟弥漫、经久不散。今天的男女已经学会了妥协。性别议题可以在圆桌上开诚布公。而我们从书中学会的是推心置腹的交流。遗憾的是,由于社会的偏见以及个人的因素,劳伦斯过分强调阳物崇拜,使得读者忽略了他的人文关怀:男人女人的结合不能没有交流。
公众对《查泰莱夫人的情人》的态度一直忽冷忽热。曾经基督教将其打入深渊,而后随着女性主义的壮大,查泰莱夫人又被推上了神坛。在新的时代,除了传递性的信息之外,这本书还倡导了个人生活方式的选择。查泰莱夫人也不再是生活在维多利亚时期道德规范下的柔弱女子。在虚构的由男性角色主导的世界里,她扭转了局势,占了上风。劳伦斯因为创造了康妮这个角色而享誉全球。时尚T台上风云变幻,汤姆福特在20世纪90年代末大打性感牌,让濒临破产的品牌起死回生。展示性感成为了独立女性自我表达、悦己的方式。女为悦己者容已成过去。在音乐领域,女性创作人层出不穷,她们抒发快乐、悲伤的情绪,维护女性尊严,敢于表达对灵与欲的追求。梅西·埃丽奥特在歌曲“One Minute Man”中难掩自己对坚持不到一分钟的男人的鄙视,但她并不因此而难为情。康妮也有同样遭遇,劳伦斯这样写道“康妮始终无法在丈夫偃旗息鼓之前达到高潮。”康妮渴望一位拥有真正男子气概,能够共覆云雨的男人出现。美国歌手阿奎莱拉,才华横溢、离经叛道,在自己的大热单曲中毫不留情的批判了男权社会的双重标准。“Call me a bitch cos I speak what’s on my mind.”
电影电视媒体的先天优势使它们成为了思想观念传播的最佳载体。美国家喻户晓的付费电视台HBO出品过一部名叫《欲望都市》的电视剧,简称SATC,6季共94集,播出期间万人空巷、获奖无数,成为电视史上当仁不让的传奇经典。它是第一部以女性视角来探讨性话题的电视剧,剧中的男性角色都沦为了配角,在四位独立自信、光彩夺目的曼哈顿精英女性的生活中,他们都只是过客。该剧台词幽默睿智、犀利而发人深省。剧情揉合了众多令人尴尬的性经历,精湛的表演却意外让观众产生了共鸣,拍案叫绝。四位主角当中夏洛特是最天真保守的一位。她一心只想找到真爱,嫁做人妇,享受天伦之乐。出身中产的她择偶标准颇高,直到英俊富有的医生特雷出现她才芳心暗动。夏洛特在看似完美的初婚中活生生演绎了现代版查泰莱夫人。书中的情节被植入到电视剧本当中,长在蓝血家庭的医生丈夫,拥有奢华庄园和体魄健壮的年轻园丁。医者不自医,特雷长期心理性阳萎,夏洛特有苦难言。尽管婚前两人第一次糟糕的性接触让夏洛特感情上很受伤,但是她坚信婚后爱情能战胜一切,况且性爱不是婚姻的全部。当康妮还在求学之时,她也认为婚姻是一生的承诺,婚后在一起的时间能弥补修复一切。夏洛特没有放弃,特雷会好起来,还有诗和远方。当她好意询问特雷是否需要她的帮助时,特雷脱口而出:“你可以嫁给我!”对于他来讲,婚姻能够让他合法地拥有一位毫无怨言接受他不举的妻子。婚后他不会再因顽疾而困扰,因为他已经找到了良方:妻子的沉默。蜜月无蜜,旅行结束后夏洛特意识到自己的婚姻就是一只山寨的芬迪皮包。对灵与肉交流的渴望让这位现代版的查泰莱夫人最终没能抵挡住园丁健硕身体的诱惑,与其在庄园的树丛中热吻起来。
夏洛特是幸运的,面对千疮百孔的婚姻,她无需独自垂泪到天明,失婚的她不会被世人唾弃诅咒,观众只关心余下的情节,没人记得他们婚礼上的誓言“至死不渝”。劳伦斯在书中甚至回避了这一问题,他将克利福德描写为一个没有灵魂的人物。而特雷错在故意隐瞒自己的生理缺陷,置妻子的幸福于不顾。SATC倡导钢筋丛林的适者生存法则,特雷显然无法满足一位健康纽约女性的生理需求,离婚属明智之举。和《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一样,SATC挑战了所谓社会伦理道德。夏洛特的遭遇及最终做出的决定是对劳伦斯作品新的诠释。小说不再是大众意识中的色情代表作,它在道德层面上带来的冲击是理性的,为解决当下两性问题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并且鼓励世人,尤其是女性,讲出难言之隐。
参考文献:
[1]劳伦斯.德雷尔.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序言.
[2]梅西·埃丽奥特2001年单曲.
[3]克里斯蒂娜·阿奎莱拉格莱美提名专辑.裸露.
作者简介:
白德铭(1980—), 男,汉族,四川成都人,讲师,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