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历史教材“课中习题”有效利用的策略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zw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中习题,即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所出现的相应习题、问题。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效运用课中习题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然而部编教材在各大学校推行之后,教师对于课中习题的关注度并不是很高,更谈不上有效利用。这也直接导致无法合理与高效地运用并充分发挥该模块的课堂价值。因此,本文着重探寻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方法来实现初中历史课中习题的有效利用。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中习题;有效利用;课堂交织
   欧阳修所著《卖油翁》中写道:“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晓器”。由此可知,任何能力的提升都离不开实践。课堂是教师授业解惑、学生勤学好问的主阵地,在初中历史课堂中設置习题不仅可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锻炼学生的历史思维,而且还能培养学生分析、理解、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促使学生生成历史智慧。然而教师如何有效利用并充分发挥课中习题的效果,是每个历史教师需要深思的问题。本篇内容主要探讨如何利用课中习题训练来提升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一、部编历史教材“课中习题”的价值
   (一)历史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历史学科能力的有效结合
   阿基米德曾经说过:“要想把地球撬动起来,只需一个合适的支点”。这句名言对初中历史教学的启示是:历史知识是支撑历史课堂教育活动的重要“支点”,教师需要不断给学生强调历史基础知识的重要性,督促学生认真学好每个知识点,夯实学生的历史知识,从而成为帮助学生开启能力提升的重要载体。然而要想将上述历史教学启示转变为教学现实,教师需要有效的利用课中习题,促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迅速运用于初中历史课堂教育活动,增强学生学好初中历史的自信心,并且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为提升学生历史能力打下坚定的基础。在学生解读课中习题的过程中,能最大程度真实地了解当时的相关史事,强化了历史基础知识的学习与补充,同时,分析归纳根据史料提出的问题,能够有效地提升历史学科的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归纳能力,从而达到将历史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历史学科能力的培养有效结合。
   (二)便于学生历史思维的形成
   历史思维能力是学习、研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历史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部编教材的课中习题关注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初中时期是学生初次接触历史学科,既没有树立证据意识,也没有形成历史思维。为了帮助学生尽快培养历史意识,形成历史思维,教师可以选择部编教材中富有意义的课中习题,在阅读与练习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扩散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等。教师不但可以引导学生以历史的眼光看待一切事物,从多种理解历史的思维角度出发,而且还能促使学生理解、吸收知识的能力提升,从而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生成了历史智慧。
   (三)便于学生涵养品格的塑造
   新时代下,教育对学生的要求越来越严苛,不仅要求学生具备丰富知识、卓越能力,而且还要求学生要具备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这就意味着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既担负着授业解惑的重责,还担负育人启迪的神圣使命。而部编版教材课中习题既考察了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发扬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传承优秀文化的意识,从而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生成优秀的涵养品格,充分发挥历史这门学科教育育人的功能与价值。
   二、部编历史教材“课中习题”的有效利用
   (一)新颖性的课中习题史料
   部编初中历史教材中的课中习题部分主要包括“问题思考”和“材料研读”。“问题思考”类似于原人教版教材课中习题的“动脑筋”板块,而“材料研读”是一种全新的板块,通常以史料形式出现。然而如何有效选择课中习题“材料研读”中的史料,是许多历史教师需要深思的问题。教师在初中历史课堂教育活动中发挥着主导作用,为了有效的利用课中史料习题,需要在考虑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上选择新颖性、意义性的史料题,这样既可以保证学生不会因为史料题目太过熟悉而产生乏味感,也不会因为材料太过艰涩难懂而产生挫折感,丧失了学习历史的动力和兴趣。比如:在教学《鸦片战争》中关于鸦片给中国人带来的影响时,由于学生对“林则徐”这一英雄人物之前就已了解,于是我并没有选取教材中“人物扫描”中的陈述性史料来讲解鸦片给中国带来的灾难,而是选取了相对新颖的“材料研读”中马克思和黄爵滋的言论来让学生感受鸦片对中国人身心的毒害,然后设计问题:让学生结合上述材料,谈一谈鸦片走私带来的严重危害。学生通过仔细阅读,得出一致性的答案:“鸦片不仅使中国大量白银流向海外,而且损害了中国人的身体健康,腐蚀了他们的思想,让他们的灵魂麻木了……”,同时学生对上述言论中所涉及到的“奴隶贸易”很感兴趣,因是学生不曾了解的历史,他们纷纷向我抛出了疑惑的眼神,于是我给他们科普了这段历史,学生听完我的讲述之后,发出了同样的感叹:“鸦片贸易比奴隶贸易的危害大多了,怪不得我们中国的发展比欧洲国家发展慢”!讲完这一史料之后,我引导学生继续学习剩余内容。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运用新颖的课中习题材料,既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实现双重教学效果。
   (二)灵活性的习题成果
   习题成果灵活指的是通过该习题的完成,学生的学习成果是灵活的,即学生习得的知识具有灵活性。教师要想提高初中学生的历史能力,就需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活化,避免学生形成死记硬背、不知变通的僵化思维,从而固化了对历史学科的认知。因此,教师在教学时,需要选择能够吸引学生眼球、习题成果灵活的题目。比如:在教学《明朝的灭亡》关于“广大民众为什么会欢迎和拥护李自成的军队”时,学生结合人物事迹便有不同的想法,再如教材上册第15页“从大禹治水的事迹中可以看到什么样的精神”。从大禹治水的事迹中,学生学到的精神不可能是完全一致的。不同的学生读大禹治水的故事,就会感悟到不同的精神。这样的习题,不仅习题提问灵活性比较强,学生习得的知识也具有灵活性,容易吸引学生关注,学生愿意积极主动投入到这样的历史课堂中来,增加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三)生活性的课中习题
   历史是一种过去时态,它记载着前人的各种英雄事迹,通过阅读历史学生可以继承前人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并且对学生的生活和人生都能起到一定的启迪作用。因此,教师在选择课中习题时,可以运用求近原则选取与学生现实生活相联系的习题,这样不但可以缩小学生与历史之间的距离,让学生以一种轻松的姿态投入到历史学习中去。比如:在教学《盛唐气象》时,我选择了课中习题:想一想,使用筒车的好处是什么?我引导学生结合农家乐里所看到的场景,从而快速地理解筒车的工作原理。所以,教师在选取课中习题的时候,要多加关注一些与学生日常生活相接近的习题,尽量拉近学生和习题之间的距离。
   总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有效利用部编历史教材的课中习题素材,不但可以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挖掘教材中的价值,而且还可以无形中增强学生对于历史学科的兴趣,推动学生不但汲取历史知识,促使学生认知水平、思维方式得到良好的发展。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需要在选取合适的“课中习题”上下足功夫,达到将历史基础学习和历史学科能力的培养有效结合。
   【参考文献】
   [1]黄乔兵.初中历史有效习题训练的设计策略[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6(18):27
   [2]王黑铁.例析初中历史习题教学的“变式”艺术[J].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2014(07):46-48
  (南京市金陵汇文学校,江苏 南京 210000)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我国小学教育改革的推进,素质教育成为了近几年教育的主流,尤其在德智体美劳教育的理念下,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渗透素质拓展训练就成为了最近几年小学教育工作者们研究的核心。由此,本文拟通过对现阶段素质拓展训练融入小学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入手进行阐述、研究,以期能够发掘能够将素质拓展训练融入小学体育教学的路径,希望能够对未来小学体育课程的开展做出帮助。  【关键词】素质拓展训练;小学体育;教
介绍一种LDPC规则码,其性能优于Turbo码且更接近实用香农极限(1.2dB)。对于LDPC码来讲,稀疏校验矩阵的构造是关键的一步,它影响着码字的性能,这里采用对角线法构造近似下三角形
【摘要】新时期,随着足球运动在中国的广泛开展,越来越多的初中学校开设了足球这样一门专门的课程,试图通过系统的教学活动提升学生的足球技能。然而初中生学习足球的一个最大难题在于学生足球基础技能较差导致自身球技难以在短时间内提升,因此在初中足球教学课堂中教师的重点不应是让学生掌握多高的足球技术,而是要让学生从基础做起,提升自身足球基础技能。本文将重点探讨提升初中生足球基础训练水平的策略。  【关键词】初
【摘要】在美术课堂上展开欣赏课教学,是培养学生美术欣赏能力、增强学生审美品格的重要途径。尤其是在素质教育环境下,美育工作愈发受到重视。初中美术学科教师应立足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这一教育目标,探索可提高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完成初中美术教学的育人目的。  【关键词】初中美术;欣赏课;审美能力;教学方法  美术欣赏可以说是人们的一种审美活动方式,教师在初中美术课程教学中展开美术欣赏课教学,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工作的不断发展,教育工作者逐渐意识到德育教育对于学生的重要价值,从而推动了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其中,作为中学阶段重要的学科之一,历史学科以历史事件作为主要学习内容,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索心理,因此,有效推动历史教学中德育工作的渗透,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德育工作的意义,从而推动德育工作质量的优化。本文针对初中历史教学环节中德育工作的渗透策略进行了探索,旨在促进我国德育教学的优化
在信息时代,面对日益庞大的信息资源,需要通过一种科学手段来获取自己需要的准确及时的信息,这种科学的手段就是检索,信息检索。信息检索就是只从任何文献集合中查出所需信息的活
本文对<泛函分析>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尝试与探索.在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之后,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本文简要介绍了这一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