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信的旷野一生都在悟道(外三首)

来源 :诗歌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ow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间停在动与静之间,处世不惊
  远古的风暴被近处的静谧修饰
  高飞的鸟儿,抱紧天空
  又松开天空,有章有法
  风和云携手远足,构建命运的远方
  守信的人还停留在季节深处
  守信的旷野一生都在悟道
  命运指向远方时,天空忍住想象
  神秘的光阴始终与旷野保持某种距离
  巨树的躯干,石头的阴影
  猛獸的巨齿,人类的骸骨
  风成片吹来,又成片吹走
  虚与实写在荒原上,刻骨铭心
  旷野在燃烧,时间在蹈火
  生命的进程就是一种简单的仪式
  一阵风从这里吹过不见踪影
  一群人从这里走过没有回头
  一条路从这里伸过,替大地奔跑起来
  天空将万物的意志举过头顶:
  “大地经历了烈火的铸锻
  向上擎起生命不倒的旗帜”
  春光里,没有什么可以止住生长
  一片草地当着蓝天的面解开衣扣
  一群绵羊安静地啃着幸福的时光
  它们显浅,突兀
  像故意露出身世的石头
  自带尾巴的青草勃发,舞动
  春光里
  没有什么可以止住生长
  一种生命赋予另一种生命
  更多的自慰和内涵
  多好啊,草地上
  牧羊人正放牧渐暖的心境
  栅栏之外是一片广阔的天地
  和散养的时光,这些日子
  羊总是低下头
  贴近大地,用感恩的手法
  展开细节方面的叙述和抒情
  贴地奔跑的青草一直向上扬起
  不知向谁表达一种的兴奋和流逝
  守望一片草香型的温馨
  羊用反刍的方式回味丰盈的生活
  此刻
  母性的草地呈现天空博大的美德
  独坐
  一个人在黄昏中独坐
  感觉头顶上的光阴好任性
  山峦上的石头在飞,在磨损
  晚风吹过发梢,像一种趋势
  河流在低处奔流总带着记忆和旧伤
  远处的山脉伸向亘古的暮晚
  有一种孤独是时间预留出来的
  你看见前面横亘着空旷与突兀
  一条路从远方归来,有些疲倦
  小河在微光中依然砥砺前行
  远处,鸟的指向充满橙色的悬念
  林中仿佛隐藏更多的不确定
  你内心突然收紧一枚落日
  落日还是昨天那枚,它沉默寡言
  带着斑驳的痕迹
  整个傍晚,你都在寻找一种不解的答案
  光阴闭合,就在一瞬间
  身处旷野,你无法拥有暮色的辽阔、苍茫
  内心却获得一种平衡与通透
  半个月亮
  光影的背面
  藏着另一半不为人知的痛
  忧伤中带着残缺之美
  黑夜里,世间的面容多么清晰啊
  仿佛完整或残缺
  都是高处悬挂的信仰和轮回
  一颗心在另一颗心上投下了阴影
  眷念在今夜发生了重叠或偏移
  那些星星皆是世外之物,撒在高处
  被蒙面跑过的乌云打劫
  夜行人怀抱梦想,在时间的另一端等候
  是谁戳穿了黑色的谬论
  长夜如此苍茫,仅剩下光的漏洞
  它正一点点渗漏时空的秘密
其他文献
起初  是树林 马匹 狼烟  刀戟 血染黄沙 器刃倒卷  多年后  风吹沙动  马背上的郝连勃勃匍匐在汉字中  一任狼烟四起  多年后  器刃一一陈列 美人卸甲一笑  一双惯用兵器的手  试图拿起一只竹制狼毫的笔管  一个部落在一场风沙中  在汉语、药材和羊皮的兜售中  刹时匿迹  又在多年后  幾垛墙耸立亦如一部残破的书卷  几棵树 风吹沙净  一群身穿大马甲手拿放大镜的人  一群  高鼻梁的西
睁开眼的一瞬间  晨光就否定了我的存在  今日尚未开始  就已凋谢,房间里落下  黄昏的身影  不眠之眼是从未闭合的星辰  整夜听着大地辗转的呻吟  但雨水在悄悄地浇灌  深埋在地下的草根  一点绿,又一点绿  在关闭的门缝里,陈述春天的证词  远处,雪墙封门  冰雹砸碎屋顶,死亡一直被燃燒  但存在正被一系列假设拯救  清晨依然不知疲倦地  在一块蓝色画布上  昂起向前的头颅  颤音  春天的火
在这个万家团圆的时刻  一股毒流突袭而来  让这条大江寒气逼人  让这座大城打了个喷嚏  好在春寒料峭的江城  危难时刻有大爱,三楚大地见真情:  机舱中载满的是关怀  列车上飞驰的是温馨  这些大地的“逆行者”啊  你们是江城人民的至亲  一纸令下,封城  一声呼喊,战士们奔向武汉  一句命令,两座医院拔地而起  无需动员,捐向疫区的是无数的善款  江城武汉,大爱之城  寒冷缄锁着城市  却锁不
一个人为了自由,需要承受怎样的代价?带着这个想法,我先后在出版社、媒体实习,毕业后自由写作,住在了朋友办的一家青年空间,名叫706,地点五道口华清嘉园,一个据说房价上千万的地方,但我的租金是每个月两千,一个合租的生活实验室(又叫书屋)。  人们口中的宇宙中心——五道口,寸土寸金,稍微挥霍,我的稿费就会一扫而空。为了省钱,我想过很多办法。实际上,早在三年前我就知道了706这么一个地方,当时我刚刚大二
无数的死亡,在这里刻下烙印  把归宿选在雪域,不仅仅是  为了让尸体和灵魂不朽  很多人把西藏放在想象中  顶礼膜拜,可只有贴近它的肌肤  才能读懂藏在岩画里最古老的密码  经幡猎猎,咒语在不同的祈愿中  更换着慈悲的姿势。白塔沉默不语  高尚者身后也有饥饿的秃鹫虎视眈眈  生命只是轮回的一道工序  无论牦牛、藏羚羊,最常见的野狗,甚至草木  都无知无识,最闪亮的  便是最初那一道啼哭,短暂而繁华
武汉,我们亟待向您归航   把恐慌付與淡定   让巍峨的塔台重新发出   浑厚的“clear for landing!”   为了长江名城昔日的荣耀   我们亟待归航   请您开启跑道的明灯   武汉,我们亟待向您归航   把委屈化作呐喊   让病疫黑色的魅影定格在庚子初元   为了打开游子回乡的通途   我们亟待归航   请您拿出荆楚人的风范   武汉,我们匝待向您归航   把阴霾清除殆尽  
诗,可以“兴、观、群、怨”,是孔子对诗歌的社会作用的阐释。就是说人们通过诗歌可以考察历史的变迁、了解社会、促进人们团结、抒发自己对社会的看法并发表自己的意见。这些作用对我们今天来说仍然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中华诗词,气势磅礴,意蕴深厚,境界高远,蕴涵着丰厚的人文精神。它从各个方面表达了人们对人生的理解。在人类从愚昧走向文明的路途上,诗词带给人以心智的启迪,开启了人类对美好的追寻、对爱情的神往、对真理
其实,我一直都在不停地破坏  关键是  那些取代的事物  能否新鲜成长  就像,花儿谢了  结出鲜亮的果实  蛋壳破了  拱出清脆的鸟鸣  我最担心的是——  黑暗打碎后  那些黑暗中的幽灵  是否还会长出  乌鸦的羽毛  石头  石头躺在路上  填补过不平  黑暗中绊倒过路人  我是无神论者  也相信石头的善良  当有人骑在石头上  刻写高高在上  当石头  从人体中排出善良的苦痛  灵魂的天平
我认为诗跟语言起源重合,最初的语言即一种诗——最初的语言以其诗的洞察和想象创造性地说出了人与世界。而后,当语言遵循既有之语言说出(定义)的人与世界,并以此规范人与世界去遵循语言,诗却要一次又一次重启、拓展、突破乃至反叛既有之语言,去崭新地洞察和想象人与世界,从而肇始新的语言(仿佛又一番最初的语言)——这当然是一个诗人的信念和理想——诗歌语言,应该是更新语言的语言,这种更新首先出于对人与世界不同以往
海上遗音  我坐在窸窣的碎光中,听海水  最后的遗音,蔚蓝与辽阔之上  你掬水月在手,指尖沸腾了一晚  我也随着这韵律走了一整夜  还不曾屈从一粒沙子的命数  在一滴雨暴动的体内  神谕的女仆,走进一座海洋中心  紧闭舱门,你在居无定所中  找到疾走的出口,颤抖,忧郁  一地叹息在绝境中与饥饿和解  仍是模糊又变形的灯火  照彻无数黑夜,海浪和涛声  来自两座城市的中心  椰子树在风中描述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