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当代转向

来源 :江西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cretco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在当代出现了新的转向,对空间与生态问题的关注成为重要主题。表面看来,这种转向似乎是散乱无关联的,实则不然。自西方马克思主义产生至今,“如何克服物化”一直是其主题之一,然而,在消费社会中,“物化”不仅仍然是我们无法克服的存在困境,且愈加严重。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的空间转向解释了物化在当代更为深刻的现实原因,回答了资本主义延续至今仍然势头未减的历史之问,而生态社会主义的提出则试图为我们找到可能的拯救途径。 Western Marxist studies have seen a new turn in the contemporary era, and attention to the issues of space and ecology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topic. On the face of it, this shift seems to be scattered and unrelated, but it is not. Since the emergence of western Marxism, “how to overcome materialization” has always been one of its themes. However, in the consumer society, “materialization” is not only still an existing predicament we can not overcome, but also worsens. The spatial shift of contemporary foreign Marxism explains the more realistic reasons why materialization is more profound nowadays, answering the question that history of capitalism continues to be still on the verge of decline, and the proposal of eco-socialism tries to find a possible way for us to save.
其他文献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哲学本质是人的解放,其核心观点是唯实践能使理论转变为现实,使人的解放从理论转变为现实,所以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马、恩哲学的实践概念既属于物
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提出的“资产阶级社会的自我批判”内蕴着社会自我批判.社会自我批判的主体乃是社会,而现实的个人对社会的批判是社会总体自我批判的
人既是理性的存在也是感性的存在,但首先是感性的存在。西方主流经济学建立在片面的理性人假设基础上,导致了一系列逻辑与历史的矛盾。马克思创立感性活动理论,提出感性意识
进一步提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建设质量,需要明确界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建立学科建设原则,探讨学科建设方法,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主义正义的刚性(效率)要求是最大限度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正义观的当代体现.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唯效率必然导致两极分化不同,社会
晚明泰州学派的功利主义思想与其说是"对宋明理学一大反动",不如说是对统治长达数千年的整个儒家意识形态、整个儒教传统的一大反动,并代表了新世纪中国思想的一种根本性、划
我们现在所拥有的制度模式是在近代建立起来的,它是适应民族国家社会运行的要求而建立的。目前,人类正处在后工业化的进程中,全球化运动正在打破民族国家的边界,把整个世界捆
T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a mesoscale convergence line (MCL) within the circulation of Typhoon Rananim (0414), which eventually
陈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周恩来关于保护和整理古籍工作思想,形成了富有创新意义的古籍整理工作思想。陈云的古籍整理工作思想的形成,受到正、反两方面因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九十多年艰辛探索、奋斗、创造和积累的根本成就,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艰辛探索的历史启迪,是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和不断发展中国特