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观察电针结合康复训练对早期股骨头坏死(ONFH)患者髋关节功能及其生活质量(QOL)的影响.方法 将4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ONFH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治疗组患者采用电针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仅采用电针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采用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定量表(SF-36)评估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及其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治疗前,治疗组患者的Harris评分和SF-36评分分别为(77.15±12.21)分和(445.83±43.02)分,对照组分别为(75.90±10.73)分和(452.22±43.67)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治疗组患者Harris评分增加至(89.40 ±-9.35)分,对照组增加至(89.65 ±6.92)分,2组患者Harris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疼痛、功能、关节活动度三项指标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仅疼痛和功能两项指标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后Harris评分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SF-36评分增加至(584.26±36.98)分,对照组增加至(557.12 ±40.02)分,2组患者SF-36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比较,治疗组SF-36的8个维度中除精神健康维度外,其余7个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SF-36中除精神健康和社会功能维度外,其余6个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治疗前后SF-36评分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单纯电针治疗比较,电针结合康复训练能更好地改善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电针结合康复训练对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髋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摘 要】
:
目的 观察电针结合康复训练对早期股骨头坏死(ONFH)患者髋关节功能及其生活质量(QOL)的影响.方法 将4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ONFH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治疗组患者采用电针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仅采用电针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采用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定量表(SF-36)评估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及其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机 构】
:
325000温州,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325000温州,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325000温州,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康复理疗科,325000温州,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康复理疗科,32
【出 处】
: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发表日期】
:
2014年36期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非特异性下背痛(nonspecific low back pain,NLBP)是指不能归因于已知特定病变的下背痛,其中特定病变包括感染、肿瘤、骨质疏松症、骨折、结构畸形、炎症性疾病、神经根综合征或马尾综合征等[1].在美国,每年因NLBP导致工作缺勤的人数仅次于上呼吸道疾病导致缺勤的人数[2].腰背痛患者中,90%以上为NLBP,其治疗方法较多,主要有药物、理疗、运动疗法、心理疏导、针灸、推拿等,
期刊
目的 探讨中文版患者神经毒性自评(PNQ)量表在评价化疗药物草酸铂周围神经毒性中的信度和效度.方法 采用中文版PNQ和医师评估量表(NCI-CTC),分别对接受草酸铂化疗的105例结直肠癌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和医师评估;分析PNQ量表的信度、效度及与NCI-CTC量表条目的相关性.结果 PNQ量表具有良好的重测信度(相关系数为0.512 ~0.650,P<0.01)和良好的内部一致性(Crocnbac
目的 观察肌电生物反馈训练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康复疗效.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6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膀胱功能干预,包括饮水控制、间歇性导尿、膀胱区理疗、盆底肌训练等,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增加肛门括约肌的肌电生物反馈康复治疗.2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和治疗1个疗程结束后(治疗后)检测残余尿量和肛门括约肌表面肌电信号,并根据排尿功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占全部脑卒中的60% ~ 80%,其导致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是缺血部位大脑组织血液供应减少,缺血半暗带部位脑血流量仅为正常组织的25% ~ 50%.脑是人体对缺氧最为敏感的器官,它虽然只占体重的2%,但其耗氧量占整个机体耗氧量的20%.大脑神经细胞对氧供有很强的敏感性和依赖性,其能量代谢类型多为有氧代谢,具有高耗氧量和低储备量的
期刊
目的 观察高压氧联合氟西汀综合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PSD)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9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氟西汀治疗组(单纯采用氟西汀药物治疗)、高压氧治疗组(单纯采用高压氧治疗)和综合治疗组(采用高压氧联合氟西汀治疗),每组30例.氟西汀治疗组予以氟西汀(20 mg/d)口服药物治疗,高压氧治疗组采用高压氧治疗(1次/日,每周5d),综合治疗组患者在口服氟西汀治疗(氟
目的 观察经颅交变电磁场联合言语训练治疗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症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0例.2组患者均常规给予对症处理,对照组在此基础上辅以Schuell语言功能刺激训练,连续治疗20 d.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经颅交变电磁场治疗,每天治疗2次,治疗10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分别采用波士顿诊断
目的 观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患手执行主动及被动运动时的脑激活模式,探讨主动运动和被动运动治疗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的中枢机制.方法 对5例左侧大脑皮质下脑卒中患者患手执行主动及被动抓握-释放动作,执行动作期间采用血氧水平依赖性功能性磁共振(BOLD-fMRI)进行脑扫描,利用SPM5软件对上述患者试验数据进行分析,使用XJVIEW toolbox 8.11版软件得出入选患者在上述两种运动状态下的脑激活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