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曼月乐对乳腺癌术后口服他莫昔芬治疗对预防子宫内膜病变方面的影响.方法:选择110例乳腺癌术后给予他莫昔芬口服的绝经前患者,在向患者充分交代治疗利弊的情况下,分为两组,各55例.对照组仅予他莫昔芬口服,观察组在口服他莫昔芬前予宫腔内放置曼月乐环.比较两组在治疗前及治疗后6、12、15个月的子宫内膜厚度,治疗后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息肉、黏膜下子宫肌瘤的发生情况,以及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焦虑和忧郁状况.结果:(1)观察组在治疗后6、12、15个月的子宫内膜厚度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均P<0.05).(2)
【机 构】
:
江苏省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南通大学附属南通第三医院妇产科,南通 226006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曼月乐对乳腺癌术后口服他莫昔芬治疗对预防子宫内膜病变方面的影响.方法:选择110例乳腺癌术后给予他莫昔芬口服的绝经前患者,在向患者充分交代治疗利弊的情况下,分为两组,各55例.对照组仅予他莫昔芬口服,观察组在口服他莫昔芬前予宫腔内放置曼月乐环.比较两组在治疗前及治疗后6、12、15个月的子宫内膜厚度,治疗后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息肉、黏膜下子宫肌瘤的发生情况,以及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焦虑和忧郁状况.结果:(1)观察组在治疗后6、12、15个月的子宫内膜厚度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均P<0.05).(2)观察组发现子宫内膜息肉1例(1.82%);对照组出现子宫内膜增生症8例(14.55%),子宫内膜息肉7例(12.73%),黏膜下子宫肌瘤2例(3.64%).两组患者治疗后子宫内膜增生率、子宫内膜息肉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0.028);黏膜下子宫肌瘤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4).(3)对照组由于子宫内膜增厚,反复需要进行B超复查、诊断性刮宫及宫腔镜检查,治疗后焦虑和抑郁评分均高于观察组(均P<0.05).结论:曼月乐可降低应用他莫昔芬的乳腺癌术后患者发生子宫内膜增生、息肉的概率,且能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可作为乳腺癌术后口服他莫昔芬患者于子宫内膜保护的一项长效管理措施,值得临床推广.
其他文献
三阴性乳腺癌(TNBC)的恶性程度与复发风险远高于其他类型乳腺癌,易出现其他脏器的转移.目前化疗依然是TNBC的主要治疗方式.紫杉类和蒽环类药物仍是TNBC辅助化疗和新辅助化疗方案的基石类药物.但是,TNBC复杂的异质性使得接受这些化疗方案的患者依然存在较高的复发率.临床上进行了多项探索,例如采用紫杉类和蒽环类药物密集给药方案,加用化疗药物如卡培他滨、铂类,以及新的治疗方法和药物,例如聚腺苷酸二磷酸核糖基聚合酶(PARP)抑制剂、免疫治疗、抗血管生成药物或PI3K/Akt/mTOR抑制剂等.同时,分子分型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是一种复杂的内分泌与代谢紊乱性综合征,是可遗传基因易感性及环境危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流行病学调查[1]显示国内PCOS患病率占不孕人群的1/3左右,各人种发病率在5%~10%之间,其发病因素常与种族、遗传、低性激素结合球蛋白、高游离甲状腺激素指数、高胰岛素血症、不孕、肥胖等有关.表观遗传学是一种非DNA变异导致的基因表达水平改变的可遗传现象.表观遗传学在PCOS的发病机制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X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