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上楼下

来源 :上海故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vermissx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楼住着张姨,五楼住着李婶。
  张姨是城里土著,李婶则是刚从乡下搬来不久的。原先五楼住的是谁张姨压根就不知道,但自打李婶刚搬过来第一天起,张姨就知道自己楼上住着的是哪个了。那天出门上班的张姨和买菜回来的李婶在三楼首次相逢 。“早,去上班啊。”李婶热情地跟张姨打招呼,张姨给李婶回了一个猝不及防的笑,然后迅速收回笑容,李婶浑身上下浓郁的乡土气息,让张姨心底泛起了一丝不悦。
  果然没过多久,四楼的张姨就对五楼的李婶颇有微词。农村人好客,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儿子出息了,在城里买了房,并把老娘接来了,那李婶邀些亲戚来家里做客也是件很自然的事。逢到休息天的早晨,张姨便从楼梯上纷至沓来的脚步声,以及大人笑孩子叫的声音中醒来,紧接着楼上一阵桌子板凳拖响,如闷雷般在张姨的耳畔回荡,睡不成回籠觉的张姨虽然生气,但依然保持城里知识分子的涵养。
  但有一天张姨终于爆发了。那是个星期天,早晨张姨把洗好的床单晾在外面便出门了,等她晚上回来把床单收回来一看,床单上几块深色的污渍,像菜卤,也像墨汁。张姨拎着床单就上了五楼。按门铃,李婶开了门。张姨拉着脸说:“你看,这床单上弄的。怎么能这样子,总要讲点公德吧!”李婶说:“啊?我们也是刚回来,孙子生病,全家一早都去医院了,真的不是我们弄的。”然后李婶盯着那床单上的污渍看了看,说:“这很像是鸟拉的屎诶。”张姨更加生气:“鸟屎?你欺负城里人不懂哦。”因为没有证据,张姨只好自认倒霉。
  因为有了这个结,张姨连个勉强的笑都不愿给李婶,上班尽量错开李婶买菜回来的时间。那天张姨下班回来,上了四楼,看见楼梯口坐着一人,正是李婶。张姨心里一惊:“怎么躲还躲不起了?”李婶见了张姨,立马从小板凳上站了起来:“哎呀,你总算回来了,我坐这一整天了。早上买菜回来看见你家门上挂着把钥匙,肯定是你落下的。我又不敢取下来替你收着,万一你屋里少了什么东西,咱也说不清是吧。于是我就在这守着,你回来了就好,我也可以回家了。”张姨听完,心头一热,连忙说:“哎呀,瞧我这心粗的,谢谢谢谢啊。”李婶说:“不谢不谢,楼上楼下的,小事一桩。”
  钥匙的事让张姨忘记了之前床单的不愉快,然而紧接着发生的一件事让张姨感觉简直被打了脸。那天张姨的文艺心泛滥,搬了把躺椅坐在阳台上,左手持书,右手握茶,两眼望向窗外,心里默念“坐看云卷云舒,静听花开花落”的诗句。忽然天空中飞来一群鸟,也可能是鸽子,张姨说鸟那就是鸟吧。这群鸟忽东忽西,自由自在飞旋,当它们朝阳台飞过来的时候,张姨心中又涌出一句诗,正准备脱口而出,冷不丁几只鸟的屁股下面丢下几团黑乎乎的东西,“妈呀,我的床单!”张姨立马从躺椅上弹了起来,拉开窗,收回床单,跟上次一模一样的污渍,张姨的诗性全无,有的只是对鸟屎的气愤和对李婶的内疚。
  后来的早晨,张姨和李婶经常在楼梯口相遇,“早啊,买菜回来了。”张姨热情地跟李婶打招呼,李婶则回给张姨一个灿烂无比的笑。
  (插图/叶旦桥)
其他文献
七崀山区是有名的无人区,被户外冒险爱好者提心吊胆地称为“绝地”。不过一年多以前,却有个叫秦奋的高手成功穿越过这片无人区,他也因此被大家视为户外运动的“大神”。很多爱好者想花大价钱请秦奋当“向导”,过一把穿越无人区的瘾。没想到这个秦奋从无人区出来之后,却在山脚下的丁字镇开了一间叫“醉生梦死”的酒吧,从此“金盆洗手”。  “醉生梦死”的生意一直不咸不淡,但今天,一个不速之客的到来打破了这里难得的宁静。
1.残局  民国十年立冬前的一天,铜山站机务厂内的操场上,一个名叫猴子的少年,正搬着一颗重达十四公斤的巨大棋子,在操场上巨大的棋盘间艰难地移动。天气已经很冷了,猴子穿着单薄的马夹,脸上还是挂满了汗珠。  下棋的人叫马丹,是个法国人。当时的这条铁路是由法国和比利时人投资的,所以马丹才当了铜山站的总管。和马丹对弈的人叫高长利,是个中国人,铜山机务厂的厂长。两人坐在棋盘两端搭建的高台上,指挥着猴子搬运着
本期阿拉,男,唱片厂店长。五十岁生日的那天,店里来了一位年轻的姑娘,拦住了他下班的脚步……  故事发生在十年前的上海徐家汇。  衡山路上有一幢三层楼的红色小洋房,这里是上海唱片厂的旧址。随着时代的变迁,唱片厂的业务也转移了,现在这里仅保留着一家门市部,兼做录音录像制作业务。  今天是店长阿拉五十岁的生日。老婆和儿子为他庆生,特地在杏花楼订了三桌酒席。早上出门时,老婆关照阿拉下午调休,在家接待亲戚朋
1  我有一个秘密。  半个月前,我的隔壁搬来了新邻居。正统的城市筒子楼公寓,同层两户分享同一个水房和洗手间,按理说应该常常碰见邻居的,但这么久只遇到过两次。邻居大概是个三十过半的男人,刚来的时候正巧赶着大雨,整个人很是狼狈,我们在走廊的狭窄空隙里相逢,那时的他是个“新加入者”,却连抬头同我打个照面也不敢。  大概是落魄吧,谁还没有过难熬的日子。毕竟大城市汹涌人潮里低着头的鼠族比比皆是,我不能因为
江湖上每时每刻都充满阴谋和危机,这个事实没有谁比萧千虹更清楚。  萧千虹闯荡江湖四十余年,凭借着卓绝的武功和过人的心智创立了月桂城,并在各大门派中站稳脚跟。  眼下,表面上风光无限的萧千虹,实际上一点也不敢放松警惕。因为他的死对头冰焰岛一刻也不停歇地窥伺着月桂城,只要自己这边稍有漏洞,就可能导致一场毁灭性的风暴。  这些年萧千虹将月桂城打理得傲视群雄,可是他十分清楚,没有谁能够长生不老,终有一天自
1  明朝嘉靖年间的昆山巴城,是一个戏曲之城。魏良辅根据昆山腔创出水磨调后,弟子梁辰鱼利用这个曲调编排出了一出戏《浣纱记》,大受欢迎。这是昆曲史上第一部剧,当时大文人王世贞有诗赞叹:“吴闾白面冶游儿,争唱梁郎雪艳词。”  这一天,巴城的阳澄湖畔鼓乐齐奏,正在上演《浣纱记》。戏台上的“范蠡”正唱到好处,台下一片喝彩,忽然,四名衙役扑上台来,用铁链锁了“范蠡”,厉声道:“你就是那个梁辰鱼吧?跟我们去昆
办公室里才分来一个叫阿拉的女孩,一看就知道很老实本分。她不光安稳,也十分勤快,什么活都抢着干。很讨大家的喜欢。小范和另外几个小伙子还准备追她呢,可是她的好朋友王小叶却说,人家已经名花有主,连结婚证都领好了。小范只好惋惜地说只晚了那么一点点。大家一阵好笑。  办公室里有好几个人喜欢网购,尤其是几位女士,网上卖什么,就买什么,以至于每天中午下班的时候,好几个快递公司的车辆都堵在公司门口。孙姐仅仅两年时
引子:车站  周六上午,大雨滂沱。  杨雨彤和妈妈撑起雨伞准备出门时,外婆跟在后面念叨:“这么大的雨,你们就别去挤公交了。”  “外婆,我是男子汉。怎么能被这点风雨吓倒呢!”雨彤不顾外婆的劝阻,穿上志愿者的服装,拉着妈妈的手来到公交车站。今天是他们去给护理院的爷爷奶奶们读报、讲故事的日子。  公交车站候车的人很多,各自都撑着伞,挡住了别人的视线。每一辆公交车进站,大家都要伸头张望,10岁的小雨彤要
故事人物:张玉霞,知名律师,多年来坚持利用专业的法律知识为市民提供免费的法律援助服务,坚持义务法律帮教、普及法律知识,是市民口中贴心的“小张律师”。  为洁洁打开明亮的窗户  “吱”一声,门开了一条缝,门缝里钻出一个小脑袋,怯怯的,望着房间里陌生的阿姨不说话。  张玉霞唤着孩子的名字:“洁洁,来,到阿姨这儿来……”小女孩不作声,很快,闪了回去,门又重重地掩上了。  洁洁的妈妈,一位三十多岁的职业妇
早上十點,市中心新开业不久的商业广场上人来人往,李倩一个人走到广场中央,犹豫一会拨通了手机:“赶紧死过来,不然以后就别想再约我了!”  十多分钟后,一辆出租车停在路边。阿拉下了车,急匆匆地朝她走了过去:“说吧,你今天到底想怎么过?”  李倩脸上一下子多云转晴,温柔地挽起他的胳膊:“我要你先陪我在‘翡翠阁’吃午饭,然后去‘长滩’喝咖啡,最后到‘国际院线’看场电影,这个要求不算高吧?”  阿拉看了看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